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9-7-26 09:18    发布者:liao775a
关键词: 水质传感器 , PH传感器 , 浊度传感器 , 游离氯传感器
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公布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淡水环境状况令人喜忧参半:一方面,2018年地表水质量得到改善,36个重点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另一方面,看不见的地下水质量堪忧,全国地下水水质较好级以上的比例仅为33.4%,较差级和极差级分别达到51.8%14.8%。人们以为深藏地下的水不易被污染、水质好,但现在看来,看不见的水远没想象中那么干净。
49.jpg
自来水发黄,混有杂质,水壶长期烧这样的水,底部会有厚厚的水垢;一些农村地区的井水不再甘甜清澈,而是浑浊微苦,甚至有异味,这些都是地下水污染在生活中的明显表现。但地下水中具体含哪些污染物,用肉眼无法看见。
污染地下水的物质主要有3类:一类是无机盐污染物,如矿化物、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等;二是重金属污染物,常见的有锰、砷、铬、铅、汞等重金属超标;三是细菌污染物,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此外,农用和医用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大,伴随动物排泄、土壤渗透等发生的抗生素污染也需警惕。
地下水循环缓慢,自净能力弱,污染情况不好改善。我国约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污染,危害的将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危害人体健康:人们喝了被污染的地下水会直接危害健康,水中的氟化物、氯化物等会使人体器官病变,诱发多种癌症;长期饮用硫酸盐等污染物超标的水,会导致患心脑血管、听力视力、生殖系统疾病的概率翻倍;砷、铬、铅、汞等重金属超标会造成神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甚至致癌。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长期用污染的地下水灌溉农田,会使土壤结块变硬,无法耕作;农作物会因吸收氯离子、硫酸盐等减产、死亡,甚至影响人体健康;饮用污染水源的牲畜,其肉质和安全无法保证;由于地下水会在旱季补给地表水,含污染物的地下水也会威胁水生物的生存。
影响工业生产:污染还会使地下水硬度增加,在生产过程中易增加设备消耗,还易产生残次品,因此企业往往需要对硬度强的水进行软化处理。但这一步骤增加了生产成本。
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成本很高,效果也不好,所以治理要从源头抓起。堵住污染源的关键是把现有的法律法规落实好。我国《水污染防治法》适用的对象不仅包括地表水,还应包括地下水。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严厉处罚;规范农业化肥使用,监控大型养殖场废物、废水排放;对地下水超采地区可进行水源补给和修复。

居民需树立地下水保护意识,不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针对居民如何喝到干净、安全饮用水的问题,自来水出厂前经过层层处理和检查,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但在储存、管网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污染,因此建议居民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煮沸可去除部分细菌、病毒和挥发性物质;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安装净水器,进一步过滤自来水,让饮用水更安全。
S290C.jpg
最后推荐三款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很广的水质传感器,是由著名传感器线上商城工采网从国外引进的高端传感器,首先是水质PH传感器 - S290C系列,水质PH传感器PH31电极,包含PH测量电极,参比电极,和温度补偿探头(ATC)。它的功能和3个分离的电极是一样的。是一种创新的电极样式,并使用简单,满足各种仪器使用。广泛应用于过程技术与监测、 造纸、 塑料化工、煅烧厂、 水处理、污水、 冷却水等。
CLD502.jpg
第二款是游离氯传感器 - FCL系列,FCL系列(游离氯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安培测量技术。设计用于水处理消毒应用,例如水池等。这些传感器有三个范围可供选择,以测量游离氯的浓度。FCL502FCL505FCL510的检测范围分别是0-2ppm0-5ppm0-10ppm。游离氯传感器输出一个4-20mA的信号,按量程0-2, 0-5 0-10ppm进行调整。很容易替换薄膜盖和充填液,从而很大限度地增加传感器寿命。游离氯传感器可以和流动池一起安装用于新设备,也可用于替换其他具有4-20毫安输出的游离氯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冷却水、瓶装漂洗水、农业灌溉用水等。
WQ730B.jpg
最后是浊度传感器 - WQ730B,全球水的WQ730浊度传感器是一个高度精确的潜水仪器现场环境或过程监控。申请WQ730包括:水质测试和管理、河流监测、流测量,水库水质测试,地下水测试、水和废水处理,废水和工业控制。浊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光强度是直接与水的浊度成正比。WQ730利用第二个光探测器为光强度变化,正确的颜色变化,小镜头污染。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6640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