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传感器在高压氧舱的氧气监控方法应用

发布时间:2018-6-4 15:14    发布者:ofweekmall
关键词: 氧化锆氧气传感器
高压氧舱是进行高压氧疗法的专用医疗设备,按加压的介质不同,分为空气加压舱和纯氧加压舱两种。
高压氧舱的适用范围很广,临床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CO中毒、气栓病、减压病、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的治疗。

工作原理
氧气是由血液携带的,氧气进入到肺里就会立刻溶解到血液中,溶解的过程就像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很快就被溶解了。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只有1/5,所以人血里溶解的氧气很少,满足不了人体的需要。氧气容易进入到红血球中并随红血球移动而运输,溶解在血里的氧很少却非常重要。因为红细胞携带的氧气比溶解到血中的氧气高几十倍,所以正常人能满足运送氧气的吸氧量。如高压氧实验:1956年荷兰的科学家实验。将小猪身上的血从动脉抽出后再从静脉注入盐水,然后放到高压氧舱中并加上三个大气压的氧气,小猪在这个高压氧舱中活了15分钟,把血重新输入到小猪的身上后它活的还是很好,小猪是靠溶解氧而继续活着的,科学家将此实验命名为无血液的生命。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2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里的氧气增加了14倍,而在3个大气压下就增加了21倍。
适用范围
高压氧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与普通吸氧相比,高压氧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能够直接利用氧量解决缺氧问题,高压氧还具有抗菌等效果。
典型案例
1、治疗煤气中毒
吸入的一氧化碳与红细胞、红血球结合,结合以后就排挤了红血球运送氧气的能力,人在正常情况下是靠氧气生存的,而煤气中毒后身体中的氧气被一氧化碳所取代这时就会缺氧。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煤气中毒出现的症状都是神经系统的表现,轻度的症状如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没劲,严重时昏迷,这些都与大脑缺氧有关系。一氧化碳与红血球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将煤气中毒的病人放到有新鲜的空气中,由于大气中的含氧量只占空气的1/5,所以煤气中毒的排泄需要10-20小时,而将煤气中毒的病人送入高压氧舱后病人吸入的氧量远远大于空气中的氧含量,许多很重的病人在治疗还没有结束时就醒了,40-50分钟以后中毒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2、治疗脑血栓
进高压氧舱好处是:从周边正常脑组织向病灶区域供血。倒血和反倒血现象:给脑血栓病人吃扩张血管的药后正常脑组织细胞对药物反应灵敏,病灶区域的反应就不是很灵敏,而且血管也没有扩张,大脑的血液从正常的脑组织也就是扩张的地方流过,而不经过有病灶的区域这种现象叫倒血。高压氧治疗有反倒血的作用。
综上所述,控制高压氧舱内的气压和氧气浓度十分关键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类型的氧传感器。工业的发展需要氧传感器具有高精确度,高重复性,并且使用简单,少维护和校准等特点。
基于这一目的,ISweek工采网根据应用的需要来考虑各种不同传感器的优点,给客户推荐合适的传感器。因为没有一种传感器是万能的, 比如电化学和荧光猝灭原理的氧气传感器一般建议用在0-25%量程,常压范围的气体环境中。气压较大、浓度较高的场合,氧化锆原理的才是最合适在高压氧舱内使用的氧气传感器。
SST氧化锆氧传感器

氧化锆氧传感器是另一种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氧传感器。可以承受的气压范围是2mbar- 3bar,故而能够在完全适用于高压氧舱环境。
SST的氧化锆氧传感器使用一个独特的闭环测量系统。独特的传感技术和不锈钢结构允许这些传感器在极端压力、温度和高湿度的环境中使用。
SST的氧化锆氧传感器提供了一系列的外壳样式、布线和电气连接。传感器可以单独购买,也可以集成电子产品提供数字或模拟行业标准输出。它们的长寿命是由于非耗尽传感器单元技术。不需要参考气体,并且可以在包括新鲜空气的任何已知气体中容易地进行单点校准。氧传感器可以测量宽的氧范围(0.1至100% O2)。
工采网小编推荐最合适在高压氧舱内使用的氧气传感器:SST氧化锆氧气传感器O2S-FR-T2-18A/B/C

螺纹式高温氧化锆氧气传感器(O2传感器) - O2S-FR-T2-18A/B/C特点
1)氧化范围: 2mbar-3bar
2)氧化锆检测元件
3)非消耗性技术
4)无需温度温度,无需参考气体
5)高精度
6)线性输出信号
7 )与外部接口板配合工作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2673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