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04|回复: 0

从杰克逊现象看西方人的宽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7 1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杰克逊 , 宽容 , 西方人 , 现象
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了。

毋庸置疑,杰克逊在美国、在全球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拥有无数的崇拜者,因为他的才艺是无以伦比的。

和马拉多纳一样,杰克逊的缺点也是很突出的。尤其是他试图改变自己肤色的做法让很多人很难接受。然而,他的缺点并没有妨碍他成为公众的偶像。

我由此联想到,假设杰克逊生长在中国,他还会赢得那么多人的欣赏和崇拜吗?想象一下,如果张学友或者刘欢把自己的皮肤漂成白色,他们还能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吗?

中国文化是一种重视道德的文化,对名人的道德要求比较高,也就是“德”往往高于“才”。过去甚至说,男子有德便是才。一旦有人出了名,往往会有人站出来“灭”他/她,而这种“灭”又常常是道德层次的。

中国人对于偶像的道德要求是苛刻的。“为尊者讳”就是为了维护偶像的道德形象。如果某人存在道德争议,那么这个人很难成为大众的偶像。中国人的圣人标准近乎于神。

在西方,公众对名人的要求相对宽容得多。他们说,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也就是说,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应该努力去宽恕人们所犯的错误。所以,不论是马拉多纳还是克林顿,大家都原谅了他们的错误并且继续喜爱他们。

在中国,如果政坛人物传出了类似克林顿的桃色丑闻,那么他的政治生命就基本宣告结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坛没有桃色事件发生,只不过由于“为尊者讳”的缘故,此类事件根本不会被刨根问底。

就个人来说,我喜欢马拉多纳而不喜欢贝肯鲍尔。前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他有才艺,又有缺点,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而贝肯鲍尔呢?他没有明显的缺点。他不是人。他和我们平民的距离太遥远了。

本文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向西方人学习宽恕。宽恕杰克逊,宽恕所有的名人,也宽恕我们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