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亮度LED提供高效电流驱动

发布时间:2010-11-11 18:06    发布者:designer
关键词: LED , 电流驱动 , 高亮度 , 高效
高亮度LED发展背景

近几年,高亮度LED (HB LED)在各种照明系统中作为光源日益受到青睐,这是由于高亮度LED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几十甚至几万小时,比传统的白炽灯或卤素灯的使用寿命高出几个数量级。基于这一优势,高亮度LED在汽车照明、公共标示与信号标志以及建筑照明中得到普遍应用。





图1 通过调节控制电压(0V至3.9V),MAX5035 LED电流驱动器能够在LED_A和LED_K端产生近似350mA至0mA的输出电流





图2 图1电路中LED电流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关系曲线,电流测量值通过连接在LED_A端和LED_K端的电流表得到

高亮度LED是经过特殊处理的PN结半导体器件,正向偏置时可发出白光、红光、绿光或蓝光(也可能产生其它颜色光)。作为PN结它们表现出类似于传统二极管的V-I特性,但具有较高的结压降。在正向电压达到VF(从红光LED的2.5V到蓝光LED的4.5V),流过LED的电流很小;一旦正向电压达到VF,电流将迅速上升(与传统二极管相同)。因此,必须采用限流措施限制电流的上升,以防LED损坏。目前有三种基本的限流方式,表1对这三种方式进行了对比。

表1 限流方式比较





高亮度LED开关电源

图1是基于固定频率、高集成度PWM开关转换器MAX5035的高亮度LED电源原理图,输出电流可达1A。另一类似器件MAX5033的输出电流可以达到500mA。这款基于电感的buck调节器能够准确控制流过LED (或几个串联LED,总电压为12V)的电流。MAX5035的开关频率为125kHz,输入电压范围高达76V (需使用更高额定电压的输入电容和二极管)。此电路可以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控制并保持恒定的LED电流。表2总结了该电路的设计规格。

表2 图1电路的基本参数





1假设一个白色LED:VF=4V、ILED=350mA、VIN=12V。

利用图1电路在控制端作用一个电压调节LED电流(图2)。图3给出了这一控制架构的效率。





图3 图1电路在驱动一只、两只或三只绿色350mA串联LED时,调节器效率与LED电流的关系曲线

控制电压与三个并联检流电阻的电压共同作用到IC的反馈(FB)引脚。IC的内部控制环路使FB引脚的电压保持在大约1.22V,因此,由于控制电压与电流检测电压都必须保持在1.22V (由电阻R1和R5设置),更高的控制电压将产生更小的电流。

以下等式除了适用于本例外,还可用来设计其它的输出电流和控制电压:





其中:VREF = 1.22V、RSENSE是R2、R3与R4的并联电阻值(= 5Ω)。

在许多情况下,利用低频(50Hz至200Hz) PWM方式调节LED电流非常方便,通过控制脉冲宽度调节亮度(图4)。虽然LED在每个脉冲期间保持相同亮度,肉眼能够察觉到短暂的亮度变化,但是,这种调节方法的优点在于光谱保持不变,采用幅度调节时光谱会随着流过LED电流的变化而改变。





图4 图1电路低频PWM亮度调节的控制和LED电流波形。Ch1:VCONTROL,Ch3:ILED。负载为三个串联绿色LED,总电压近似为9.5V。替换小的输出电容,可以减小关断时的振荡幅度

采用100Hz、0V至约3.9V的方波控制波形时,LED电流的脉冲如图4所示。一般来说,低频PWM调光电路的效率比线性LED调光电路(图2)更高。

LTER: ; WIDTH: 439px; LETTER-SPACING: normal; HEIGHT: 192px" height=192 alt="图1所示电路的
图5 图1所示电路的PCB布局图

结语

图1所示IC (MAX5035、MAX5033)为恒流驱动高亮度LED提供了一种高性价比方案,该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高开关频率(125kHz)允许选择小电抗器件(L1和C2)。

能够在宽输入电压范围内实现高转换效率。

输出电压可达12V,能够驱动三个串联的高亮度绿色LED。

无需机械散热器。

电压范围可扩展至76V,适用于驱动汽车高亮度LED。

可用于24V信号标志灯和建筑照明。

通过变化电流检测电阻R2、R3与R4值,输出电流可达到1A。

内置开关功率MOSFET,简化设计。

可通过控制输入引脚,利用模拟电压幅度(线性调光)调节LED的亮度。

通过控制输入,利用低频PWM信号调节亮度。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860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