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至轨输入的低压低功耗运放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0-10-28 15:27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轨输入 , 轨至 , 运放
电源电压逐步下降,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没有减小,但是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越来越小,这使设计出符合低压低功耗要求,输入动态幅度达到全摆幅的运放成为一种必须。本文所设计的具有轨至轨(R-R)输入功能的低压低功耗CMOS运算放大电路,在各种共模输入电平下有着几乎恒定的跨导,使频率补偿更容易实现,适合应用于VLSI库单元及其相关技术领域。

理论模型

基本的轨至轨输入结构

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运算放大器的输 入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PMOS差动输入级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VCM可表示为:

(1)

式中,VSS为负电源电压, VCM为共模输入电压,VDsat为源漏饱和压降,VGSP为PMOS的栅源电压。同理,NMOS差动输入级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可表示为:

(2)

式中,VGSN为NMOS的栅源电压。如果将PMOS和NMOS差分对互补连接使用,就可以使运放的输入共模范围变为:


(3)

从而实现了轨至轨的共模输入。图1为轨至轨输入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 基本轨至轨输入电路图2 低压低功耗运算放大器电路

跨导恒定结构

图1所示的轨至轨输入级电路采用互补折叠式结构,使共模输入电压可以在整个从地到电源电压的范围内工作,如果输入级工作在饱和区,电路的跨导由下面的公式确定:



或者

(4)

式中mn和mp分别代表NMOS和PMOS的迁移率。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输入级的跨导会随栅源电压和便置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当共模输入电平从VDD到VSS变 化时,轨至轨输入差分对的跨导从PMOS差分对的跨导变化到PMOS +NMOS差分对的跨导之和,再变化到NMOS差分对的跨导。中间部分跨导gm几乎是其它部分的一倍,这种跨导的变化会使运放的增益误差发生变化,从而使频率特性变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路,使轨至轨输入电路具有恒定的跨导。

目前,可保证R-R输入级的gm恒定不变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采用双极(BJT)线性互补差分对形式的输入级。 2. 由齐纳二极管将P、N差分对的偏置电流连起来实现。 3. 采用冗余的差分对来实现。4. 用电流镜技术,使偏置电流的大小随输入共模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上述第4种方法的电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gm的控制也易于实现。因此,本文运用了对输入跨导的控制原理,采用了一种 全新的保持R-R输入级gm为常数的电路结构。

电路设计

本文所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该电路由输入互补差分对、恒定gm电路、共源共栅求和电路组成。M1"M4构成了输入互补差分对。当低共模输入时,P输入差分对M1、M4处于工作状态,N输入差分对M2、M3截止,开关管M17 、M18开启,抽取M16上的电流;M13、M14截止。M15的电流全部流入P差分对,则此区间的等效差分跨导为:

(5)

当共模输入电压在中间值附近时, P差分对M1、M4与N差分对M2、M3均导通,控制开关M17、M18、M13、M14开启,分别调节它们的栅电压,使其从M15、M16均抽取3/4的电流,则此区间的等效差分跨导为:

(6)

当在高共模输入区时,N差分对M2、M3工作,P差分对M1、M4截止。开关管M13、M14开启,抽取M15上的电流,开关管M17、M18截止,M16的电流全部流入N差分对,则此区间的等效差分跨导为:

(7)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只要合理选择四个输入管子的长宽比,满足如下关系:

   (8)
gm就会保持恒定。

M5"M12为共源共栅求和电路。这种结构的输出阻抗和电压增益比较高,并且有很好的频率特性和电源抑制比。经过分析可知,该电路结构在互补差分对交替工作的时候,当M1,M4与M2、M3不能同时处于饱和状态时,引起求和电路M5"M12的静态电流发生变化,使电路的输出电阻和极点发生少许改变,从而可能会在过渡区出现大跨导尖峰,但是,由于这个过渡区很窄,估计这种大的尖峰不会出现,在整个共模范围内,输入跨导基本保持恒定。




图3 运放的跨导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

本文采用TSMC公司的0.35mm工艺器件的HSpice参数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下面的结果。图3是运放的总跨导,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共模输入电压从0V到2V变化时,整个跨导在5%以内变化,跨导在中部的变化正如上面所述,是由于 差动对交替工作时,静态电流的变化所引起的。

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运算放大器具有2V的电源电压,150mW的功耗和75°的相位裕度,在整个共模范围内,输入级的跨导基本保持恒定,提高了运放的性能指数。且结构简单,特别适合作为VLSI的库单元。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488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