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操作系统谁为王

发布时间:2009-4-14 18:31    发布者:虞美人
关键词: 操作系统 , 上网
日前,随着Google宣称要将之前计划用于智能手机的Android操作系统用于目前市场表现火爆的上网本之后,有媒体认为Google的Android将会在上网本市场对微软的Windows形成比较大的挑战。

对于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业内都知道它是属于Linux操作系统范畴的,推出之时主要是面向智能手机市场的,不过时至今日,笔者并未见到其在智能手机市场有何大的作为,更关键的是,如果当初Google设计Android最初的目的是针对智能手机市场的话,那么业内都知道,目前智能手机的主流硬件平台是基于ARM架构的。但鉴于目前上网本产品近乎90%多的硬件平台是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的凌动系列处理器,Google盲目地将本用于ARM架构的Android简单移植到X86架构的上网本上,先不说到责任,从技术的角度看,能否充分发挥X86架构和Android系统本身的能力就存有很大的疑问,除非Google下定决心要在上网本市场与微软一搏,对于Android进行适当的改造。Google会做此投入吗?其实一个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应用,尤其是跨平台的,绝非是改改界面那么简单。另外就是目前基于ARM架构的上网本在市场到底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未来的发展势头如何?这些也都直接决定着Android系统在上网本市场的命运。近日也有传闻称,ARM确实准备要进入上网本市场,也有些非主流的PC厂商发布了基于ARM架构的上网本,先不说目前基于ARM架构的上网本刚刚起步,市场占有率只是处在忽略不计的状态,就算是未来有起色的话,作为X86架构老大的英特尔会坐视不理吗?更何况ARM在PC市场中其架构与基于PC应用的结合并不是它的优势所在。所以从Android来看,其能否挑战微软的Windows不仅在于自身,还与其合作伙伴的战略和市场导向密切相关。这无疑再度加大Android在上网本市场的不确定性。

其实当笔者看到Google欲将Android用于上网本的消息时,马上联想到了前段时间其发布Chrome浏览器时的情景。当时也是被炒得沸沸扬扬,也有业内人士和媒体当时分析称,Google的Chrome浏览器会对微软的IE造成很大的冲击,但事实是,Chrome浏览器在发布最初的一段时间被疯狂下载和试用之后,随即就陷入了停滞状态,甚至出现不少用户试用后卸载的情况,其所占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也是忽略不计的。这里不要说对微软的IE造成什么冲击了,恐怕是皮毛未伤。相反,在前不久微软刚刚发布的IE8仅仅发布不到两天的时间,其市场份额就已经升至2.17%,当然从目前总的浏览器市场份额看,微软的IE仍旧占据着70%左右的浏览器市场。看来Google这次将Android跨平台用于上网本的结果与其Chrome浏览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用句俗话说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如果非要认为Google的Android进入上网本市场会对谁有影响的话,那充其量也就是Ubuntu了。因为同属于Linux又都是所谓的免费,厂商和用户还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仅限于愿意采用和使用Linux的厂商和用户)。不过从目前上网本所采用的操作系统看,Windows占据着几乎90%的份额,而剩下的10%也并完全是Ubuntu所有,这意味着Google将会和不足10%市场份额的Ubuntu争夺不足10%的市场份额,不知道在如此狭小的市场空间中,同样是基于Linux的Android和Ubuntu会是怎样的结果。最终互相倾轧,互相蚕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这与所谓Linux普及到桌面的目标背道而驰。这不得不让笔者想起了前不久RedHat公司总裁Jim Whitehurst对于Linux进入桌面不看好的言论,要知道,RedHat目前可是Linux市场的老大。连老大都不看好Linux进入桌面,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没有赢利模式,拉帮结派,内部不断分化,版本过多,互相排挤是Linux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通病。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恐怕Linux在桌面不要说5年,就是10年也难有像样的作为。

就在昨天英特尔至强5500处理器发布会上,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李志霄所言的Wintel体系相结合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令笔者深刻。其实在PC领域这种所谓的最高境界体现得更为充分,不是哪一个厂商仅仅凭借一款产品就可以撼动的。这之中包含的不仅是长期的技术创新、市场培养、产业链的建设和配合,更关乎的是用户的体验。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17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