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明白Zigbee术语——群集(Cluster)、端点(EndPoint)等

发布时间:2016-2-18 17:48    发布者:eaoogle_WSN
关键词: Zigbee , 端点 , 配置文件 , 节点

彻底明白Zigbee术语。

一、属性
属性Attribute是一个反映物理数量或状态的数据值,比如开关值(On/Off)、灯的状态值(On/Off)、温度值、百分比等等

二、群集,或称为簇
群集Cluster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属性(attribute)的群集。简单的说,群集就是属性的集合。每个群集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群集ID且每个群集最多有65536个属性。比如一个群集包含了不同情况下的开关、不同情况下的灯、不同情况下的温度值、不同情况下的百分比等等

三、设备描述
设备描述Device Description是指一个大型目标应用的一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群集

四、端点
端点EndPoint是协议栈应用层的入口,即入口地址,也可以理解应用对象(Application Object)存在的地方,它是为实现一个设备描述而定义的一组群集。每个Zigbee设备可以最多支持240这样的端点,端口0用于整个Zigbee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端点0与Zigbee堆栈的其他层通信,从而实现对这些层的初始化和配置。附属在端点0的对象被称为Zigbee设备对象(ZDO)。端点255用于向所有端点的广播,端点241~254是保留端点。

五、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Profile可以理解为共同促进交互式应用的多个设备描述项的集合。定义了属性ID与群集(簇)ID,使之看起来就像设备的某种特性,以家庭智能控制系统为例,灯配置文件设定了远程控制设备的群集OnOffDRC含有一种属性OnOff,且该属性为无符号8位值,值0xFF意味着"开",0x00为"关",0xF0则为无效。通常,配置文件也为设备定义了,哪些群集是强制托管,哪些群集是可选择的。另外,配置文件还定义了一些可选择的zigbee协议托管服务。每一个应用都对应一个配置文件(Profile),配置文件内容包括:设备ID(Device ID)、群集ID(Cluster ID)、属性ID(Attribute ID),及AF(应用框架)使用何种服务类型等信息。在zigbee协议中,一个配置文件中允许最多2^16个设备,2^8个群集,每个群集支持最多2^16个属性。

六、节点
节点Node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容器,包含一组zigbee设备,分享一个无线信道。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无线信道。一个节点除了64位的IEEE地址,16位的网络地址,每个节点还提供了8位应用层入口地址(端点:EndPoint),对应于用户应用对象。


节点一Z1:开关控制装置
节点二Z2:灯装置
事件(Event):开关2控制灯4的亮灭,开关1控制灯组1~3的亮灭
群集(Cluster):不同情况下开关的状态和灯的状态
端点(EndPoint):开关和灯
属性(Attribute):开关和灯都有两种属性:开和关


七、绑定(Bindling)
Zigbee定义了一个称为端点绑定的特殊过程。绑定即在源节点的某个端点(EndPoint)和目标节点的某个端点之间创建一条逻辑链路。绑定可以发生在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协调器节点维护一个基本上包括两个或多个端点之间的逻辑链路的绑定表。

在绑定表中,包含如下信息,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IEEE地址、端点号、群集号。对于可以建立绑定关系的两个节点,它们的群集的属性必须一个选择"输入",另一个选择"输出",而且群集号必须相等,只有这样,它们彼此才能建立绑定。如果目标设备的扩展地址是已知的,则调用zb_BindDeviceRequest()函数可以创建一个绑定条目。

八、寻址(Addressing)
在Zigbee网络中,使用两种地址:一种是64位的IEEE地址,也叫物理地址,64位地址在所有zigbee设备之中是唯一的,其中包含一个由IEEE分配、也是全球唯一的24位制造商特定组织标识符OUI(Organizationally Uqique Identifier)。另一种是16位的网络地址(NWK Address),当设备加入zigbee网络时,从允许其加入的父设备上获取16位网络地址。该地址在zigbee网络中唯一,用于数据传输和数据包路由。在zigbee中,数据包可以单点传送(unicast),多点传送(multicast)或者广播传输(broadcast),所以必须有地址模式参数。一个单点传送数据包只发送给一个设备,多点传送数据包则要传送个一组设备,而广播数据则要发送给整个网络的所有节点。当应用程序需要将数据包发送给网络上的一组设备时,还可以使用组寻址方式(Group Addrssin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6090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