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家用心电图机的诊断结果也可以与医院 12 导联设备媲美

发布时间:2016-1-8 05:34    发布者:eaoogle_WSN
关键词: 心电图机 , 心电监测 , 心电监护设备




在家用移动心电监护上面,36 氪已经先后报道过掌上心电、心书心电仪、泰控心仪以及胡桃心贴等。与医院 12 导连的心电监护设备相比,这些设备的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大都差强人意。

不过,隶属于深圳市中瑞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瑞奇”)的好朋友心电图机则称,其 “诊断结果可以与医院 12 导联设备相媲美。”

据悉,这款高精度的心电监护设备,具有如下的特点:

1、在实际上,使用8 导联,采用和医院 12 导联心电图机一样的专业技术标准,结果可供临床诊断及研究使用。

2、可记录可回放,支持实时心电图监测,也支持 90 小时不间断记录动态心电数据。

3、采用全球领先的微电子技术和高精度数字滤波器技术,4 路 24 位 A/D 超大规模集成心电图专业芯片,采样率高达 1000Hz,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

4、火柴盒大小,32 克轻便体重,佩戴检测无负担。

(好朋友心电图机硬件和 APP 使用示意图)

中瑞奇创始人兼 CEO 汪远思对 36 氪介绍,目前医院进行心电监测的设备主要是三种:心电图机(静态心电图)、holter(动态心电图) 和心电监护仪(一般在 ICU 病房内,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用 )。就准确度而言,医院对于三者的允许误差范围要求分别为:5%、10%和 20%。而中瑞奇对于好朋友心电图机的企业标准是 3%,实际出厂几乎控制在 1%以内。

而与市面上的心电监护设备相比,他表示,市面上现有的心电监护设备大都是单道的心电图机,只能监测少数的心律失常,冠心病是不能监测出来的。而中瑞奇的好朋友心电图机则监测出所有的心律失常和冠心病。

“很多人认为家用设备不需要那么准,但是我们认为恰好相反。在家庭使用环境下,使用的人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使用的环境也不像医院那样标准正规。这样监测出来的结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如果设备出厂时的准确度本来就差,在使用过程中还打点儿折扣,则会直接影响数据是否有用。实际上,家用设备应该要比医院设备更加准确,测出来的结果才不会和医院设备偏差太多。”

公开资料显示,中瑞奇从 2009年 开始组建团队,2012年 注册公司,并于 2013年 通过 CFDA 许可、GMP 考核;2014年 完成临床试验、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 CFDA 医疗器械注册证;2015年 初,好朋友心电图机正式上市,并接力通过严格的 CE 审核及 ISO13485 认证。

汪远思透露,上市至今,好朋友心电图机已经有 5000 多台的销量。和其他智能硬件的销售渠道类似,它也分为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其中,线上渠道除了京东、天猫等旗舰店自卖,也有合作方的线上代理销售。线下则主要在 OTC 连锁药店、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第三方医疗机构售卖。

此外,CE 认证被认为是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好朋友心电图机也有打开欧洲市场的计划。不过,汪远思表示,对于家用心电图机这种新型智能硬件,国内市场尚且还在培育阶段,国外的市场更难打开。无论是在销售渠道、销售方法等,都是全新的东西。实际上,从目前在国内的销量来看,也是没有大大预期的。


“我们基本不挣卖硬件的钱,而是在于我们的软件和服务上。” 汪远思说道。

他解释,在家用硬件上,中瑞奇只有好朋友心电图机。但旗下也研发了很多款软件。如心电图机(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RV 自主神经系统检查以及散点图。每种软件都有不同的终端和版本。在终端上有医生端、患者端、第三方医疗机构端。在版本上,有 PC 版、iOS 版、安卓版。此外,中瑞奇还即将开发远程心电图软件、睡眠监测软件、亚健康评估软件等。“我们的方向是,围绕和心电相关的一系列设备和应用。虽然我们只有一种硬件,但和不同的软件搭配使用,就是不同的医疗级家用设备。” 目前,心电图机的软件是免费的,而其他软件则按年度收费。

(好朋友心电图 APP 截图)
此外,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瑞奇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身。汪远思透露,其在深圳的工厂虽然面积不大,但一年可以保证有 5 万台硬件的生产。在资金上,好朋友心电图机的研发产品耗时 2年,前期均为自有资金,目前正在接洽 A 轮融资。
而之所以能研发、生产出这样的高技术门槛的产品,主要在其团队优势上:创始人兼 CEO 汪远思为资深投资人,在企业孵化、资本运作、上市公司管理方面均有多年经验;研发中心副总雷颖,为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的博士,后有 5年 国内顶级医院从医经历,专注于心血管和健康管理领域,熟悉医院管理运作与医患需求,擅长大数据分析和临床数据模型建立;技术专家涂岳文为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博士后,长期专注于心脑电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医疗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公司 70 余人,包括 20 余人的研发团队。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982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