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近场支付将爆发:运营商或瞄准O2O

发布时间:2013-5-20 10:1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NFC , 手机支付
第一财经日报 黄远

上周五,上海移动宣布NFC手机钱包业务正式投入商用;而三大运营商近日都与商业银行和手机厂商合作,推出基于NFC(手机近场支付)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产品。

这似乎预示着移动支付正在翻开新的一页。

手机近场支付,即通过手机来完成原本属于银行卡、公交卡、加油卡、购物卡的消费功能,变刷卡为“刷手机”。以上海移动的NFC手机钱包为例,用户需要持有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近10家银行的银行卡,使用符合中国移动规范的NFC手机在上海移动指定营业厅更换特定的NFC-SIM卡,通过中国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电子银行卡后,可在标有银联“闪付”(Quick Pass)标识的POS收银机上进行“刷”手机付款。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在中国移动推出的NFC业务中,主要由银联负责POS收款机的改造环节,运营商和银行负责NFC业务的推广。以上海为例,银联已经对全市16万台POS机进行升级改造,并继续进行后续改造工程。

事实上,在手机近场支付中,涉及产业链的各环节很长,包括运营商、手机厂商、银行、银联以及各消费场所等。2012年12月,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最终明确为13.56MHz的NFC技术标准,最终促使银行卡组织、电信运营商与商业银行走到了一起。

由于近场支付一定要有相应的刷卡终端,而银联在受理环境建设方面具有优势,且近几年正在改造刷卡终端,使其与13.56MHz兼容;而电信运营商在SIM卡、定制手机等项目上具有垄断地位,并拥有海量的用户资源。此外,银行也有大量的用户,如果把自己的银行账号集成到移动支付的产品上,并通过自己的网点去推广,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据易观国际统计,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用户数同比增长26.4%。预计该市场规模在未来3年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3850亿元,用户规模有望达到3.87亿户。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移动支付的交易量主要来自远程支付,而对于可以真正实现“刷手机”消费的近场支付而言,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则明显逊于前者。同样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近场支付的总交易规模尚不足40亿元。

另一方面,以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为代表的主流第三方支付企业,先后开始尝试推广手机钱包、移动客户端、手机刷卡器等产品。较有代表性的是,出租车司机可以生成一个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二维码,乘客只需要对着二维码一拍,然后支付,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出租车司机的应用方式很容易普及到小商户、小连锁店、批发市场等地方。

“线下支付的跑马圈地明显加快,我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企业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威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业银行高层告诉记者,目前,发展基于NFC技术、银联标准的手机近场支付,已成为运营商与金融系统的共识。

“线下受理是银联的老本行,而银行卡和SIM卡均是通过实体网点发售的;传统企业将更擅长近场支付。”上述人士表示:NFC手机钱包中绑定的银行卡,每张可使用的最大额度为1000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抵御其他竞争者小额支付的一种手段。

但是,运营商的“野心”显然不限于此。“目前,NFC-SIM卡只能绑定银行卡,包括星巴克、全家超市等2万多家商家都支持NFC支付。”据上海移动数据业务部产品经理潘琤雯介绍,今年年底前,上海还将实现“刷”NFC手机钱包坐出租、乘地铁。

按照上海移动该项目的规划,未来将聚焦在金融、市政公交、商户和政企校园四大领域。其中,最具想象力的将是商户会员卡。潘琤雯透露,就上海而言,未来计划和12580商盟打通,进而推进O2O(线上到线下)支付应用,“我们推出NFC业务,主要是为了增加用户黏性”。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分析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有便捷的远程支付产品;相比之下,近场支付的优势则主要在于能解决找零问题,不用输入密码,及在一个芯片内写入多个银行卡信息,让用户使用更便捷等。

由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已经获得消费者认同,上述优势并不足以对用户形成太大的吸引力,近场支付爆发的首要前提是撬动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其次,需要硬件升级,比如:具有NFC模块的智能手机、可以刷手机的POS收银机。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521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