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智慧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 建设、 管理、 运营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 ,依托零碳操作系统 , 以核算规划 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 , 以泛在化感知监测碳元素生成和消减过程 , 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 减排、 固碳、 碳汇等碳 中和措施 , 以智慧化管理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 能源绿色化转型、 设施集聚化共享、 资源循环化利用 ,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 ,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
截至到2020年 ,我国各类产业园区已达2.5万余个 , 园区碳排 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 因此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能源 结构、 提升整体能效 ,加快推动 “零碳” 园区建设将成为落实精 准减排、 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 工作重点。
二、政策背景与技术需求2025年7月9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省工信厅、省能源局印发皖发改环资〔2025〕376号文件,即《关于组织申报零碳园区的通知》,旨在指导园区围绕“园区能碳管理平台”“源网荷储”协同等方面提升能力,申请并建设零碳园区。
中央层面,《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强调零碳园区应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能碳管理平台等手段,构建“近零”碳排放、可持续智能园区。
因此,零碳园区亟需具备:对能源供给与多种能源协同的监控与调度;实时负荷预测、优化储能策略;电能质量、安全、碳排放等掌控能力。
三、安科瑞EMS 3.0微电网解决方案概述安科瑞(上海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EMS 3.0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AI)的系统,用于监测、控制和优化能源使用,以提高 效率并减少浪费,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市政负荷和变电设施等多节点,实现能源的“感知—分析—决策—控制”闭环管理。
核心模块功能包括:
储能优化控制:基于AI预测与电价机制,调整储能充放电策略,峰谷套利收益提升30%,储能利用率和经济性显著增强。
AI预测与策略制定:采用LSTM模型实现负荷和发电预测误差<5%,自主生成调度策略。
碳资产管理:自动核算Scope2碳排放并生成ISO 14064标准报告,碳交易收益提升15%。
故障预警与运维管理:包含巡检工单、故障报警、日志分析,电网运行更安全。
EMS 3.0通过协调控制器+平台架构,将微电网的源(光伏等)、网(配电设施)、荷(工业及生活负荷)、储(电池)统一协调,实现:
光伏发电与储能智能匹配,降低弃光;
依据峰谷电价进行储能调度,实现电费节省;
与电网调度接口协作,参与虚拟电厂或电力市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能源供给管理
借助EMS 3.0实施绿电直连、高比例光伏入园,搭配储能结构,支持零碳供能模式,响应国家“绿电直连、多种能源协同”要求。
2.用能与碳排控制
通过平台监控负荷、分析碳排趋势,自动汇总报告,推动园区碳资产管理体系落地并支撑标杆化发展。
3.电力质量与可靠性
微电网系统实时检测电能质量、过载、谐波等问题,支撑低碳工厂与关键设备的稳定运行。
4.安全与应急响应
电气与消防系统联动预警,为高标准园区建设保驾护航,契合文件中“3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要求。
5.政策申报与评估对接
该系统支撑核心申报条件:能碳管理能力、技术可复制性以及示范性,切合皖发改376号“组织申报零碳园区”的具体要求。
六、典型案例与效果评估安科瑞EMS 3.0已在工业园区、体育场、高速公路变电站等场景落地,并产生显著成效:
工业园区:储能峰谷套利收益提升,弃光率显著下降;
体育场馆:能源稳定性管理,保障赛事供电;
高速公路设施:远程运维,大幅降低现场成本。
结语随着皖发改环资〔2025〕376号文件推动下,园区申报零碳地产热度攀升,微电网与EMS 3.0技术的深度契合为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多种能源协同”提供路径支撑。建议园区引入安科瑞EMS 3.0为核心系统,结合园区规模和发展特色,开展试点示范,形成“技术+政策+商业模式”联动,助力安徽省成为全国零碳园区建设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