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ellhp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173226.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高校用电安全怎么管?一台设备实现智能监控全覆盖!

已有 47 次阅读2025-7-10 10:59 |个人分类: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检测装置, 智慧用电保护装置

 安科瑞刘鸿鹏172一6972一5322

摘要

随着校园建筑日趋复杂和用电负载持续增长,传统用电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校园安全、节能、智能化的需求。本文以ARCM500系列智慧用电在线监控装置为例,探讨其在校园配电系统中对电气安全的保障作用。通过剩余电流、温度、过压过流等多维度监测手段,该装置实现了故障早预警、用电全过程可视化以及集中远程管理,极大提升了校园用电的安全水平和运维效率。

1.引言

在学校这一特殊的公共场所,电气安全事关学生与教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传统配电系统存在隐患识别不及时、运维效率低、报警方式单一等问题。引入智慧用电监测系统,成为保障校园电气安全、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2. 校园用电安全监测难点

校园用电安全监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难点:

2.1 用电区域广、点多线杂

校园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食堂、体育馆等多个功能区域;

用电线路分布广、设备多,监测系统若无统一接入能力,会形成信息孤岛,难以统一管理。

2.2 线路老化与隐蔽性强

一些老旧校区配电线路建设时间久远,存在老化、绝缘损坏等问题;

大量电缆埋设在吊顶、墙体或地下,肉眼难以发现隐患,故障多为突发性。

2.3 学生用电行为不规范

特别是在宿舍内,学生可能私拉乱接电源、使用大功率电器(如电饭锅、电吹风、取暖器等),造成超负荷或局部过热;

此类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传统人工巡检无法及时发现。

2.4 缺乏实时监测和预警机制

多数学校仍使用传统断路器,无法对漏电、温度异常、过压欠压等问题进行实时监测;

缺乏预警系统,往往在发生火灾或设备烧毁后才发现问题,存在严重滞后性。

2.5 运维人员配置不足

校园配电系统点多面广,而运维人员通常较少,难以做到多方位、全天候巡检;

特别是夜间、节假日或学生假期期间,值班人手更少,隐患响应不及时。

2.6 数据分散,缺乏集中管理平台

各个楼栋或区域的用电信息若未统一接入管理平台,数据无法集中处理和分析;

管理层难以及时掌握用电全貌,不能进行科学决策和风险评估。

2.7 配电系统缺少智能联动机制 

即便检测到故障,若无自动切断、声光报警或远程联动功能,仍需人工介入处理;

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延迟响应可能加剧事故后果。

3. 智慧用电监控装置

ARCM500 系列智慧用电在线监控装置是针对 0.4kV 以下的 TT、TN 系统设计的智能电力装置,具有单、 三相交流电测量、四象限电能计量、开关量输入、继电器输出功能,以及 RS485 通讯和以太网通讯功能, 通过对配电回路的剩余电流、导线温度等火灾危险参数实施监控和管理。 产品采用微控制器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巧,安装方便,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于一身, 是建筑监控装置预防监控、系统绝缘老化预估等的理想选择。同时将原有 RS485 通讯升级为以太网通讯, 解决了现场布线难的问题。作为一种智能化、数字化的采集元件,该智能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控 制系统、SCADA 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3.1 型号说明

3.2 技术参数

3.3 功能简介

 

剩余电流监测——防范漏电引发火灾

ARCM500具备300\~1000mA范围可调的剩余电流报警功能,可根据配电线路正常泄漏电流自定义设定值,一旦超过阈值并持续至设定延时,即发出报警或断电操作。

温度异常监测——防止线路温升过热

该装置支持四路温度监控,通过NTC热敏电阻传感器实时采集电缆接头、母线等部位的温度,一旦超出45\~140℃设定范围将发出预警,延时动作机制确保误报率低。

电压电流监控——应对过压、欠压、过载等异常

设备支持电压/电流的上下限保护功能(例如过压设定范围100%\~140%,过流范围20%\~140%),可避免突发电压波动或线路过载引发设备损坏与安全事故。

报警联动与复位功能——快速切断危险源

装置具备双继电器输出接口,可与断路器、电磁门锁等设备联动,实现危险断电。管理员亦可通过本地或远程操作复位,防止误操作断电。

通讯与集中管理——构建智慧能源监管平台

支持ModbusRTU和以太网通讯协议,可接入校级能源管理系统,统一采集全校配电节点的运行数据,实现集中监控、统一调度、数据分析等功能。

3.4 应用架构

3.5 设备规格

 

​3.6 校园用电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校园中用电分布广泛,涉及教室、宿舍、实验室、食堂等场所,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风险:

电气火灾风险:线路老化、负载过大、漏电问题;

学生用电行为不可控:如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传统运维滞后: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信息孤岛:设备分散、数据不互通,缺乏集中监管平台。

这些问题决定了校园用电管理必须向“预防为主、在线监控、集中管理”方向转型。

5. 结语

智慧用电监控技术正逐步成为现代校园用电管理的标配。ARCM500系列装置凭借其高精度、多功能、易接入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防控电气火灾隐患,构建了从“被动反应”到“主动预警”的安全闭环。未来,随着信息化校园的推进,该类装置将更加广泛地服务于高校、中小学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