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想了一下,其实一样也是对的。对于这种线性时不变系统而言。事实上他们就应该是一样的。理论不想过多解释哈,对于这种名词大家感兴趣再去搜搜哈。简单来说就是从最后接收来看,首先时间是一样的,然后stub一样的情况下是不care长stub和短stub的顺序,能量经过振荡传输到接收端的时候就是一样的。那看起来这种case下走靠上还是靠下层真没有影响?
很多时候当你有一个认为正确的结论时,往往需要经得住很多人的敲打。例如有同事就提出,要不给他们赋了收发模型看看眼图是不是也一样?好,这个主意非常好,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
S参数远没有时域的波形或者眼图直观,于是我们加入收发模型进行仿真后,就立马把这个结论推翻了……

突然发现原有差距会那么大,眼高居然差了50多mV。两者看起来波形都不错,但是在PCIE链路中,这个只是子卡部分,插上base板后接收裕量就肯定很小了,所以这个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了。
在惊讶之余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两条链路的
回波损耗,终于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从回波损耗来看,版本一的结果的确会比版本二要好。这就是导致眼图有差异的原因了。所以对于这种始终会存在过孔stub的情况下,我们走线层的选择其实会影响很大,不能再按照传统的单纯靠下层或者靠上层来走了,这时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