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bifengyun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57884.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读《全球通史》

已有 2308 次阅读2015-3-3 11:20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一部充满暴力的历史。
这个世界没有优待中华民族。

读完之后,除了了解了一些史实,认为:应当从群体的角度去读历史。之前也读了一些历史,现在想看详细的中国近现代史,可惜司马迁不在了。以后有机会读《资治通鉴》。

历史的观点。历史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是什么呢,本质应当是“会怎样”,不应当是“什么样”。
哲学还在纠结唯心唯物,但是他们都承认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个人观点,干嘛不认为世界的本质或者本原是“联系”呢?
马克思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又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为什么人的本质不是物质呢?
如果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各种联系的总和,进一步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限制。这样看历史的本质,就应该从不同群体和环境的相互限制,看他们“会怎样”,而不是背诵是“什么样”了。可能更好。

历史,从限制或者联系的群体角度来看,应该比较合理。中国古人的阴阳五行,归纳了观察世界的思路,这个思路贯穿了中华文化的角角落落。
类似的,对于群体,结合《全球通史》的部分观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思考角度来认识。

1、散聚。对于群体最简单最直白的观察方式。可以包括群体的个体数目增减,活动范围扩大缩小等等。

2、固定与流动。这是直接采纳该书的观点。群体内个体在各种范围内的固定与流动。所谓“固定是一种酝酿积累,流动是一种活跃释放”。
相互隔开一段时间的群体之间,几乎肯定会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同或者壁垒。加强流动性,有助于改变这种差异。对于我们这种与世隔绝的群体,更容易发现在活跃的外界面前落伍了。
不过易经说,一切都在变。如果今天有个想法,明天就改变了它,这样也未必是好的。对个体而言,抉择后的坚持也是很重要的。电影太极宗师杨玉婵娘说的”人生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3、环境、危机与组织结构。这个内容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了。比如康熙闭关锁国,公子纠自以为是丧命,华北军被几千日本鬼子赶着跑,和平年代的韩信吃不上饭等等。契约与法治,关怀与铁腕等等。这里的艺术不少。

4、平衡与利益。为了利益,这个世界太疯狂,资本主义在“惟利是图”,社会主义在大幅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不要考虑“平衡”问题,古人都知道“斧斤以时入山林”。
还有文化扩展的问题,一直在不停的扩大地盘,盘活利益。当“追逐利益”的脚步太大,其他部分跟不上节奏怎么办?那就任各种危机此起彼伏?
是美国模式:扩大到一定国土之后,开始发展经济。还是沙俄模式:不停的领土扩扩扩,直到最后卖地。
就比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要崛起,崛起到什么程度比较好。
也比如文明冲突论所说的,各种文明不停的扩展扩展,当利益开始抑制利益,无法平衡的时候,怎么融合各种文明。
也比如对个人而言的博学与专攻等等。关于平衡和利益的协调,这里技巧也不少。

5、相互限制。回归到历史的本质上来,历史就是各种复杂的关系总和。贯彻每一种思想,每一个意志都需要能量、强大的作用,这是强者。对于弱者,怎么生存是个问题。

对个体,对群体,面对危机,面对环境,怎么利用群体反应规律更好的生存呢,这才是一个现现实实的问题。
毕竟,历史记录的大多数都是暴力,而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希望,能快快乐乐的生活足矣。

2014.12.20-2015.02.28第七版全球通史。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