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行业受到的关注度和注入的资金不断提升,国内射频前端厂商也发展迅速,催生出如卓胜微、唯捷创芯、昂瑞微、飞骧、锐石创芯和慧智微等优秀厂商。这些企业崛起到一定规模后,资金实力逐渐雄厚,如何规划后续的发展路径并建立护城河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国内射频前端厂商现阶段究竟应该选择走IDM路线还是Design House路线?不同发展路径对应不同量级的资金投入,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投对了,能够少走弯路并走的更远,投错了,未来的路可能会走得更艰难一点。
先来回顾一下国际头部厂商的发展模式。当今国外主力射频前端厂商主要有Skyworks(思佳讯)、Qorvo(威讯联合)、Murata(村田)、Qualcomm(高通)和Broadcom(博通)。其中,Skyworks、Qorvo均为全球最早从事手机射频功放开发的老牌射频前端公司,早期手机出货量不大,GaAs需求不大,没有专门的GaAs晶圆代工厂,早期的射频前端封装采用LGA方式,也属于非常小众的封装方式,没有专门的代工封装厂。所以两家公司刚成立时均自然而然地采用了IDM模式,自建GaAs工厂制造GaAs HBT功率放大器和GaAs pHEMT开关,自建封装厂进行封装。
![]() 路过 |
![]() 鸡蛋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