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驾驶员IC卡移动管理系统
技术解决方案
目 录
一、前 言 2
1. 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2. 驾驶员管理现状 2
3. 驾驶员IC卡违章记分管理系统 3
4. 系统建立的意义 3
二、系统目标及设计原则 5
1.系统目标 5
2.系统设计原则 5
1. 系统概述 8
2. 系统结构 8
3. 系统功能 10
4. 数据的标准化和接口规范 11
5. 系统接口 13
四、系统功能介绍 15
1. 手持式违章处理设备 23
2. RFID写卡器/发卡机 24
3. 制发卡设备 24
4.触摸屏一体机 25
5. 专用非接触IC卡 25
五、系统特点 26
一、前 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及其驾驶员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然而,与此相配套的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却相对缓慢,从而导致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由违章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透露的消息表明,2000年全国平均每天发生近一千七百起交通事故,死亡两百五十七人,受伤一千一百五十人,直接经济损失七百三十余万元人民币。统计表明,去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六十二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近九万四千人,致伤四十二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二十六点七亿元。在诸多交通事故中,驾驶员措施不当、疏忽大意、超速行驶、违章占道行驶以及行人穿行机动车道等违章行为是导致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这充分表明,交通管理所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解决好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问题已经是交通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首要工作。
驾驶员的管理是现代交通管理工作中最为繁杂而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是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这个课题解决好了,对驾驶员来讲,可以提高遵纪守法意识,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安全驾驶;对社会而言,通过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使其作为经济建设的动脉,必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妥善解决上述课题的主要手段只能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实现交通管理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的转变,才能更好地立足本职,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2. 驾驶员管理现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地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基本上沿用多年来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从机制上讲是健全和完善的,但是由于近年来驾驶员数量的急剧膨胀,道路交通情况的日益复杂,车辆性能、类型的不断更新,实际上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违章、事故记录的数据量庞大,而且实时性、随机性很强,因而无法迅速、完整的记录在案。各基层大、中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很多还停留在手工阶段,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交通管理工作对高效率和数据高准确性的要求。
(2)处罚的效率偏低。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驾驶员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从而要求快速、高效地处理交通违章及事故,而传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
(3)对驾驶员的档案、违章、事故等数据的记录媒质多数采用纸张表格的传统方式,耗时费力,统计汇总工作量非常之大且不准确。
(4)出错率高,人为因素的影响太大,给徇私舞弊等不良风气造成了可乘之机。
(5)缺乏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因而无法为城市的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6)难于实现多功能综合性管理工作。
3. 驾驶员IC卡移动管理系统基于上述分析,我公司参照国际国内部分城市成功应用的经验,根据我国机动车驾驶员管理的现状,经过对有关政策、法规的认真分析,设计了《机动车驾驶员IC卡移动管理系统》,该系统以IC卡为数据采集和存储的载体,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技术、IC卡技术,使得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时动态人机系统,必将对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4. 系统建立的意义该系统摒弃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及纸张票据传递方式,逐步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它的建立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与国际先进交通管理模式的接轨,从而使全地区交通管理工作迈进一个划时代的改革新阶段。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此系统是配合国家“三金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1994年国家为了加速经济建设的步伐,提出了“三金”工程的计划,其中“金卡工程”的发展尤为迅速。IC卡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得以实现,并在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将IC卡应用于驾驶员管理,这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它的推广使用将使我们的交通管理工作更快地与国际接轨。
(2)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以及机动车辆和驾驶员数量的迅速增加,在管理手段上,如果不进行彻底改革,要想搞好交通管理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该系统的建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3)该系统由于是建立在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和实时高效的网络通讯基础之上,从而使管理工作效率成倍增长,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也都大大提高,同时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满足了驾驶员对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的处理公正、准确、迅速的要求。
(5)对提高驾驶员的整体素质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驾驶员随身携带此卡不仅是作为识别驾驶员身份的证明,同时此卡记载有驾驶员的违章和奖惩记录,处理本次违章时可以结合驾驶员的行车历史情况进行综合处理,这样就可以对驾驶员起到有效的约束及监督作用,促使驾驶员在主观意识上对交通法规引起足够重视,尽量避免违章和事故的发生,从而使交通秩序及交通管理得到根本的改善和提高。
(6)通过该系统的实施,使交通管理各部门层次清晰,分工明确,业务管理也更加全面、有效。
系统的建立,为将来实现综合性的多功能管理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此系统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项利国、利民、利警的系统工程。
(1)建立本地区公安交警计算机管理中心局域网。
(2)实现交警计算机管理中心与车管所机动车、驾驶员档案管理系统联网,使驾驶员执照的发放与驾驶员IC管理卡的发放保持数据上的同步性和一致性。
(3)实现驾驶员IC管理卡的一体化制作和管理。
(4)实现交警计算机管理中心与所辖区、县、市各大队、银行数据中心以及车管所计算机系统的远程联网和数据互通。通讯网络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DDN或无线扩频,无条件的地方采用公共电话网,使交管信息网络系统初具规模。
(5)通过手持式IC卡违章处理设备实现本地区各岗勤路面的现场违章处理、记分,彻底改变旧的违章处罚模式,从技术手段上确保公安部所倡导的“票款分离”运作模式得以有效实施。
(6)通过带GPRS无线功能的手持机对IC卡进行违章处理后,数据即时通过GPRS传输到数据服务中心,并下发到各个大队,实现对驾驶员、车辆、违章、罚款等信息的动态更新与管理。
(7)实现银行对驾驶员违章处罚金的代收及汇总。
(8)实现对本地区机动车驾驶员的实时、动态、定量化管理,建立一套以违章管理为主的包括违章处罚、记分、事故加分、安全教育学习、驾驶员年审、奖励、勤务管理、查询统计以及专家分析决策等功能在内的管理系统软件。
2.系统设计原则(1)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是以平均故障运行时间和平均故障恢复时间两个指标来衡量,它与硬件设备(计算机及其外设、网络、通信、电源设备)的选型、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的选择、应用软件的可靠性、所提供服务的可靠性(如电信服务、电话服务等)等几大因素有关。一方面,驾驶员IC卡违章记分管理系统应选用可靠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设备,关键设备如数据库服务器等在条件容许时还需采用容错技术。数据库及操作系统软件要采用成熟的、能提供有效技术支持的主流产品,应用软件的设计编制应遵循规范化标准,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应得到有效监控。另一方面,还要从管理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培养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2)安全性
l 系统应具有较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的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并有完善的口令管理功能,以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l 应用软件应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检验,如果有问题,应及时给出提示。
l 系统应具有相关的运行日志记录,提供发现权限检查中的问题、系统故障的回复、系统监查等信息,并供用户检查自己使用系统的情况。
l IC卡数据的读写均要进行加密处理。
l 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不能因为用户误操作等引起程序运行出错。用户误操作后,系统将不再错误地执行该操作,而是分析用户的误操作,给出相应的提示。该提示应浅显、简洁,用户可根据该提示继续进行正确的操作。
l 对于由于病毒侵袭或系统故障而导致的系统瘫痪或崩溃,数据要有安全恢复的能力。
(3)可维护性
l 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选型要选择国际国内具有维护力量和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硬件的联接完全采用标准化接口,软件开发工具和辅助设计工具应为大众化的主流产品。
l 软件设计及编程采用可视化的结构化方法或面向对象方法,便于模块或构件的添加与删减。
l 程序编写要求具有良好的风格,程序结构应清晰,易读、易懂,源代码中应包含必要注释,以便维护。
l 程序及其相关的文件所用的记法、记号以及内容应协调一致,程序内的注释、符号名的命名应能清楚地表明它的功能、结构、使用及输出信息等特性。
(4)实用性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面向非专业的管理人员,要求不过多的改变目前的管理习惯以及增加管理人员的负担,应用软件应具有中文友好的操作界面,使用简便、易懂易学。
(5)先进性
系统应采用具有一定先进性并且成熟的软硬件产品,技术处理方法尽可能采用当前最新研究成果。
(6)可扩展性
l 构成系统的硬件应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以便适应规模的发展。构成系统的计算机,要求能通过增加少量的部件(如存储器、磁盘等)来扩充系统的容量,而不是整机更换。
l 构成系统的计算机应有较强的外部通信能力,通信口的数量能够根据需要扩充。
l 子系统的结构增加或子系统功能的增加应只对整个系统产生量的增加,系统不会因为技术改造或机构网点的增加而做重大调整。
l 软件系统设计应考虑容易扩充的要求,通过采用功能模块等方法,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增加可经过简单地增减或修改相关模块来达到,而不需作太大的调整。
(7)开放性
系统应便于与今后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银行系统接轨互联。
(8)适用性
驾驶员IC卡违章记分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将来要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的应用系统,其设计无论从业务规则还是从技术手段的实现都应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当需要移植时无须做过多改变。
三、系统方案
机动车驾驶员IC卡移动管理系统作为整个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其设计要与本地区的交通管理电子化整体工程相配套,要适应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该系统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驾驶员、公安交警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荣誉威信和生命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影响面大的系统工程。面对这样一个牵涉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手段,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适应性和扩展性,以便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公司在多年从事智能卡应用开发的基础上,参照国际国内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根据当前国内机动车驾驶员管理的现状,在对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认真分析归纳后,认为:建立一套以IC卡(驾驶员IC管理卡)为数据采集和存储的载体,以手持式IC卡违章处理设备为数据采集、记录的工具,以基于DDN/ ISDN/ 无线扩频/ PSTN等网络通讯技术的城域网为网络主干,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IC卡技术等,以实现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实时、动态、定量化管理是完全可行并行之有效的,必将对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 系统结构根据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结合本系统结构上的特点,通过对当前交管部门违章处罚、记分等业务的全面分析,设计系统功能
4. 数据的标准化和接口规范公安交警支队的标准化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交换数据的标准化,二是系统平台接口(硬件和软件)及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根据对需求的理解,系统将根据《机动车/驾驶人信息资源库数据标准和规范》、《全国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改造升级实施方案》、《道路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安部)、交通违法信息代码(试用版)、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等建立标准化数据规范和接口规范。
交警支队建设的标准化包括下列内容:
n 机动车驾驶人违章记录信息表的标准化;
n 交通事故档案信息表的标准化;
n 机动车辆转籍信息的文件格式标准化;
n 驾驶人转籍信息的文件格式标准化;
n 异地交通违章记录信息的文件格式标准化;
n 数据代码表的标准化;
n 档案照片信息的压缩存储方式;
n 车辆类型目录代码表(即车辆参数库)。
系统在遵循交通违法处理信息系统开发指南的指导思想下,参考软件工程提供的接口规范,在整体上规范内部业务及工作流程,提供统一、科学的、标准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树立行业榜样甚至建立行业标准,提供科学的符合标准的开放式接口及外部设备,充分支持多厂家设备接入,扩大设备选择范围,有利于系统的有序开发及多方合作,降低工程风险。在本系统上,我们将定义系统的的数据格式、用户接口和系统接口标准,采用规范化的文档和标准的规范表达式来确定各种标准。
相关规范可参考以下文件:
l 《机动车/驾驶人信息资源库数据标准和规范》(公安部)
l 《全国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公安部)
l 《道路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安部)
l 《浙江省全国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改造升级实施方案》(浙江
省交管局)
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l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 115-87)
l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
l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
l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l 《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l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 57-83)
5. 系统接口根据道路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和建议,本系统需要跟被盗抢车、网上追逃等系统的互通共享,在录入违法信息时,能通过系统自动调用机动车/驾驶人等基本信息,自动比对限制人员和机动车/驾驶证状态、被盗抢车等信息,实现路面执法与源头信息管理的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管控水平,强化打击被盗抢车的能力。同时,违法系统还应考虑为其他部门和行业提供数据、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便利。另外,根据全国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系统升级实施方案,系统也应该能够全国公安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异地交通违法信息的网上交换和后续处理。
1) 全国公安数据交换平台接口
l 上传数据。系统能够定期将本地所有的交通违法业务数据通过“省内交换平台”上传到总队交通违法查询数据库。
l 接收数据。总队“省内交换平台”定期与“省际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将汇总的省内异地违法数据转发到各支队,系统能够定期进行数据接收。
l 后续处理。系统接收到本地机动车/驾驶人异地违法数据后,应校验数据的合法性(核对数据是否与本地驾驶人/机动车工作库中的驾驶证号/姓名相符等)。校验__________通过后,写入本地违法数据库并进行后续处理。异地转入的违法记分记录,应同时通过接口函数write_ljjf更新驾驶人工作库中的“累积记分”。
2) 电子监控系统接口
系统能够提供交通违法电子监控信息中间表,接收电子警察、卡口设备等监控系统传送出来的机动车违法信息和相关图像信息。
3) 其他警种建设的被盗抢车、网上追逃等系统接口
系统在录入违法信息时,根据“号牌号码”或“驾驶证号”自动与被盗抢车、网上追逃等信息数据库的比对,及时发现可疑车辆和人员,打击盗抢违法犯罪。
4) 对外公众查询平台接口
系统能够定期向对外公众查询平台提供最新的交通违法信息,为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同时为保险、交通等部门提供所需的数据。
6. 系统预算
序号 | 产品名称 | 品牌/产地 | 数量 | 单价 | 总价 | 保修期限 |
1-1 | 银联IC卡无线手持终端 |
|
|
|
|
评论 (0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