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城市综合管廊是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通道,为城市运转的“血管动脉”。因此,保证其安全运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大型城市综合管廊为例,分析综合管廊火灾特性,对比规范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要求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符合规范的设计,包括火灾探测报警子系统、防火门监控子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子系统、消防广播子系统、消防电话子系统、消防电源监控子系统、电气火灾监控子系统、超细干粉灭火子系统等。本项目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和有效的环网划分,是沿海地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长距离传输设计的一次探索。
【关键词】综合管廊;火灾自动报警;长距离;沿海地区
0引言
综合管廊,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统筹安排城市工程管线在综合管廊内的敷设,对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减少道路频繁开挖,延长管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有着显著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国各地已建成一定体量的城市综合管廊,但部分管廊缺乏养护,造成管廊设施损坏,使管廊安全运营存在隐患。因此,亟需对综合管廊进行提升改造。随着综合管廊运营经验的逐渐积累,规范不断更新,综合管廊设计理念也在不断迭代。本项目以某沿海大型城市综合管廊、电力隧道提升改造为例,结合现行规范,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进行概述,论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息传输网络、图像与线型光束复合型火灾探测器在沿海地区的应用。
1设计条件
1.1项目概况
本项目针对某沿海城市已建成的综合管廊及电力隧道(以下简称“综合管廊”)进行提升改造,使廊内设施满足日常运行需求。现状综合管廊存在以下问题:
①现状综合管廊消防、监控系统大部分未安装。②部分综合管廊由于建设年份较早,设计标准与现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等规范存在偏差,改造涉及部分需执行现行规范。③部分综合管廊建设完毕后,缺乏养护,已安装的通风、排水、照明系统设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管廊内部分出现渗水、金属设备腐蚀的情况。④项目所在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空气中存在的盐雾和水汽影响,综合管廊内湿度大,如图1所示。一般金属制品易腐蚀,为此,设备选型应考虑防潮、防锈、防盐雾,满足沿海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用要求。
本项目提升改造范围,包括已建成的20.01km综合管廊和21.03km电力隧道、一个主控中心(主消防控制中心)和一个分控中心(分消防控制中心)。按舱室分为双舱综合管廊、单舱综合管廊、单舱电力隧道。入廊管线为:给水管道、中水管以及直饮水管、220kv及110kv高压电缆、10kv中压电缆、通信电缆。综合管廊标准横断面图如图2~图4所示。
现状综合管廊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基本需新建,是本次提升改造的内容之一。其特点是与安全紧密相关,子系统数量多,且需满足长距离传输的要求。
1.2综合管廊火灾情况特点
综合管廊舱室火灾危险性分类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电力电缆火灾危险性等级高,应引起足够重视。电缆火灾具有如下特点:
(1)综合管廊平时仅有少量工作人员巡查,火灾不易被察觉。
(2)电缆密集,一处电缆发生火灾时,容易引起周围电缆燃烧。
(3)综合管廊空间小,燃烧时有害气体大量释放聚集,给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4)综合管廊狭长,大型设备不易进场,外援扑救困难,灾后线路抢修和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
(5)综合管廊作为高压输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主线和支线通信光缆的输送通道,线路数量多,服务范围广,遇到火情,容易造成大范围停产停电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知,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综合管廊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2.1系统形式的选择
本项目包含一个主控中心和一个分控中心,故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框架
(1)在主控中心、分控中心设置中心火灾报警控制柜,柜内设置火灾报警联动主机及各子系统主机;
(2)在综合管廊含电力电缆舱室每4~8个防火分隔中,设置分区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及各子系统分区主机,包括分区消防电话主机(含光端机)、分区消防广播主机(含光端机)、分区防火门监控器、分区消防电源监控器、分区电气火灾监控器。每个防火分区设置超细干粉灭火控制器,分区应急照明控制器按点位数量设置。根据回路数量和长度,设置分区分布式感温光纤主机。图5所示为某主干光纤环网火灾自动报警主机拓扑图。
![]() 路过 |
![]() 鸡蛋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