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了降低棉纺织厂能耗费用,利用能源管理系统获取的大数据,对棉纺织厂电价形成机制中的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功率因数调节电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生产调度、改造设备和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等技术管理措施,年节约电度电费43.6万元,基本电费14万元,功率因数调节电费51.2万元,合计节约电费108.8万元。认为:充分发挥能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对于降低企业能耗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棉纺织厂;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采集;能耗成本;基本电费;功率因数;有功功率
引言
棉纺织厂能耗成本大约占生产成本的15%左右,特别是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施阶段,能源管理工作对于纺织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公司新厂区2014年建成投产,在生产管理环节引入了一体化的生产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作为其子系统服务于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在能源供应、调度、能耗分析、成本核算、故障响应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EMS)的核心是成本控制,服务于生产、生活,涉及到企业生产、服务、生活的各个环节。整个系统分为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在管理模式上尽量减少了纵向层级,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使能源管理扁平化,时效化[1]。
1、能源管理系统
EMS是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以合理计划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降低CO2排放量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我国的能源管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通过“能量平衡测试”“能源审计”,督促用能单位规范安装计量仪表,推动高耗能落后设备的淘汰、主要设备的节能改造、用能系统节能优化改造工作。如今一个全员参与、整体面、常态化的节能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
EMS作为棉纺织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电力峰谷使用、减少蒸汽用量、提高水重复使用率、降低吨纱能耗和百米布能耗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能源事故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时判断处理、能源供需的合理调整和平衡,以及在客观信息基础上的能源实绩分析、能源计划编制、能源质量管理、能源系统的预测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其具有以下特点。
图1电力供应网络
(2)能源统计及时准确。针对不同计量层级EMS采集数据频率有着不同的设置,层级越低采集的周期越长,*长不超过1h,*短1min。根据不同层级以日报和月报形式提供能源数据报表,使得企业获取的数据更加客观、及时。
2、EMS在降低用能成本中的作用
我公司电费电价执行的是“大工业电价”,即两部制电价,两部制电价电费包括基本电费、电度电费和功率因数调节电费,以1个月为结算周期。月总电费Z=基本电费J 电度电费D 功率因数调节电费T。
2.1 EMS在降低电度电费D中的作用
电度电费计价:大工业生产采用峰平谷阶段电价计算,目前峰值单价P峰为0.7324元/(kW·h);平值单价P平为0.4672元/(kW·h);谷值单价P谷为0.2020元/(kW·h)。平均电度电费D=0.7342×Q峰 0.4672×Q平 0.2020×Q谷,Q峰、Q平、Q谷分别为峰值、平值和谷值用电量。要降低平均电度电费D,在总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消峰填谷降低Q峰占比,提高Q平和Q谷是重要的途径,掌握全厂24h负荷分布情况,合理生产调度调节[2]。
棉纺织企业采用连续生产模式正常情况下峰平谷电均占生产总用电量1/3。平均电度电价Pˉ=(P峰 P平 P谷)/3=0.4678[元/(kW·h)]。我们利用EMS系统电力功率分布曲线不断优化生产调度、调整生产节拍,使峰平谷电量占比不断优化,当前达到了峰电32.74%、平电33.34%、谷电33.92%,平均电度电价Pˉ为0.4645元/(kW·h)。电价下降约0.0033元/(kW·h),月均用电1100万kW·h,则月可节约电费3.63万元,年节约电费43.56万元。
2.2 EMS在降低基本电费中的作用
基本电费是按照变压器容量(kVA)计算或*大需量(kW)计算,我厂选择*大需量计算。*大需量MD(kW)以有功电表连续15min稳定的*大负荷记录为准,西安地区基本电价为31元/kW,基本电费J=31×MD。在整个电费中基本电费占比也较高,约占10%。降低基本电费对于降低用电成本非常重要。
利用EMS系统对*大需量发生时段前后功率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计量电表显示某月*大需量达到了16012kW,通过EMS调取了*大需量发生时的全天功率曲线图,*大值为16313kW,发生时间在10:26。调查得知当天10:00左右开启了冷冻机组YKR2k45DGG,冷冻机组额定功率1196kW,运行功率在600kW左右,对比当天(A天)和前一天(B天)的功率曲线,10:00—16:00为电力负荷较高的时间段,冷冻机组启动时全厂达到了峰值负荷。假设以前一天(B天)同时段未开启冷冻机组时功率平均值作为基准来计算峰值负荷,功率曲线10:00—16:00的平均功率在15200kW左右。通过对EMS所提供的A天功率曲线数据分析,发现冷冻机组在启动阶段(1h)后负荷就逐渐降低了,10:00—11:00平均功率15900kW;11:00—16:00平均功率15600kW。大功率机组启动对于月*大需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A天负荷*小值为12844kW发生在7:00—9:00的7:28,此时段平均功率13600kW,平均值为14200kW。如果将大功率设备开启时间调整到此时间段,月*大需量将降低300kW~400kW。综合安排,我们对冷冻机组和空调风机等大功率设备检修调试开台时间作出调整,尽量安排在7:00—9:00。通过实际效果检验,*大需量下降400kW~500kW,月节约基本电费约12400元,年节约14万元。
2.3 EMS在提高功率因数调节电费中的作用
我公司供电电压为110kV,根据相关规定功率因数标准值为0.85,根据实测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当月功率因数,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表1为“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为了提高功率因数,经济用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表1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功率因数 | 减收百分比/% | 功率因数 | 减收百分比/% |
0.85 | 0 | 0.90 | 0.50 |
0.86 | 0.10 | 0.91 | 0.65 |
0.87 | 0.20 | 0.92 | 0.80 |
0.88 | 0.30 | 0.93 | 0.95 |
0.89 | 0.40 | 0.91~1.0 | 1.10 |
适度投用变压器附带的移相电容器,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其功率因数。但是投用变压器移相电容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补偿设备本身也有功率消耗,补偿设备投用是需要能源的,投用的越多本身耗能也越多。二是,棉纺织厂由于设备密集,大量采用电力电子设备如整流器、变频器、开关电源等,可饱和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光源设备如日光灯等,这些设备均是谐波源,运行时将产生大量的谐波。而并联到线路上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容器对谐波会有放大作用,使得系统电压及电流的畸变更加严重。并且,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的基波电流上,会造成温度升高,减少电容器的使用寿命[3]。
为此,通过EMS对全公司20台投运变压器进行实时监测,动态了解各变压器的功率因数变化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5台变压器投用移相电容器后谐波严重,过高的谐波电流使变压器的铜损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声变大、绕组附加发热。并且谐波污染经常导致相关区域的机台通讯故障,严重时甚至造成服务器端口烧毁。基于EMS提供的可靠数据,我们在这5台变压器上加装了变压器智能节能装备。智能节电保护装备融入了电磁平衡技术,使三相输出电压、电流趋于平衡稳定,采用控制技术智能调整变压器输出的过剩和畸变电压,降低设备启动电流,削减回路中高次谐波,降低浪涌电流和闪变电压,提高了变压器功率因数,提升电能利用效率[4]。基于此项技术,2020年节电约120万kW·h。表2为加装变压器智能节能装备后EMS采集的功率因数。杜绝变压器空载运行。通过EMS建立全公司各机台品种能耗监测,及时发现低效率机台并进行整改,从而降低机台空载和低载运行时间。表2加装变压器智能节能装备后各变压器功率因数统计表
变压器编号 | 无功功率/kVar | 有功功率/kW | 功率因数 | |||||
104 | 21.8 | 644.0 | 0.999 | |||||
108 | 19.3 | 669.0 | 0.999 | |||||
203 | 12.7 | 404.0 | 0.999 | |||||
204 | 27.6 | 82.4 | 0.948 | |||||
206 | 22.0 | 466.0 |
评论 (0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