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el-1000DP光伏监控系统在尚雷仕(湖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5.98MW分布式光伏10KV并网系统的应用
摘 要: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为全额上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量全部用于上网,不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自用电量,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自用成本。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双碳目标"
1. 概述
作为*球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大规模、爆发式增长。[1]传统电力系统正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变。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会使配电网面临电能质量下降,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不足,调节能力下降的挑战。[2]
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安装1千瓦光伏发电系统,1年可发出1200度电,可减少煤炭(标准煤)使用量约400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吨。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结果:从减少二氧化碳效果而言,安装1平米光伏发电系统相当于植树造林100平米,目前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根本上解决雾霾、酸雨等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次建设规模为598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以10KV并入原供电系统。本项目电量结算原则为:全额上网。[3]项目计划2024年3月底建成投产。该企业光伏电站至公共连接点所有工程由投资建设;该企业光伏配电室1个并网点处装设级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企业配电室内的计量表、企业光伏开关室的1个并网点装设供电公司提供的光伏发电计量表。
2. 系统结构
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是指:通过执行规定功能来实现某一给定目标的一些相互关联单元的组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光伏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
系统可分为三层结构:即现场设备层、网络通讯层和平台管理层。
现场设备层:包含AM5SE-K公用测控装置、APView50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IPC200频率电压紧急控制装置、AM5SSE-IS防孤岛保护装置、计量表等设备,用于采集站内配电柜内电气运行参数、开关状态等数据,在10kV变电所配置直流电源,保障现场设备良好的运行环境。
网络通讯层:包含ANet-2E4SM智能网关。网关主动采集现场设备层设备的数据,并可进行规约转换,数据存储,采集数据通过网口上传至通信室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统平台;同时网关充当远动通信装置,将现场设备数据采集后通过交换机经纵向加密数据加密后上传调度网。
平台管理层: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平台、国网荆州供电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平台。
图1 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图
3. 解决方案
本项目园区采用10kV供电,有一处电源接入点。
该项目为一般厂房用电,按四级负荷要求供电,10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该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利用原有的电源点作为光伏高压并网点并入电网端,并网点设置集电线路柜,站用变柜,SVG柜,PT柜,计量柜,并网出线柜。新增的光伏系统配置自动化系统,实时采集并网信息,信息上传至当地调控中心DMS系统。光伏发电逆变器电源电压,经室内升压变升压至10kV后,通过高压电缆接入新增的10kV光伏高压柜,并入原10kV市电高压柜。
图2 光伏电站一次系统图
3.1. 方案综述
本次工程为5.98MWp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根据用户配电系统管理需求,需要对10kV开关柜、光伏逆变器、交直流系统等进行全方面监控与保护,及时发现故障故障,保证配电系统可靠运行。
在光伏配电室配置一套Acrel-1000DP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管理机及网络交换机实时采集各个光伏配电间的继电保护装置、电能质量、安全自动装置、光伏逆变器等二次设备数据,实现整个厂区供配电系统的全面电力监控与自动化管理。
在各个配电室配置一套直流电源系统(带蓄电池)和UPS电源,为整个光伏电站的断路器执行机构、二次设备及监控主机等重要设备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在每间光伏配电室光伏计量柜配置关口计量电能表、并网电能表,用于光伏发电计费补偿。
本项目采用有线的方式,通过光伏纵向加密上传到荆州供电公司通信机房,并接入配网主站。一面远动通讯屏,远动通讯屏配置数据1台综自网关、1台交换机、1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