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卓胜微和唯捷创芯半年报公布,两家头部射频前端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一时间关于射频前端内卷和关于射频卷到“血流成河”的文章不断爆出,笔者采访了多位未上市或者在上市准备阶段的射频前端公司创业者,从还在努力中的射频前端创业者视角浅析一下当前射频前端的竞争状态。
当前的氛围不排除部分已上市的射频前端企业具有电梯效应心态,上了电梯就喊电梯拥挤,故意制造行业内卷的氛围,给还未上市的射频前端企业融资造成一定的障碍。相反,笔者认为,当前的状态是射频前端正在走向合理发展的过程,通过适当竞争挤去泡沫,行业适当承压,这样可以避免对行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产生过高预期,导致企业的判断出现失误并最后导致资源错配,本来是一个硬科技领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诚诚恳恳努力,才能保持不断进步,并最终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不需要那么多浮躁。
针对目前射频前端的竞争,笔者认为,在ODM市场、部分Cat1市场和分立的滤波器市场,完全按照招标价格来决定采购政策,对于公司资质、品质能力等要求甚低,这种竞争格局可以用内卷或者卷到“血流成河”来形容。但是对于品牌客户市场,当前的竞争还是非常有序而且是处于一个有利于行业快速迭代的阶段,由于有资源池限制,品牌手机厂家通常会选择3-5家国产射频前端厂家进入资源池,只有进入资源池的企业才能拿到品牌手机客户开出的设计规范并进行产品开发迭代。由于品牌手机客户规模很大,有多年成熟的供应链管理经验,对于供应链长期健康发展有自己很成熟的体系,并根据每个供应商的综合水平进行打分,包括研发水平、公司规模、公司财务健康度、对于品牌厂商的配合程度、品质管控能力以及商务报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不会只按照价格选择供应商,因而给品牌客户供货能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为了确保供应安全,当前头部手机终端厂家对于射频前端供货要求能够做到管脚相互兼容,因而综合考虑供应商综合能力、价格因素和供应商平衡,很难出现一家供应商独大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出现某家毛利率特别高的情况。通常射频前端行业,20%-30%的毛利率水平是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合理水平。从卓胜微和唯捷创芯半年报来看,两家头部射频前端公司的毛利率确实是落在这个区间。从毛利率角度,即使是射频前端头部企业也不能盲目乐观,企业经营要考虑到这个毛利率区间和总体市场空间,动作不宜过大,尤其是在产能建设方面要特别慎重,不能每家企业都大力建厂,搞IDM模式,到时候产能过剩,只会加剧竞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ODM市场也有大概4亿部,但由于都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支持的频段较少,且大部分是4G手机,单位的ASP较低,预计整体对应的射频前端采购额在30亿左右,市场机会主要还是集中在品牌客户。所以ODM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总体规模较小,只要抓好品牌手机客户生意机会,头部几家射频前端企业仍然能够保持健康发展。
目前看,全球消费类射频前端市场规模约1200亿元左右,其中苹果和Google市场占一半,约600亿左右,主力供应商包括高通、博通、Skyworks、Qorvo和村田,中国射频前端市场短期内进入美国的市场可能性不高。其他非美国手机市场(包括三星、中国手机市场)占一半,约600亿元, 其中三星和中国手机市场中高端射频前端市场还是以高通、Qorvo和村田为主,国内射频前端公司整体销售额不到200亿元,考虑到高通打包策略和村田在滤波器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等因素,在三星和中国手机市场,高通和村田将来仍然能够占到一定的比例,中国射频前端市场总量预计还有一倍的成长空间,一方面从业者不要有太高的预期,对于成长性不要有动则实现翻倍增长的念头,要做好长期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从业者要在潜在的400亿可以探到的市场里尽量争取更大份额。
当前中国的射频前端企业获取的市场份额主要还是集中在分立方案或者接收模组,发射端中高端模组还是被美国的高通和Qorvo公司垄断,国内相关企业如果想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必须在中高端模组(包含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上发力,由于模组集成度高,单颗的ASP很高,对于销售额的带动更大。可喜的是,除了华为外,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厂商都开始尝试导入国产射频前端模组,这对于国产射频前端厂家来说是个巨大的利好。在品牌客户端,除了高集成的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存在大量替代机会,Sub6G模组、高性能开关/tuner、LNA Bank、卫星PA、高性能WiFi FEM、汽车相关射频前端、低空相关射频前端等机会也很大,这些领域都是头部几家射频前端企业需要努力拿下的方向。另一方面,头部几家射频前端企业应加快产品研发迭代,在高集成度、超薄化、高功率、优异的信号强度等方面不断打磨产品,解决客户真正痛点,通过适度差异化竞争,确保企业能够稳步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射频前端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卷,但主要集中在ODM市场、Cat1市场和分立的滤波器市场。在品牌客户端,头部几家射频前端公司处于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预计合理的毛利率区间在20%-30%之间,企业决策要充分考虑这个毛利率区间和市场总规模布局,适度做差异化竞争。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例子就是手机ODM市场的竞争,当前主要的手机ODM玩家是华勤、龙旗和闻泰(被立讯收购)、中诺和天珑,虽然手机ODM竞争激烈,但华勤在坚持做好手机ODM生意的同时,苦练内功,很早布局服务器、平板、穿戴和汽车市场,据了解华勤的非手机ODM业务已经占到50%左右,公司发展状态良好,适度多元化非常成功,这点很值得从业的射频前端公司学习。
另外,建议所有从业的射频前端公司加强上下游协同,避免过度产能建设,不能每家公司都想自建工厂,搞IDM模式。通过上下游合作,国内头部射频前端公司充分和国内滤波器公司合作,利用滤波器充分的产能优势和技术积累,做好分工协助,避免吃独食,共同发展壮大,确保行业生态健康发展。较小的射频前端公司要充分考虑差异化发展,管理好现金流,避免无味的亏损,滤波器企业可以考虑非手机市场需求,或者转型做各类MEMS、传感器业务,要敢于面对现有的竞争格局做调整,敢于思辨,尽早找到适合企业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