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r12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138603.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5G前传光模块优选WDM,节约光纤用量

已有 664 次阅读2019-11-12 16:57 | 5G前传光模块

  2019由于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5G无线基站已提前启动建设,相关光模块的需求得到支撑。未来随着传输网建设的落地,光模块的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根据目前各运营商的传输规划方案,前传光模块速率主要集中在25Gb/s,中回传10G/25G/50G光模块、100G长距光模块以及100G短距光模块四种类型。

  对于前传应用场景,5G时代将升级为25G eCPRI,主流的接口类型包括:

  ①25G可调谐DWDM接口,应对光纤不足场景,提高纤芯利用率;

  ②25G BiDi接口,工作距离10km/15km,应用于CRAN光纤直驱场景;

  ③25G Duplex接口,工作距离为300m,采用FP/DFB激光器,主要应用于DRAN场景。

  目前5G前传业内讨论最多的是WDM方案和光纤直驱,比较前传网络不同解决方案时,必须统筹综合考虑网络建设成本和生命周期中的维护成本,而不仅仅是初期简单的光模块成本。

  基于此,中国联通牵头完成G.698.4(前G.metro)标准。该系统功能具备以下特征:波长自适应、免配置;单纤双向、对称性好;时延低、抖动小;透明传输、无电层处理;DWDM、波长长、容量大;以及基于导频和消息通道实现可管理维护。

  G.698.4/城域接入型WDM技术,应用于5G前传,可以减少巨量光纤资源消耗,支持点到点(星形)、链型和环形组网,主要应用于剩余纤芯不足,且新建光缆困难或成本高的场景,成本优势明显。

  在G.698.4标准的产业化进展方面,光模块方面10G光模块已完成开发,即将量产,25G光模块,预计2020 H1具备量产条件;同时,基于TFF和AWG,6/12/20通道的单纤双向合分波器件,多个供应商完成开发并通过系统级测试验证;另外,多厂家正在开发应用于5G前传和CPE的接入型WDM系统,5G现网即将试商用;

  此外,中国联通自主开发的包含G.698.4系统功能的统一管控平台正在开发和测试。国内产业链各方应推进标准化,加大对光芯片模块的研发和应用支撑力度,推进核心技术国产化。

  25G前传灰光模块逐步成熟,彩光模块呈现WDM方案竞争

  前传灰光模块可采用25G波特率或10G波特率两种激光器芯片实现。25G波特率工业级激光器芯片可靠性要求与量产工艺要求较高,市场供应渠道有限。10G波特率工业级激光器芯片能充分利用成熟的供应链,可有效降低光模块成本,目前业界主要有超频、PAM4高阶调制两种实现方案。另外,IEEE 802.3cc已完成25GbE单模光纤接口规范,CCSA也已经发布25Gbit/s双纤双向灰光模块的国内行业标准YD/T 3125.2-2019,25Gbit/s BIDI灰光模块的国内行业标准预计今年内完成。

  前传彩光模块,考虑到其色散问题和成本等因素,出现CWDM、LWDM、MWDM、DWDM等多种竞争方案,主要占用C波段和O波段。从模块的波长调整方式来看,主要分为25Gbit/s固定波长彩光模块以及25Gbit/s可调谐光模块两种。在现阶段,固定波长的应用有两种实施方案,一种是选择6波方式进行建设(CWDM中的6波或LWDM中的4波+CWDM中的2波),另一种方式是考虑到5G与前后代通信的兼容性以及高带宽的应用场景,选择以12波或者更多波长的方式进行建设(MWDM/LWDM/DWDM),其中CWDM和MWDM中的部分波长可共用100G CWDM4产业链,激光器使用DML方案;LWDM可基于100G CWDM4、100G LR4、400G LR8等产业链,部分激光器仍需使用EML方案,但EML价格在前传场景缺乏竞争力,后续需演进为DML方案。

  25Gbit/s可调谐光模块某些场景下会因其组网和维护的便利性替代25Gbit/s固定波长彩光模块,不过其对产品的集成度和功耗要求高,国内供应方正在加快研发进度,预计2020年实现产业化。我国牵头起草发布的ITU-T G.698.4标准(G.Metro)已定义10Gbit/s接入型WDM组网和波长无关、无色化实现机制,目前ITU-T在G.698.x系列标准(G.698.1、G.698.2、G.698.4)针对25G DWDM接口应用也启动了修订,以期统一产业链并进一步降低成本。

  产业链需要整体考虑面向综合承载的下一代光网络架构、规范接口、设备类型等标准工作,整体引导和推进下一代光网络的标准工作。另外,DWDM下沉已成为行业大趋势,希望业界加快推动相关的标准化,尽可能减少光模块的种类,减低网络维护复杂度,聚集应用,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业界应多关注数据中心光互联等DATACOM应用场景,尽可能共享共用产业链,引入更多的设备形态(模块化波分等),从而降低网络总体运营成本(TCO)。

易飞扬5G前传光模块:https://www.gigalight.com/cn/5g-fronthaul-optical-transceivers.html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