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k6767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21772.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雕铣机应用指南

已有 1061 次阅读2011-1-17 09:34 |

  

雕铣机是集雕刻和铣加工于一身的数控机床(cnc milling and engraving machine),可采用雕刻刀(0.1mm-10mm之间),或整体铣刀(球头立铣刀或平头立铣刀φ1-φ12之间)进行加工。雕铣机可应用于广泛的加工领域,如雕刻模具、电极、工业模型等方面,在模具、制鞋、商标、皮革、制表、制币、小五金行业,尤其是需要对金属的高速加工,雕铣机具有强大的优势。
         
雕铣机融合了数控
铣床与火花机的功能

        雕铣机与数控铣床、火花机的加工区域
        
        雕铣机集合了数控铣床与火花机各自的功能,弥补了它们加工能力的不足。这三种机型在加工区域具有如下特点:
        
        ◆ 数控铣床用于加工去屑量较大的工件,主轴功率较强劲。
        
        ◆ 火花机加工在铣床上不能完成的部分:多腔、精密、细微以及不易切削的材料。
        
        ◆ 雕铣机可高速加工中、小去屑量的钢件,并用于电极等有色金属的高速切削。   

 雕铣机与数控铣床、高速铣床电脑雕刻机的区别
        
        ◆ 雕铣机注重去屑量小于30%的钢件加工、有色金属以及石墨等易切削材料的高速精密加工。
        
        ◆ 数控铣床主要适用于去屑量较大的钢件。
        
        ◆ 高速铣床用于加工各种去屑量的钢件和有色金属,具有雕铣机和数控铣床的功能。
        
        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由于造价和刀具比较昂贵,所以它只适合加工有较高利润的产品。
        
        ◆ 电脑雕刻机适合加工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等易切削材料,在钢件加工上表现较差。 
          

        雕铣机与雕铣中心机的区别
        
        ◆ 雕铣机不安装刀库,但可安装气动锁刀主轴。
        
        ◆ 雕铣中心机必须安装刀库和气动锁刀主轴,可在执行加工程序中按照程序自动换刀、对刀等。
        
        雕铣机主要采用了两方面的技术,一是高速的数控系统,高位置环增益,从而保证了加工的轮廓精度在高低速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机械部分固定部件如床身、横梁、立柱等高刚性足以抵抗运动部件的加速度冲击,并且移动部件如工作台等应该轻巧、高灵活。
        
        雕铣机对选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如全自动对刀装置是雕铣机的必备选件,它可以精确测量刀具长度(0.002mm以内),从而提高效率,减少人为出错机会,把接刀痕迹降到最低。要注意的是雕铣机上的全自动对刀装置与数控铣床上的不同,由于有时采用很小的刀具(如0.1mm)或1mm以下的钻头,所以对刀时下压力必须小,一般采用下压力小于0.8n的全自动对刀仪。
        
        雕铣机的主要部件要符合高速度、高精度加工的要求。如高速主轴一般采用2种,一种是在1-2.2kw以内采用的直接式高速电主轴,转速在36,000rpm以下,切削扭力为1-2n,一般采用气冷方式。另一种是在2.2-7.5kw以内采用的内藏式高速电主轴,转速在30,000rpm以下,切削扭力为3-9n,一般采用水冷。
        
        当然,对于雕铣机的必备配件如磨刀机和测量显微镜应该特别注意。磨刀机是必备的修磨刀具机器,与测量显微镜配合使用。磨刀机的cbn砂轮非常关键,一般粗磨使用300粒左右即可,而精磨必须采用1,200粒的砂轮。测量显微镜必须有刻度表来精确测量刀尖长度和角度,通常厂家应配套提供,有一点必须强调 :测刀磨刀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数控机床、刀具的尺寸偏差必须小于0.01mm。
        
        由于国内高速加工技术发展较快,雕铣机目前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国内几个厂家正在试制阶段,如佳铁公司已经研制生产出成熟产品,并投放到了市场,得到了用户普遍的良好反映。目前多数厂商早就有了数控铣和火花机,又想往高速切削方面发展,但是高速切削机床价格较昂贵技术较复杂,同时不可能因为采用高速切削机床而放弃原来精心配置的设备,所以采用高速雕铣机弥补原来的数控铣和火花机薄弱的加工环节,迅速提高自己的加工能力,不失为明智之举。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1770309616 2011-1-18 15:46
怎么个应用法?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