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汽车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2-10-10 21:27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实验室 , 环境监测
  近日,城市消费维权联席会议22家成员单位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劳保所”)将联合开展一次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这是3月1日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后首次开展的全国性汽车室内空气质量比较试验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目前国内汽车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确保汽车厂商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安全环保标准的汽车产品。
  第一批的52辆车型的室内空气检测已经接近尾声,劳保所也是北京市内唯一官方的检测机构,中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就是有劳保所带头制定。完成第一批车辆检测还需稍安勿躁,让我们先来看看车内空气质量是如何检测的。
11.jpg
10.jpg
9.jpg
8.jpg
7.jpg
  ● 关于车辆检测的公平性
  车辆征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受测试车辆为取得产品合格证、发票日期在2个月以内的新购置车辆;
  2)受测试车辆内部装饰材料符合出厂设计要求,未进行任何改变(如改变,须说明改变处及改变实施者);
  3)受测试车辆内部装饰材料表面无任何覆盖物(如座套等),车内没有加装影响空气质量的装饰件;
  4)贴有车膜的车辆应提供车膜的信息,如品牌、安装门店等;
  5)受测试车辆使用者无在车内吸烟等习惯;
  6)受测试车辆平时没有装载其他会增加或减少车辆异味的物品;
  7)受测试车辆车主承诺检测后三个月内不对车辆进行装饰改装
6.jpg
5.jpg
4.jpg
3.jpg
2.jpg
1.jpg
  ● 总结
  现在大家购车时对污染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次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通过官方机构检测车内空气污染指数,相信大家跟我一样都非常期待最终的结果。为了防止产生猫腻,化验人员在检测样本时并不知道是哪辆车的数据,只有编号。此次检测可以呼吁消费者和厂商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至于最终结果,让我们一起等待吧。

来源:网易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882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1770309616 发表于 2012-10-10 21:30:17
鲜为人知的飓风实验室 模拟并尝试破解飓风

飓风是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知晓的一种自然灾害,它的本质是一种热带气旋,但是当这个热带气旋的速度超过33米/秒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种灾害。飓风不仅破坏性强,而且盘旋时间长。现在随着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使得海水变暖,所以飓风比起以往更加的强,也更加的频繁。如何预测和防范飓风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迈阿密大学的应用海洋物理系的布瑞恩·海厄斯博士,开始了对太平洋以西到台湾海峡之间所有飓风的研究。在他和他的团队追逐飓风的过程中,通过放置带有传感器的浮标来研究和跟踪飓风并测定飓风的速度。但他们有时也会错过一些机会,然而在这一次的追逐中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两个超级台风在同一时间“击中”了他们“设备”也就是说他们事先放入的带有传感器的浮标被卷入了台风。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分置在两个地点的带有传感器的设备被台风袭击之后就会失灵,但这次两个地点放置的设备被台风卷入后大部分却仍然可以正常运作。
  现在,海厄斯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港口一边等待台风的平息,一边做着记录工作。但是这场台风并没有象当初预测的那样很快的离开,反而开足了马力在这一区域开始肆虐。海厄斯博士和同事们最后不得不渡过人生中最难捱的9天。
  上个月迈阿密大学预期投资4.5亿美元的海洋技术与生命科学综合大楼破土动工了。这所大楼将为海厄斯博士和其他科学家提供研究飓风所需的实验室、场地及所有设备,通过他们的研究可以让飓风的可预见性变高、可控性增强,也能找到让暴风更加稳定的办法。在这栋大楼里,有一个可以制造飓风的房间,它的外形类似茶壶,名字叫“SUSTAIN”。在这里可以创造出相当于5级的飓风,而房间里每分钟还被注入了1000加仑海水模拟飓风成长的过程,这样就彻底模拟出一个3D的飓风场景。
2.jpg
  我们现在对飓风形成的原因一知半解,知道的是飓风形成是因为它在经过温暖的海水时就开了快速的“成长”,当遇到强大的冷空气时它们就爆发出来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道在分子水平层面上它的能量是如何传递和爆发的。但是现在通过实验室里的模拟器和海水配合,我们就能够找到热量转换的过程。这样在现实中,科学家就可以通过测量空气和水的温度变化来建立一个智能预测模式,准确的预测飓风的大小、方向,甚至于通过一些手段来阻止飓风的形成。
1.jpg
  如果这个实验室成功找到了飓风形成的具体原因,那么将是我们人类的一个福音。近几年,被飓风所摧毁的城市越来越多,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席卷了美国的新奥尔良,造成1209人死亡和812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还有2006年的超强飓风“桑美”,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共造成了25亿美元的巨大损失。同年,“榴莲”席卷了菲律宾,造成526人死亡、740人失踪,100万人直接受灾。这些惨重的代价让各国的科学家都开始了对飓风的研究,一旦科学家找到了飓风形成的具体原因,那么未来我们就有可能寻找到防止或者控制飓风发生的可能,并减少飓风造成的损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