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出路

发布时间:2012-8-20 19:40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中国制造 , 智能制造 , 工业转型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人力及融资成本的快速增长,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的欠缺,早已让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2012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这份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再次证实了一个严峻的客观事实——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生产增速明显减缓,中国造业危机重重。
  与此同时,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国内的不少代工厂也相继迁往东南亚、非洲等更加“低成本”的国家地区。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报告预测,到2015年左右,美国设在中国的代工厂将全部或大部分回迁。这样的变数对于已饱受产能过剩、销售渠道窄、开拓市场困难等顽疾困扰的中国机械制造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7月5日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1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6%,而中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到8%。
  贸发会议2012年进行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印尼和泰国的排名大幅提升。报告认为,由于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东盟各国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继续增强。一些在中国沿海地区投资的外国公司转移到了东南亚,一些则将生产转移到了中国内陆地区。
  中国的劳动力、资本和汇率成本上涨很快,这“三大红利”正在消失,这导致一些跨国公司“转战”东南亚。另外,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寻求发展自己的制造业。
3.jpg
  对于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放缓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工业正面临深层次矛盾与周期性问题双重挑战的结果。从短期因素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循环体系。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调整,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形成较大的结构性制约。更为重要的是,受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步减弱。
  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威协
  美国产业资本回流正在拉开大幕,据最近的一次调查,有近40%的美国企业准备把工厂从中国迁回美国,无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这一趋势对中国制造而言,都将构成挑战。美国资本和技术流出将逐渐逆转,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全球资本,使中国的吸引力下降。
  高端制造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目标,美国已经正式启动高端制造计划,积极在纳米技术、高端电池、能源材料、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领域加强攻关,这将推动美国高端人才、高端要素和高端创新集群发展,并保持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研发领先、技术领先和制造领先。
4.jpg
  为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美国政府正在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降低美国制造业的税收负担,并使暂时性减税措施永久化。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和修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哥伦比亚自由贸易协定、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这些措施的目的依然是推动制造业回归,即取消把业务转移到海外的美国公司所享税务优惠,促使那些公司把业务回流美国,使其国内制造商能够从政府为促进就业和出口所提供的补贴中获益。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大约10年前美国开始外包机械、计算机等占美国制造业相当比例的诸多产品,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因为中国正快速涨薪,而美国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4倍。该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将有15%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本土,而最有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业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和橡胶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这些类别的商品占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将近70%,占美国消费者年均消费约2万亿美元。
  美国产业资本回流已经成为大趋势,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必须把重振中国制造当作中国经济长期战略的核心,绝对不能在逐步失去成本优势的同时,又由于创新滞后,而导致低端制造和高端制造优势的双重流失。
  中国制造又将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要素红利是中国高速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有利的人口因素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为高积累率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创造了条件。在各种有利条件下,投资中国的资本边际收益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全球生产性资本不断流入中国。然而,随着人口有利优势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据预测,以美元计的中国工资将每年增长15%-20%,超过了生产率增速,在考虑美国较高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间劳动力成本以往巨大的差距有可能到2015年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如果考虑航运成本以及各种隐性成本、供应链成本,中国的总体成本优势将变得微小。
  当然,劳动力并不是改变中国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中国的要素价格普遍在上升。2010年以来,中国的电力成本已飙升了15%。进口动力煤的价格上涨和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税率的终止,也推高了这些占中国电力消耗74%的行业的经营成本。此外,中国工业用地已不再便宜。事实上,中国商业用地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美国。在沿海城市宁波工业用地的成本为每平方英尺11.15美元,在南京为14.49美元,在上海为17.29美元,在深圳为21美元。中国全国平均为每平方英尺10.2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工业用地,每平方英尺成本只有1.86美元至7.43美元,田纳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为1.30美元至4.65美元。虽然向西部转移可以降低用地成本,但企业物流成本会出现较大上升,并有可能失去沿海的产业集群便利。
  当今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高端扼制、低端冲击,不进则退。
  中国制造并未失去竞争力
  日本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商,如世界上最大的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松下电器集团都正在越南设立工厂。据称,越南的非熟练工人工资通常只有中国南方地区的1/3到一半。作为全球领先的相机镜头品牌,腾龙设立的第一家海外工厂在中国珠三角的佛山市,而现在该公司计划在河内附近建厂,投资1300万美元。
5.jpg
  有许多日本企业在东南亚设厂,是为了削减在中国的成本,多样化生产,并降低对单一制造业基地的依赖,避免类似去年泰国洪水和日本地震海啸所带来的损失。由于中国正在努力获得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低端制造业会向低成本的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中国还是制造业国家,和东南亚制造业没有特别明显区分,更多的是竞争关系。
  尽管外资还没有大规模从中国转移,但中国也要正视有可能出现的变化,特别是中国自身劳动力市场优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化被动为主动。近期中国制造业出口订单下滑,主要反映了需求不足,并非中国制造业失去竞争力。规模经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政策环境,都是中国维持“世界工厂”的优势。
  中国工业转型升级逼不及待
  其实,政府早在以转型为主基调的“十二五”期间,就已经为中国机械制造业指明了战略出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并提出“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目标;为机械制造企业提出了全新的竞争能力要求,包括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建立数字化技术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提升技术水平;精进数字化生产,实现生产过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实现绿色生产,在内部提高机械利用率、提升信息化管理,在外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产业集群;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并开展资源和价值链的整合等。
  “调整转型、创新升级”短短的八字战略,不仅一语中的地涵盖了对机械制造企业的全新全方位竞争能力要求,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身处全新产业环境下的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在面临重大的转型课题的核心关键——重塑价值能力体系、提升智慧运营管理。
6.jpg
  当前中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智慧运营的战略转型布局下,亟需具备以下五大求生基础技能——自主创新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精细成本控制能力、制造服务化能力和关键过程制造能力。
  而中国机械制造企业若想要更快地从低迷的产业环境中成功转型,反败为胜,不仅要依靠关键竞争技能的“战斗力”的全面提升,还需要由内而外地实现向“服务”企业的彻底转型。因为,这已经成为整个制造行业转型的大势所趋。
  中国制造应该走向“中国创造”
  现在,主题正在向科学领域转移。中国花了20年时间,打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业领域,在接下来的20年,它希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统计数字表明它是认真的。
  近些年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华为、海尔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比如,我们国家863计划的1/4、国家973计划的1/3都是由中关村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的。在深圳,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但总的看,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要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舞台上立足。
7.jpg
  企业要在自主创新中唱主角,既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从企业来说,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把创新置于企业战略的最重要位置。对总体实力偏弱的我国企业,不走创新之路,就难以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其次,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完善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舍得投入,把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集中到创新上来,建立完善的研发机构,加大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
  从政府来说,主要是创造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大环境。比如,制定和完善促进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推出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和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还要特别加大对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这些企业承担国家研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当然,也要重视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依靠自主技术起家的中小企业,是最富有创新活力的。据统计,美国的企业创新产品中,82%来自中小企业。要通过创业投资、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工控网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603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