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智能交通行业解析:物联网云计算让交通更智能

发布时间:2012-8-9 17:22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智能交通 , 物联网 , 云计算
7·21北京特大暴雨事故的阴霾还没有过去,暴雨引发的关于城市内涝问题的争议还在继续。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政府应急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一时引起了大家的诟病。我们不禁想问:如果只能交通系统广泛应用,面对暴雨的袭击我们会不会更加从容?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ITS,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ITS发展史
  ITS发展史可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运输部和通用汽车公司研发电子路线诱导系统,利用道路和车载电子装置进行路、车之间的交通情报交流,提供高速公路网路线指南,尝试构筑路、车之间情报通讯系统。但5年的研发和小规模试验后,便处于了停止状态。1973年至1979年,日本通产省进行路、车双向通讯汽车综合控制系统研发。欧洲原西德1976年进行高速公路网诱导系统研发计划,但在此期间因实用化技术难于实现及通讯基础设施费用过于庞大等原因,均未能实现实用化和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还对交通发展传统理念产生了冲击。ITS(起初为“IVHS”-智能车辆道路系统)概念正式提出。由此开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加大了ITS研发力度,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研发重点和计划,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在此阶段,各国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逐渐明确了发展ITS战略规划、发展目标、具体推进模式及投融资渠道等。
001(1).jpg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推动ITS研发和试点应用的同时,从拓展产业经济视角,不断促进ITS产业形成,注重国际层面竞争,大规模应用研发成果。如美国,参与ITS研发公司达600多家,其中半数以上为美国大型公司,包括航空和国防工业公司。日本,在四省一厅联合推动ITS研发活动后,一直在加速ITS实际应用进程,积极推动如车辆信息通信系统(VICS)、电子收费系统(ETC)等应用。VICS系统已进入国家范围内实施阶段并迅速扩展。
  经过30余年的发展,ITS的开发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ITS体系框架,关键技术研发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在重点发展领域大规模应用。
  我们再看看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历史。2000年之前,主要是“七五”、“八五”和“九五”三个五年计划阶段。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高速公路三大系统)的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等层面,示范或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1995~2000年,这五年间产生中国城际智能交通的第一批企业,亿阳信通(1998)、云星宇(1997)、紫光捷通(1995)、皖通科技(1999)、上海交技(2000)、瑞华赢(2001)均是伴随经济发展在这一阶段起步的公司。如今,这些企业多数都已经进入资本市场,并成为中国城际智能交通行业的领导者。
  2000~2005年“十五”期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城际智能交通都得到了强有力发展支持。城市智能交通方面,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中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重庆、济南、青岛、杭州、中山共十个具有不同交通特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地方经济水平的城市进行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建设。城际智能交通方面, 2001年8月,中国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布,既《公路水路交通“十五”发展计划》。计划重点发展高速公路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网络环境下收费系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系统等关键技术。“
  2005~2010年“十一五”智能交通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期间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以提供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交通系统智能化技术和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作为项目研究,重点布置了五个子项目。示范项目中应用了众多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可能主流技术。
  即将印发的《2012-2020年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提出的我国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要建成能够基本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的智能交通体系、关键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产业,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协同运行。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到现在也已经发展了十几年,虽然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从配套服务、系统覆盖率等方面来说,要让每个国人都享受到智能交通带来的便利,仍显得有点“遥不可及”。从这一方面讲未来智能交通市场的增长空间还很广阔。
  在2012年7月31日,7月31日,交通运输部称《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已提交部长办公会,这将成为国内第一部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发布的智能交通发展战略。战略提出,智能交通要在公路电子收费、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运行监管、集装箱运输、公交车辆、营运车辆及船舶动态监管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总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
ITS主要企业及技术
  物联网让交通更智能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中,RFID被认为是实现智能交通、车-路信息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001(2).jpg
  RFID技术在交通监管领域有多种应用,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车辆证照信息管理和移动式/固定式稽查系统等,可记录车辆相关详细信息和行驶路线以及是否超出营运范围,还可以采用RFID技术统计交通流量,提供车辆、船只进出口站(港口)的精确交通流数据,为交通规划提供准确依据,从而保障公路、水道的通畅有序。RFID智能交通监管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可以远距离识别、读取速度快、信息采集量与存储量大、数据准确以及可根据环境变化相应调整和成本较低等优点。
  RFID在移动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管理上有广阔的应用市场,而汽车移动物联网科技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并成为财政部与工信部在“物联网专项”中的重点推进项目。

  云计算与智能交通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被定义为基于网络服务交付和使用的模式,人们通过网络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既可以是互联网相关的软件服务,也可以是其它的服务,而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
  它可以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台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云计算”起源于IT领域,在智能交通IT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智能交通领域的“云计算”应用也为业内外所普遍期待。有观点认为,这些特点恰好同“大路数、高清化、智能化”的智能交通服务的功能需求不谋而合。首先,智能交通服务要提供全面的路况,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交通流信息、交通违法行为等的全面监测,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期需要采集、处理及分析大量的实时监测数据。其次,智能交通服务信息的发布时效性要求很高,需要将准确的信息及时发送给不同需求的主体。此外,智能交通服务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3.jpg
  但是也有人士表示“云计算”的开放性特点适用于提供基于Web服务的软件服务模式,但与IT行业有别,智能交通领域似乎并不那么“开放”。
  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其传统的智能交通服务的主体是地铁运营和地铁安防。监控的覆盖范围是地铁运营所涵盖的有限站点和区域,录像资料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且不接入公共网络。此外,其服务对象是地铁运营人员和公安部门,同时由于其安全级别要求更高,使得系统在设计时就设置了先天的壁垒。因此即使监控系统后端可以共享“云计算”非常便利和强大的搜索、“云存储”等服务,从智能交通服务信息安全性考虑,目前“云计算”似乎并不适合相对封闭的传统智能交通系统。
  由于数据安全性、隐私性、保密性难以保障,且技术标准还未统一,智能交通领域的的“云计算”应用或许尚在云端。
  银江股份
  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公司是主要致力于交通智能化、医疗数字化、建筑智能化、教育信息化、安防自动化、金融电子化等领域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浙江省内一路领先的城市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目前国内智能化、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较高、行业涉及面较广的现代科技型服务企业。
  其研发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向车辆或者出行者提供交通路网信息,通过可变信息板、Internet 等群体诱导方式或者车载诱导装置、PDA及手机短信等个体诱导方式即时发布,实现城市路网的交通流的均衡分布。智能公交调度管理系统以提高运营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效益为目的,以搭建集团、公司、车队、线路信息集中,智能调度,分级管理,责任明确的运营调度为目标,综合运用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现代无线通讯技术(GPRS/3G/4G技术)和短程通讯技术,实现公交企业运营调度信息化、实时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除过上述所提到的诱导系统及调度管理系统外还有高清电子警察自动记录系统、高清卡口自动记录系统、交通管理集成指挥系统、高清违法变道自动记录系统、交通信息综合分析研判系统及一系列硬件产品。

  易华录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是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面向智能交通应用、专业从事核心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与决策支持、智能交通及安防专业产品、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
  易华录是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主要系统提供商之一,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领域内综合竞争力以及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均排名第一。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智能交通建设加速,盈利能力将不断提高。公司以自主研发的集成指挥平台系统软件ATMS为基础,不断向行业上下游拓展。公司旗下有五家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及产业链的上下游,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硬件产品以及相关培训和后续服务等。同时,公司积极向航空、港口、铁路、公路等领域拓展,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公司未来将通过自身发展和并购两个方向来不断扩大公司的市场规模,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实现高速发展。
  2012年7月3日,易华录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正式签约成立“清华-易华录车联网智能交通联合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车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应用,重点关注汽车工业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实现“人-车-路-环境”的互联互通,最大程度地优化车辆与交通资源,为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交通安全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为出行者提供高品质的交通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金融投资报

有关:云计算技术正在推进新型工业转变

  为期3天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最近在北京圆满落幕。工业软件专题展区通过交互体验、现场演示等手段,生动展现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电力等行业的工业软件应用成果,让人如临其境。
  工业软件引领“智造”腾飞
  设计师足不出户,只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通过实时在线培训、社区互动、在线服务等方式,按需获得产品设计、设计资源等帮助。物品通过软件在电脑上转化为一个三维模型,在电脑屏幕上,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检测一件产品,还可以把产品的内部瞧个清楚,再由3D打印机“印制”出来——通过打造材料的连续层面来形成一个固体物品。两家中小企业CAD公共平台——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这些能够互动体验的现代数字设计模式正在引领着智能制造装备的未来。通过这些产品和服务,人们发现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我们身边进行。
  产品制造管理也不再是在工厂车间,而是在附近的办公室完成。整套基于网络全程化的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网上公开透明管理;具有洞察力的商业智能,实现科学决策,快速反应。集团管控、业务经营、生产管理、现场控制等方面的情景再现,观众通过亲身体验用友公司的生产管理系统ERP、MES,感受到制造业管理信息化的便利和高效。
  汽车除了代步还能做什么?购物。这是一汽启明推出的应用国产基础软件的电子化汽车给人的启示。车上的导航仪除了发挥导航功能之外,还可以在车辆怠速等情况下,供人们在屏幕上上网购物下订单,在车上就能轻松完成购物。通过整合车载信息、移动支付、商超购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服务,让用户在汽车上完成在现实生活中的超市选购物品。不错,这就是物联网技术,不过,因为应用在车上,它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车联网”。
  云计算打造应用创新平台
  云计算为工业行业的应用创新提供了机遇。7000余万条信息,打造出两化融合翻译服务云平台,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工业生产的方式,展示了大规模复杂翻译项目的生产过程,其两化融合知识服务和翻译服务云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保障。
  智能“人车对话”、自动语音播报、任意说话人的语音识别、语音搜索,这些具有特色的语音交互是科大讯飞语音智能控制系统的最大特点。他们推出的全球首个语音云平台——讯飞语音云(平台系统),基于云计算技术,将业界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向互联网开发者开放,为各类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提供低门槛的各类语音服务。合作伙伴可以像使用水、电那样“即开即用、按需取用”,在很短时间内构建出支持自然语音交互功能的特色移动互联网应用。
  工控安全助力两化融合深度扩展
  作为连接工业生产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桥梁,工业控制系统可实现控制指令与现场生产状态信息的交互反馈,是两化深度融合在技术形态和产品形态上的集中体现,是用信息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加速工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载体。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装备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智慧节能优化解决方案如何在镇海炼化实现年1621万元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如何使企业综合能耗降低2~5%,浙江中控的全国产工业软件体验操作台将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流程中不同层次的信息化应用作为案例进行展示,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模拟电厂仿真系统真实地展现工作人员在电厂内的作业场景,使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跟随模拟工作者一起完成工程作业。和利时火电行业应用专业系统是模拟真实工业现场环境,再现工业环境,以目前世界最高等级1000MW火力发电应用领域的软件为主,配合部分核心控制器产品,向观众展示了该领域代表中国实力的高科技成果。
  打破传统控制系统中软硬件之间高度相互依赖的局面,将不同品牌的控制设备资源通过工业自动化通用控制技术平台(IAP)软件体系以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无缝融合,观众可以通过统一的IAP软件终端触摸操控,对软件与硬件设备进行设备操作、数据通信、画面监视等。福大自动化推出的IAP,这一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通用控制技术,打破了行业关键控制技术的国际垄断,解决了控制软件技术跨平台、跨硬件等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546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