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稳定性连载1:环路稳定性基础(1)

发布时间:2012-7-23 08:1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环路稳定性 , 运放 , 运算放大器
作者:Tim Green,TI公司Burr-Brown 产品战略发展经理

1.0 引言

本系列所采用的所有技术都将“以实例来定义”,而不管它在其他应用中能否用普通公式来表达。为便于进行稳定性分析,我们在工具箱中使用了多种工具,包括数据资料信息、技巧、经验、SPICE仿真以及真实世界测试等,都将用来加快我们的稳定运放电路设计。

尽管很多技术都适用于电压反馈运放,但上述这些工具尤其适用于统一增益带宽小于20MHz 的电压反馈运放。选择增益带宽小于20MHz 的原因是,随着运放带宽的增加,电路中的其他一些主要因素会形成回路,如印制板 (PCB) 上的寄生电容、电容中的寄生电感以及电阻中的寄生电容与电感等。我们下面介绍的大多数经验与技术并非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是从利用增益带宽小于20MHz 的运放、实际设计并构建真实世界电路中得来的。

本系列的第1部分回顾了进行稳定性分析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定义了将在整个系列中使用的一些术语。

1.png
图1.0 稳定性分析工具箱

图字(上、下):数据资料信息、技巧、经验、Tina SPICE 仿真、测试;
目的:学习如何用数据资料信息、技巧、经验法则、Tina SPICE 仿真及测试来“更容易地”分析和设计运放,以确保环路稳定性;
注:用于统一增益带宽小于20MHz 的电压反馈运放的技巧与经验法则。

1.1 波特图(曲线)基础

幅度曲线的频率响应是电压增益改变与频率改变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波特图上一条以分贝 (dB) 来表示的电压增益比频率 (Hz) 曲线来描述。波特幅度图被绘成一种半对数曲线:x 轴为采用对数刻度的频率 (Hz)、y 轴则为采用线性刻度的电压增益 (dB) ,y轴最好是采用方便的每主格45°刻度。波特图的另一半则是相位曲线(相移比频率),并被描绘成以“度”来表示的相移比频率关系。波特相位曲线亦被绘成一种半对数曲线:x轴为采用对数刻度的频率 (Hz)、y轴为采用线性刻度的相移(度),y轴最好是采用方便的每主格45°刻度。

2.png
图 1.1 幅度与相位波特曲线(图)

图字(上、下):Aol曲线、幅度曲线、频率、相位曲线。
幅度波特图要求将电压增益转换成分贝 (dB) 。进行增益分析时,我们将采用以dB(定义为20Log10A)表示的电压增益,其中A为以伏/伏表示的电压增益。

3.png
图1.2 幅度波特曲线分贝(dB) 定义

图1.3 定义一些常用的波特图术语:

4.png
图1.3 更多波特曲线定义

图字(上、下):roll-off rate(下降速率)——增益随频率减小;decade(十倍频程)——频率按x10增加或按x1/10 减小,从10Hz到100 Hz为一个decade(十倍频程);octave(倍频程)——频率按x2增加或按x1/2减小,从10Hz 到20 Hz为一个octave(倍频程);

在电压增益波特图上,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斜线可定义成按 +20dB/decade 或-20dB/decade 增加或减小。另一种描述同样斜线的方法是按 +6dB/octave 或 -6dB/octave 增加或减小(参见图1.4)

以下推导证明了20dB/decade 与 6dB/octave 的等效性:

ΔA(dB) = A(dB) at fb – A(dB) at fa
ΔA(dB) = [Aol(dB) - 20log10(fb/f1)] – [Aol(dB) - 20log10(fa/f1)]
ΔA(dB) = Aol(dB) - 20log10(fb/f1) – Aol(dB) + 20log10(fa/f1)]
ΔA(dB) = 20log10(fa/f1) – 20Log10(fb/f1)]
ΔA(dB) = 20log10(fa/fb)
ΔA(dB) = 20log10(1k/10k) = -20dB/decade
ΔA(dB) = 20log10(fb/fc)
ΔA(dB) = 20log10(10k/20k) = -6db/octave
-20dB/decade = -6dB/octave

因此:

+20dB/decade = +6dB/octave -20dB/decade = -6dB/octave
+40dB/decade = +12dB/octave -40dB/decade = -12dB/octave
+60dB/decade = +18dB/Octave -60dB/decade = -18dB/Octave

幅度波特图:20dB/decade = 6dB/octave

图1.4 幅度波特图:20dB/decade = 6dB/octave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436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