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在印度上市

发布时间:2012-4-24 09:29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Atom , 智能手机
这款型号XOLO X900的手机是由英特尔与印度手机公司Lava International Ltd., 合作推出,近日起上架销售,零售价大约为22,000卢比(约445美元)。

今年二月,英特尔在巴赛罗纳初发表这款手机时,曾说明该手机配备单核1.6GHz Atom Z2460处理器,搭载4.03英吋显示器、1GB RAM、带闪光灯的8百万像素后置摄像头,以及16GB的内存。

该手机采用Android 2.3操作系统(Gingerbread),但显然有计划很快地通过空中介面经由软件升级到Android的Ice Cream Sandwich版本。

英特尔声称,该手机采单电池供电,可连续五小时以3G连线浏览网络,音乐播放时间长达45小时,通话时间达8小时。

Lava指望Atom能让他们在广大的印度移动市场中展现更多差异化特质,并计划透过Croma在印度销售。

经过多年的整军经武,英特尔公司即将瞄准手机市场展开出击。第一批支持英特尔处理器的智能手机将会上市,准备好与采用ARM公司IP架构的手机设备展开一场激烈的市占率争夺战。

英特尔为了这一刻的来临已经花了多年的时间准备了。元件采购业务相关领域将仔细研究其于第二季的财报结果,以确认产品的表现如何,以及该公司是否能够打入这个炙手可热但竞争激烈的领域。尽管采用ARM架构的设备已在手机市场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PC发展达到高峰,带动对于移动设备领域的市场需求攀升,也就不难理解为什英特尔会将未来的下注在这些产品的成功上市。

但可别急着为英特尔睹上你所有的退休金。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了,该公司一直试着在通讯市场建立其立足点,但却都没法取得多大的成就。最近的几次收购行动,包括从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取得的业务,都是为了能让英特尔在打入这一市场时带来更佳表现。然而,许多电子产业的厂商们仍犹豫不决,迟疑着是否该拥抱英尔的架构。因为他们可不想再给英特尔造就一个像在PC处理器领域独大一样的垄断局面。

然而,这种顾虑并未考虑到现实的情况。事实上,ARM是不会轻易地被英特尔或任何其他竞争对手撼动的。太多的设备制造商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好几代基于ARM架构的产品了,而且这个专注于采用ARM IP的设计社群不但十分庞大且仍在持续扩展中。而英特尔公司提供的产品却还未经这一市场的验证──这一事实,再加上业界谨慎避免形成另一种垄断的戒心,ARM并不大可能被排除于这一市场之外。

而英特尔仍然是半导体市场中较强大且令人望而生畏的厂商之一。它不仅开发了移动处理器IP,同时也提供了硬件——这将为买家带来极大的吸引力。潜在的客户能够放心地与单一供应商协商供应来源,而不必在一家供应商购买IP后再与其它多家代工厂交涉生产事宜。

这只是使英特尔能在此市场成为有力厂商的部分原因。在英特尔日前的财报会议上,该公司总裁兼CEO Paul Otellini即形容该公司的制造实力以及在形成市场未来的能力之间存在重要关系。

我们致力于长期的研发正显现成效。我们正展开一个重要产品与技术转型的一年,它将对于我们的公司与产业带来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在此强调几个重要的例子。例如,我们正加速导入22nm制程的量产。这项革命性技术采用我们第三代高k金属栅以及业界首创的3D三栅极晶体管。

在针对智能手机与Ultrabook等诉求低功耗的应用时,采取三栅极晶体管技术能使晶体管实现比采用传统平面光刻技术更高两倍的性能。结合了我们的制程技术、制造能力与设计,能够产生一个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营运模式──这在业界中已越来越少了。这一营运模式让我们能够实现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例如在2014年以前,采用比摩尔定律更快两倍的速度加速推动Atom开发蓝图。

就在整个业界努力地想用较旧世代的技术(32nm制程)进行量产之际,我们进行了这项更先进的发展模式。我们从十年前就展开对于3D晶体管的研究,因而取得如今的进展并不容易。事实上,这些技术研发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但我们持续领先业界其它厂商,并为我们的产品带来功耗、性能与成本方面的优势。

在半导体市场上很少有公司能提出这样一种令人慑服的论述。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讨论更多有关英特尔正为手机、PC与服务器OEM开发产品的相关报导。这将能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这家公司能长久在半导体市场中稳居龙头地位,以及为什么ARM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其于无线手机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最终也将失去一些市占率。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9068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