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激光与iPad 无线投影技术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2-3-31 22:59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iPad , 激光二极管 , 激光投影 , 激光投影机 , 无线投影
  2012年3月28日明基公司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颠覆传统投影 开创光源新时代"的明基BenQ蓝核光引擎媒体技术交流会。BenQ本次推出的全新蓝核光引擎激光投影机LX60ST/LW61ST,作为一款面向未来的新型商教两用多功能型产品,创新的运用了技术领先的蓝核光引擎,相较传统投影机在光源寿命、投影效果、节能环保方面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明基蓝核光引擎采用的是业界最新的高亮蓝色激光二极管模组取代了传统的热灯泡光源。从实际的投影效果来看,蓝核光引擎投射的画面色彩艳丽,字迹锐利,将DLP细节丰富的优势和LCD色彩艳丽的特点合二为一。另外凭着激光模组先天的长寿优势,LX60ST/LW61ST的蓝核光引擎可提供10000/20000小时(标准/节能)的使用寿命,而且在长期的使用中,激光模组亮度的衰减远慢于普通热灯泡,约合传统光源2-3倍。
033001.jpg

图1 光源寿命对比图

  不仅如此,明基还将增强的SmartEco advanced智能节能技术应用于蓝核光引擎激光投影机。在开启SmartEco advanced模式后,LX60ST/LW61ST会智能判断输入信号的明暗程度,并根据其明暗变化曲线来调节激光模组的亮度输出,从而在不损失画质的前提下智能省电。正是如此,蓝核光引擎最高可节省90%的能耗,使维护和拥有投影机的总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也绿色环保。
033002.jpg

图2 节能示意图

  由于定位为教育及高端商务市场,短焦镜头必然成为标配,LX60ST/LW61ST采用的蓝核光引擎可以在一米的距离内投射81/95寸的画面,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因光线灼眼而损伤视力,教育用户更是可以搭配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绿色环保的互动式教育。
  除此之外,LX60ST/LW61ST还搭载了诸多功能,例如360度倾斜投影,凭借蓝核光引擎激光光源的特性和吸热设计,激光投影机可绕竖轴倾斜任意角度投影画面,更加方便安装。快速开/关机功能,让激光投影机达到最高亮度只需几秒钟,并且完全无需冷却!

iPad无线投影 明基激光互动应用方案

 无线趋势 商务演示
  当今,iPad正逐渐成为白领的标配装备,然而由于苹果公司的“闭关锁国”,iPad距离商务应用始终是捉襟见肘。此次,明基为我们展示了iPad无线控制,以及全新的互动教育解决方案。
  此方案中,明基采用了最新的激光投影LW61ST,拥有2000流明的亮度,采用超短焦设计,配合电子白板使用。
105.jpg
神秘的激光超短焦投影机
  你还在用iPad玩游戏、看杂志、上网、独享电影吗?太OUT了。让平板电脑成为白领的商务利器,摆脱玩具的地位,怎能不支持分享显示方式。有线连接显示,实现略有麻烦,但是再揣根iPad的连线实在不雅,总之无线大屏显示才是最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06.jpg
触控操作iPad
  昔日主要的演示方式是投影机连接PC无线使用,而iOS平台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难以完美支持无线显示。如何让iPad成为无线输出的主角,就是这个应用方案的一大亮点。
  实现方式 无线+触控
  实现这个新奇的应用方式,我们需要一个软件的支持,明基的专业无线投影软件QPresenter。安装后,开启wifi投影机即可支持AP功能,让iPad从繁多的无线设备中发现明基的激光投影机。
107.jpg
无线投影软件QPresenter界面
  通过在iPad上的指点江山,连接操作相对简单,可以自动搜索和识别到无线投影机。
108.jpg
USB无线模块
  此应用方案,明基选取了最新的激光投影机LW61ST,通过USB接口扩展为无线投影机。
109.jpg
投影无线连接界面
  明基LW61ST拥有超长光源寿命、超短焦、超级节能、接口齐全、低功耗等特色设计,是明基在2012年主推的商教机型。
  无线连接 应用更广
  这套无线应用方式的关键点就是明基的无线投影控制软件。
110.jpg
超短焦吊装效果
  明基LW61ST的超短焦吊装方式,不仅支持互动手写,而且可以有效的保护演讲者的健康。
111.jpg
教学应用方式
  除了无线连接iPad投影方案外,明基的互动手写方案更加全面和生动,通过教育课件的不断丰富,可以满足中小学教育的多类需求。
112.jpg
应用方案全景
  2种应用方案适合人群分析:
  1,无线投影方式,适合白领的商务演示需求。
  2,互动手写方式,最适合中小学的投影应用,加之LW61ST支持3D显示,未来的应用方案会更多。

来源:网络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56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