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MEMS供应商江湖地位

发布时间:2012-3-30 00:46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MEMS , MEMS市场 , 移动MEMS
  据IHS iSuppli公司的MEMS市场追踪报告,2011年10大供应商占消费与移动MEMS器件市场总体营业收入的86%,苹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意法半导体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消费与移动MEMS市场的总体营业收入为22亿美元,10大供应商合计占到19亿美元左右。该市场是最大的MEMS领域,涵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2011年10大供应商的合计营业收入比2010年的14亿美元增长了34%。
  法国-意大利供应商意法半导体保持第一的排名,在总体消费与移动MEMS市场占有30%的份额。
  如表1所示,其它10大供应商包括美国伊利诺斯州的Knowles Electron?ics;美国达拉斯州的德州仪器;美国加州的安华高科;美国加州的InvenSense;德国的博世;美国俄勒冈州的TriQuint Semicon?ductor;日本的Panasonic;美国纽约的Kionix Inc.;美国马萨诸塞州的Analog Devices Inc.。
  意法半导体继续领跑
  意法半导体自从2009年以来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营业收入大增81%,从2010年的3.533亿美元上升到6.387亿美元。该公司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游戏领域的头号加速计供应商。加速计在这些领域充当运动传感器。意法半导体出是苹果iPhone、iPad和iPod的唯一加速计与陀螺仪供应商。陀螺仪用于改善这些产品的基于运动的界面。苹果一家厂商2011年就占到意法半导体的半数MEMS营业收入。
  IHS iSuppli公司认为,意法半导体的成功应该归因于较早的押注获得了回报。意法半导体是第一家完全相信消费MEMS市场前景的厂商,甚至当时iPhone和任天堂Wii游戏机还没有问世。当该市场2007年开始爆发的时候,它毫不费力地实现了批量生产。随后意法半导体投入巨资开发3轴陀螺仪,这些器件最终打入iPhone 4和索尼的PlayStation游戏机的Move控制器。
  意法半导体的成功也要归因于其愿意与其它MEMS厂商合作,以便缩短推出产品的时间,而不是试图独自承担一切工作。例如,意法半导体在电子罗盘方面与Honeywell合作,在MEMS麦克风方面与欧姆龙合作。
  意法半导体去年估计为诺基亚手机,以及惠普和台湾华硕的笔记本电脑提供了1500万个数字MEMS麦克风。与此同时,意法半导体成为诺基亚MEMS麦克风的最大供应商,超过了Knowles,而取得这一地位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Knowles、德州仪器和InvenSense排名上升,安华高科下降
  Knowles的排名从2010年的第三升至第二,去年其MEMS营业收入劲增42%,达到其纪录高位2.709亿美元。尽管去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Knowles仍然称霸MEMS麦克风市场,营业收入份额高达73%,而且竞争力仍然强悍,拥有三星电子、苹果和LG电子这样的顶级客户。Knowles去年还为iPhone 4S推出了第四代MEMS麦克风,其芯片面积比上一代产品缩小了35%。
  德州仪器排名第三,比2010年上升一个位置,2011年消费与移动MEMS营业收入为2.046亿美元,增长27%。微型投影仪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增长点,该公司的DLP技术目前统治了投影仪领域。
  安华高科的排名从2010年的第二降到第四,10大供应商中只有两家排名下降,另一家是Panasonic。安华高科仍然是最大的体声波滤波器生产商,但2011年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出货量的增长,导致其营业收入降到1.906亿美元,比2010年的2.073亿美元减少8%。
  InvenSense去年排名第五,营业收入为1.428亿美元,同比增长54%。虽然意法半导体是苹果三轴陀螺仪的唯一供应商,但InvenSense是除苹果以外的其它OEM厂商的主要三轴陀螺仪供应商。InvenSense还向游戏等领域供应两轴陀螺仪,而且其单轴陀螺仪在玩具直升机等消费产品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功。该公司改变了严重依赖游戏应用的局面,去年进入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
  其它厂商也取得稳健增长
  消费与移动MEMS领域10大供应商中剩下的其它几家,除了Panasonic以外,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增长。
  博世排名第六,是三星与摩托罗拉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头号压力传感器供应商,其2011年营业收入为1.27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博世在加速计领域的排名也很靠前,最近扩大了产品组合,增加了罗盘与陀螺仪。该公司2009年收购了MEMS麦克风初创公司Akustica,2011年初推出了新一代数字MEMS麦克风,受到笔记本厂商的热烈欢迎。
  TriQuint排名第七,营业收入为8520万美元,在体声波滤波器是安华高科的主要挑战者。TriQuint推出了一款新型滤波器,芯片尺寸缩小了30%。
  Panasonic排名第八,营业收入为8500万美元,略低于2010年的8650万美元。该公司为手机与游戏机市场开发了一款硅三轴陀螺仪,但它在数码相机的传统目标市场却不断萎缩。智能手机拥有内置摄像头,不断侵蚀数码相机市场。Kionix排名第九,目前是日本Rohm Semiconductor旗下公司,营业收入为7460万美元,主要来自手机,以及游戏机和硬盘。它向三星、摩托罗拉和LG手机提供加速计,只专注于高端市场。Kionix也为索尼PlayStation的Move和Dualshock控制器,以及微软Kinect游戏机供应MEMS传感器。像博世一样,Kionix最近在其产品组合中增添了3轴陀螺仪。
  Analog Devices(ADI)排名第10,营业收入为5900万美元。不再与意法半导体、博世和Kionix在消费加速计市场开展价格竞争,ADI此后一直专注于高端消费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率。它的加速计目前大批量生产,是意法半导体的备用货源,面向诺基亚高端手机。它亦为东芝等其它智能手机厂商供货。ADI的MEMS麦克风同样可在苹果iPod Nano 5和iPad 2中找到。

来源:电子工程网


MEMS组合传感器在消费电子中崭露头角

  传感器融合一直是MEMS产业的热议话题。在此类器件的推动下,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运动感知能力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新兴的移动消费电子应用,如位置相关服务(LBS)、室内及多楼层盲区导航功能等,也需要复杂程度更高的感应功能。
  “智能手机与平板是驱动今年增长的关键力量,这些产品中很多已经具有3轴加速计、3轴陀螺仪、麦克风、立体声波滤波器等标准MEMS器件。”意法半导体(ST)副总裁,模拟、MEMS和传感器事业部总经理Benedetto Vigna认为,传感器融合将为高精度运动检测在手机、导航系统、游戏机及众多的便携电子设备内的应用创造更多新机会,空中鼠标、智能遥控器、LBS等都是ST未来十分看好的应用。
  而要想在消费电子市场取得成功,厂商就必须通过规模经济取胜,并且能够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ST称,他们预见到了MEMS在消费类电子、医疗保健,工业和汽车市场强劲的需求态势,因此大幅度提高了其MEMS产能。目前,ST MEMS传感器的产能已达300万/天,且是世界上第一家制造基于8英寸晶圆工艺MEMS器件制造商。
  就在各种6自由度、9自由度器件不断问世之际,10自由度MEMS产品也已悄然问世。ST近日就推出了10自由度(DoF)传感器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三轴地磁模块LSM303DLHC(包含三轴线性运动和三轴地磁运动传感器)、三轴数字陀螺仪L3G4200D和压力传感器。从而使消费电子产品具备立即获得线性加速度、角速率、地球引力、前进方向和海拔高度等完整3D立体地理信息指示的能力,且不受GPS卫星信号消逝或变弱的影响。
  此外,为了将MEMS传感器和多轴惯性模块的全部功能发挥到极致,ST还同时发布了iNEMO引擎传感器整合套件。Benedetto Vigna强调称,iNEMO引擎是“业界首款完整可定制的多轴MEMS传感器软硬件解决方案”,能够加强运动识别和前进方向精度识别功能。几个月前,ST宣布与微软合作,以确保在基于Windows 8的平板电脑和计算机中可快速采用其MEMS传感器及相关技术。
  不过,多传感器集成化在现阶段对于MEMS制造工艺依然是不小的挑战。这是因为集成模块的制作工艺更难,生产良率也会显著下降,只有充分掌握其中每一门技术,才能保证器件的性能稳定性。Benedetto Vigna表示,ST已经宣布将硅通孔技术(TSV)应用于大批量MEMS生产中,这对在智能传感器和多轴惯性模块中实现高性能3D芯片集成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随着MEMS传感器集成化程度的加剧,是否将催生DSP/MCU传感器与专用硬件也是业界讨论的焦点。最具代表性的是飞思卡(Freescale)提出的塔式系统(Tower System)概念。该平台包含一系列的开发套件,主要以8位、16位、32位微控制器为核心计开发平台,最大特色为模块化特性和强大的扩展性。控制器模块提供易于使用、可重构的硬件;可搭配可互换的外围模块,诸如串口、存储区及液晶显示模块等。而将多种MEMS传感器和MCU功能融合在一个平台上的“传感系统”就是其中之一,Freescale方面认为这代表了传感器发展的未来。
  不过ST大中华及南亚区模拟与微电机系统部市场部经理吴卫东则对此评价说,“不能一概而论”。尽管ST已经推出能够检测9个自由度并内置32位处理器的INEMO-M1智能多传感器模块,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他认为,首先只有真正商用化的量产方案才有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不同应用市场对MCU的需求不同,在为客户开发带来便利性的同时有可能是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的,所以集成并非绝对的好,需要针对应用具体分析;其次,消费类市场对成本极为敏感,模块化方案的性价比是否就一定优于单个器件,也需要仔细斟酌。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800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