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科技:6个与未来通信的疯狂计划

发布时间:2012-3-29 23:51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KEO计划 , 旅行者金唱片 , 万年钟 , 与未来通信 , 佐治亚引导石
  No.6 K.E.O 计划
  KEO计划是在一颗名叫KEO的卫星里放置一封写给未来的信。这颗卫星会在2012年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由阿丽亚娜火箭发射升空。信件内容随便写,不会被审查,直接刻录在KEO卫星里的光盘上。
  它要在天上呆多久呢?50000年。
  作为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发展计划的一部分,KEO计划最初由法国艺术家吉恩马克•菲利(Jean-Marc Philippe)构想。卫星整体由高强度的合金打造而成,以保护珍贵的内容物,配备太阳能电池板机翼。
  当50000年后住在地球上的先进物种“噗”地打开这个从轨道上呼呼掉下的金属罐子时, 他们会发现什么?
  — 人类的血液一滴、空气的样本一份、海水和土壤、刻在钻石上的全套人类基因组文库。
  — 一架天文钟。
  — 各个文化及种族的人类肖像。
  — 一套包含现有所有人类知识的百科全书
  — 在KEO网站上征集的的原版公众留言
  — DVD播放器的使用图解
   H46.jpg
  No.5 佐治亚引导石 The Georgia Guidestones
  1979年的六月,一个化名为克里斯蒂安(R.C.Christian)的神秘绅士来到了位于佐治亚州偏远的埃尔伯特县(ElbertCounty)的一家大理石加工厂,以“一群忠诚的美国人”的名义开始着手建立一座繁复恢弘的纪念碑。
  纪念碑有多大?绝对不辜负“一群忠诚的美国人”的盛名:4块近5米高,吨重的花岗岩巨石板被排列成星状,上面顶着一块11.3吨重的大石头。这些巨石排列成能使得西夏的夕阳能在一年中的特定一天的正午从石头的缝隙中射过一缕阳光,照射在中心的圆柱上。
  克里斯蒂安的身份至今是一个谜,只有大理石加工厂的老板与他进行了单方面的联系,并独自负责了纪念碑的建造。镇上的银行家怀特•马丁(Wyatt Martin)负责全程周转巨额的建设资金,只有他知道克里斯蒂安的真实身份,但他发过誓,不告诉任何人。
  虽然纪念碑的来历扑朔迷离,但是我们根据上面的信息可以肯定的是,它将要承担跨越千年岁月的使命,告诉那些在不久就要发生的大灾变中幸存的人们,怎样吸取教训,怎样防止灾难的重演,怎样建设新的家园。
  对此,小野洋子(Yoko Ono)称赞:“这是一个唤起理性思考的激动人心的呐喊”。其他人则指责克里斯蒂安是恶魔的代言人,石碑上刻的是反基督的十诫。反对者无从发泄他们的怒火,只好将石碑当成绝佳的涂鸦场所来宣泄愤懑。
  那么,到底是石碑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上述的骚动?
  巨石顶部,是一份“指引理性世界”的声明,四块巨石的八个表面分别用英语、西班牙语、斯瓦西里语、印地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汉语、和俄语书写了如下宣言:
  — 将人口控制在5亿以内,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平衡。
  — 理智地引导人类的繁殖,确保种群的健康和多样性。
  — 用一种新语言团结全人类
  — 善意控制激情、信仰、传统以及所有的思想
  — 用公平的法律和正义的法庭保护人民
  — 让各部族在一所世界法庭上解决外部争端
  — 避免繁冗的律法和臃肿的官员机构
  — 平衡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 永远奖赏对于真、善、美的和谐追寻
  — 不要做自然的肿瘤,给自然留下空间,给自然留下空间。
  没有什么能比这些话更激动人心的了。当然,那些后灾难文明发现这座石碑时,读到这些貌似像旧世界的统治者留下的十诫时,怎么可能会想到,这其实出自于一个有些闲钱的美国大叔之手呢?
   H47.jpg
  No.4 旅行者金唱片
  让我们回到太空探索热火朝天的年代(确切的说,是1977年),NASA发射了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去探索太阳系的陌生边缘,并且搭载着精心制作的信息。或许这些信息能够保存千万年,直到被某人(或某物)发现。
   H48.jpg
  这个想法最初受到“先驱者镀金铝板”的启发。这块镀金铝板被镶嵌于先驱者10号及先驱者11号上,载有人类向宇宙发出的信息。
   H49.jpg
  卡尔·萨根展示先驱者号搭载的镀金铝板
  在委员会领导人卡尔•萨根的帮助下,NASA启动了这项计划。一张唱片被装进表面电镀U-238的铝制盒子里,这样通过半衰期可以测定出唱片的年代。唱片的表面用形象的图示标出了地球的位置,唱片的播放速度和解码方法。
  同样的唱片被搭载在旅行者一号和二号上,在浩瀚太空中巡游。这两艘探测器现已远远超出预期寿命。如果旅行者一号的轨道稳定,预计40,000年之内就可以到达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很快是不是。
  这张唱片的使命,就像将人类的影像尘封,沉入浩瀚的大洋。
  唱片包含了描述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生活面貌的115副照片。以及大自然的音响和来自各个国家领导人的问候。同时还有许多首世界名曲。不知道没有基础知识的外星种族是否能将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的嗓音分辨开。
  No.3 阿波罗11号的善意留言
  当阿波罗11号地宇航员在月球上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后,他们在月球上留下了许多纪念品。其中包括:一面美国国旗。一面牌匾,上面刻有这样的语句:“公元1969年七月,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来到了月球,我们为了全人类的和平而来”。
   H50.jpg
  但是你不能真的把一沓子纸放到月球上,它们会飘得到处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严肃的问题,NASA进行了专项技术攻关,将问候的话语制成缩小200倍的微缩胶片。这些针尖大小的文字被刻在50美分硬币大小的硅质圆盘上。
  圆盘的顶部刻有这样的一句话:“由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带来的来自全人类的问候。”圆盘的边缘刻有“来自行星地球—1969年七月”字样。这张硅盘现在静静地躺在宁静海里的一个铝制容器内,等待未来的月球探险者将其重新发现,读到先人的留言。
  硅盘上刻有的信息来自包括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在内的74个国家的领导人。有些是手写的,有些则是打印的,很多都是用作者的母语写就。
  其中有一条很特别的留言,来自教皇保罗六世(Paul VI)
  “我授权传达来自我的真挚问候,如果那儿有人的话。”
  而来自其他领导人的留言则压倒性的包含了对美国宇航员的伟大成就的“真挚”祝贺,洋溢着目睹人类迎接各国人民情同手足的新纪元的“无比喜悦”之情。
  虽然世界的和平永远是人们不变的追求,但是也许它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希冀。
  No.2 万年钟
  在德克萨斯州西部绵延的山脉深处,潜藏着这么一件奇怪诡异的东西,看到它你只会难以置信地不断摇头。这是一座钟表,难以置信地大。它被称为万年钟, 是Long Now基金会的杰作,被放置在由Amazon网站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出资4200万美元出资建造的隧道里。
   H51.jpg
  丹尼•希尔斯(Danny Hillis)最早在1995年提出了这一构想,“我想建造一座一年走动一次的大钟,代表一个世纪的指针每一百年走动一格,而咕咕叫的报时杜鹃会在每个千禧年到来之际啼叫,直到一万年之后。”
  但是如果你想亲身去探寻一下这座庞然大物,我们不得不提醒你,在幽暗而巨大的隧道里,布满了咔咔作响的表盘和齿轮,以及不断延伸的幽深的巷道,安全 难以保障。但是在圣弗朗西斯科的Long Now Museum & Store 博物馆,你可以看到它的模型,只需把它放大一万倍即可。
  那么究竟什么信息值得我们费尽周折去传达?
  让我们未来的子孙知道我们造大钟的实力不可小觑?事实上,这项工程的真正目的是启发我们的子孙后代去进行长远深刻的思考。也许你认为投入的巨额资金 如被用于癌症研究会更好,但是创始人说,无论如何在遥远的未来,癌症问题终将会被攻克,而我们现在急需的是启发我们子孙后代去深刻思考的构想。
  No.1 不朽驱动器
  这部分上是为一家大型网游公司造势的这项计划,由理查德•加里奥特(Richard Garriott)发起。这是一块承载了个人全套DNA信息的数字芯片,由加里奥特老兄亲自带上国际空间站妥善保存。
  “创造不朽”是该计划的口号,被称为“集人类智慧创造之大成”的该项计划是由加里奥特和视频游戏公司NCsoft公司花费数月时间准备并游说有关部门通过。该项目声称给所有该网游的玩家一个机会,让他们的DNA序列被写入数字芯片。可是最后玩家们被欺骗了,计划被更改。
  在2008年10月,花费了足足3000万美元,加里奥特成为历史上第六位高额消费的太空旅行者,他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一路顺风。
  要达到不朽的目的,重要的是保存个体的全部基因信息,有了控制性状的遗传密码,就可以在遥远的未来重新完整复制完美的个体。那么根据NCsoft公司的标准,谁的基因是最具代表意义的?
   H52.jpg
  微型芯片上的DNA数据来自如下诸位:
  — 加里奥特自己的(当然了)
  — 斯蒂芬•霍金
  — 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Colbert喜剧演员)
  — 斯考特•约翰逊(Scott Johnson奥运冠军)
  — 马特•摩根( Matt Morgan美国角斗士,大壮汉)
  — 其他20多位作家和音乐家
  — 此外还少不了约•加西娅(Jo Garcia,花花公子杂志女郎)和露西•霍金(Lucy Hawking 霍金的闺女)以及一对作家夫妻。
  现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不朽驱动器保证了我们的未来,后世的人类需要的各种娱乐都得到了保证。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我们是在进行无性繁殖。

来源:电子工程网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799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