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电子产业展望(上)

发布时间:2012-2-2 11:22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电子产业
作者:陶然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世界经济和电子产业概况

无庸讳言,全球经济正处于动荡和进一步的不确定之中,复杂严峻,各机构的预测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人们要开动脑筋,及时观察,灵活应变。电子产业高层当前要握住现金,增加研发投资和产品开发以迎接未来,不可盲目扩大。只有精心制定长远规划,谨慎管理资源和竭力避免市场风险的企业,方能成为赢家。

世界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油价上涨,欧洲债务危机泛化及加深,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因此世界银行对2011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从3.3%下调至3.2%,并预期2012年可望增长3.6%。

美国经济复苏保持缓慢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9月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预测,从6月的2.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8%;该组织同时将欧元区2011年和2012年GDP增长率由6月的2.0%和1.7%下调至1.6%和1.1%;2011年日本遭遇大灾,经济出现负增长,亚太经合组织认为当年会下降0.5%,2012年则将逐步缓慢复苏,可望增长2.3%。新兴经济体也遭受到食品、燃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速的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但仍保持着较快的经济速度,世行预测2011年为6.3%,2012年为6.2%。总的来看,2012世界经济将稍好于2011年,可特别应该提出的一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警告,她说,除非全球发达经济体肩负起责任,否则欧债危机恐令全球经济面临“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十年”(the 1ost dec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陷入长期的经济不景气,经过十年左右才能逐渐转强。二战后英国在1945~1955年、日本在1991~2000年先后都经历了所谓“失去的十年”。

上世纪60~70年代,是日本经济经历的黄金发展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大幅提升,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其中主要是对美国的顺差。80年代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日本制产品充斥全球,电子行业也不例外,日本以DRAM为拳头产品,在半导体业一举超越美国。后在美国压制下,日元大幅升值,同时美元则不断贬值以提高产品竞争力,最后导致日本泡沫景气转为经济不振,失业率飙升,社会矛盾加剧。以当今之时态而论,欧洲乃至世界都有面临“失去的十年”的危险,中国也应重视,绝不可袖手旁观。

世界电子工业和经济存在着相关关系,可说荣辱与共,上下相依。图1告诉我们,2011年世界GDP和电子设备的增长率重叠在4%以上,2012年GDP微增,电子设备则可望增长近10%,并在2013~14年间又将有所起伏。

展望未来,绿色能源、联网应用、医疗电子和资源管理等领域是机会所在,热点创新技术则包括多点触控技术、AMOLED、3D显示以及软性面板等等。  

1.jpg


半导体产业又见波澜

笔者在对2011年世界半导体市场预测时,曾用“回归平淡”加以描述,因为它再达不到2010年30%的增长率,当时认为只能有5%上下的增长率,今日回望,复可叹“大不如预期”。

2.jpg

2011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的市况云谲波诡,令人难以捉摸。年初固有PC销售低迷之虑,而后欧美债务危机等尤使世界经济明显趋缓,电子设备需求疲弱,故一般认为,2011年世界半导体市场仅能增长2%左右,不及原预期的一半。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于2011年6月还坚持当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增长5.4%,2012年续增7.6%,2013年再增5.4%,待到11月便作了重大修改,2011年下调为微增1.3%,共计3020亿美元。所举理由有四:一是欧债引起的金融混乱;二是产业和消费者信心大减;三是日本地震和泰国洪水对供应链的破坏;四是2011年DRAM供过于求,存储器销售锐减,所幸微控制器、传感器及分立器件等“增长良好”,半导体业才未致陷衰退泥淖。

另外,WSTS对2012年的预测也作了下调,从5.4%调整到了2.6%,对2013年则从5.4%微升到5.8%,达3280亿美元,比原预测的3566亿美元减少了8%。

2011年1月,美国市调公司Databeans曾乐观预测,当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增长8%,而到10月也大幅下调到2%。它从半导体各产品的应用发展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特别举出由于消费电子和计算机的销售不振,致使DRAM供应过剩,库存上升,价格滑落,2011年5~8月间DRAM平均价格下降了17%,仅及1.73美元左右,以至许多供应商不得不亏本求售。2011年存储器公司运营失色,除NAND闪存以外,其余经营DRAM、EEPROM、SRAM及NOR闪存的厂商营收下降均达到两位数,家家亏损。观察Databeans公司提供的世界半导体产品分类发展表(表1),2011年,DRAM销售比上年下降最多,劲跌20%,SRAM和PROM等其他存储器分别下跌18%和15%,DSP也降了15%。增长产品达两位数的有传感器(17%),分立器件(12%),微处理器(10%);个位数增长的有光电器件、模拟电路、逻辑电路、闪存等。整个半导体市场微增2%,达3035亿美元,与WSTS发表的数据相比较,市场增长率略有差异,而市场规模几乎相等。Databeans对世界半导体市场前景抱有充分信心,预测2011~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可达10%,届时将达4887亿美元,令人期待又叫人有点不敢相信。

市场调研公司IHS iSuppli最新报告,由于经济颓势和遭受自然灾害,2011年世界半导体业估计仅增1.9%,达3128亿美元,经济形势走弱,未有起色,预计2012年世界半导体业将继续停滞,只能在个位数低端徘徊,2013年才会见到反弹之势。谈到半导体各应用领域,尽管受日本地震影响,但在各方努力下,2011年汽车电子用半导体攀升10.6%,工业电子用半导体市场最好,成长10.7%,在智能手机和媒体平板电脑的牵引下,无线通信用半导体成长8.2%。另一方面,数据处理和消费电子用半导体则分别下降了2.8%和2.5%,数据处理中的微处理器纵有稳健增长,也未能抵消DRAM的大滑坡。

在IHS iSuppli公司跟综的世界150家主要半导体公司中,2011年增长的占55%,20家最大半导体公司的营收合计增长3.5%,优于整个半导体业。特别像独占鳌头的Intel公司大幅上扬23%,进入新阶段该公司主营的MPU和NAND闪存两大产品生意红火,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增幅达15~20%。此外,它还并购了Infineon公司的无线解决方案部门,致使营收达到497亿美元,所占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13.2%提升到了15.9%,与3年来紧跟紧追的多年老二—韩国三星公司拉开了点差距,从2008年两者的市场份额相差6.5个百分点缩小到2010年的3.9个百分点,2010年又回归到了6.5个百分点。三星公司是世界最大的NAND闪存供应商,获益颇丰,其他产品如移动应用处理器、CMOS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器的销售也都有强劲增长,可三星又是DRAM的主要供应商,2010年DRAM惨遭27%的揪心之跌,三星公司赢亏相抵,营收仅略增3%,在挑战Intel王位上后退了几步。同年,通过兼并获得巨大增长的还有ON Semiconductor,从松下收购三洋半导体公司而使其营收飙升了近50%,高通公司收购了Atheros Communications公司而获40%的惊人增长,TI买下了老牌NS公司,也有超过8%的稳强增长。2011年最失落的公司是存储器公司,惨遭重击,韩国的Hynix、美国的Micron和日本的Elpida竟分别下降了14.2%、17.3%和40.2%。

世界半导体业若按地区分析,那2011年只有美国获得较好收成,全部营收比上年成长8.5%,达1593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50.9%,其余亚太地区、日本和EMEA(欧-中东-非洲)分别下降3.1%,5.9%和8.7%(表2),可见今日美国半导体业的强大。

更甚者,有几家市场调研公司认为2011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将出现持平或负增长,Gartner公司和日本《2012年半导体工厂手册》都报告,2011年市场将下降0.1%,也就是持平吧,Semico公司则从原先预测增长6%直泻到下降1.4%,并预计2012年将反弹8%,态度比较激烈,在此一并提供参考。Gartner公司有关半导体生产设备的投资报告称,2011年增长7.1%,受市场不景气影响,2012年将大幅下降19.2%,仅及352亿美元,2013年可回升22%,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半导体业的走势。

又据IHS iSuppli公司发表的《世界硅市场跟踪预测》报告称,2010~15年世界300mm晶圆生产量将从40亿平方英寸增长到87.5亿平方英寸,几近翻番,供较老和较成熟产品应用,说明它还很有生存能力,尽管对400mm晶圆的转移也不时有所听闻。至于生产工艺,摩尔定律走向终结之声不绝于耳,但技术仍在发展,90~45nm工艺已趋成熟,厂商已减少投资,而正大力转向32~28nm生产工艺,争取技术领先,市场商机,调研机构专家也称此为“产业萧条期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有报道称,为降低研发费用,2011年9月IBM、三星、GlobalFoundries、Intel和台积电5大公司于纽约结盟“Global 450 Consortium”,计划未来5年内将投资44亿美元,开发22nm电脑芯片技术和14nm加工工艺,并转向450mm的生产技术。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560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ludf 发表于 2012-2-5 17:42:52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