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扎堆IPO背后:自救还是赌下一轮

发布时间:2011-12-17 11:39    发布者:1640190015
关键词: IPO , LED
本土LED企业出现奇特一幕。证监会公告显示,12月8日至12日5天内,聚飞光电、深圳万润、利亚德光电和深圳长方4家LED企业接连申报上会。
  
  它们为何扎堆IPO?原来,这帮企业正日益遭受着产能过剩煎熬,如不能安稳度过,2012年可能引发严重资金短缺问题,不排除成为人家的整合目标。
  
  产能过剩加剧
  
  12月8日晚9点,同方股份副总裁王良海在深圳与几位LED企业高层聊天时说,明年一季度,国内LED芯片产能将升到历史高点,价格将大幅下降。
  
  他表示,截至目前,同方共到货50台MOCVD,20台投产,剩余部分也将调试投产。
  
  “MOCVD数量在10台以下的企业,未来发展很危险。”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说。
  
  这主要冲规模而去。按规律,一个LED企业MOCVD设备至少30台以上,才有规模效应。很多LED企业仍继续购买该设备。比如,11月中,湖南华磊光电又向AIXTRON订了8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国内新增MOCVD达300台,预计2012年将再增近200台,届时LED芯片产量将约为2010年的10倍。
  
  之前,MOCVD设备巨头Veeco中国总裁王克扬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中国前几名LED企业已购买了他们公司订单,其中一家买了很多。消息人士透露,德豪润达一家订了大约100台。
  
  王良海说,明年第一季度,国内LED芯片价将见底,随后库存消化周期至少要6个月。
  
  瑞丰光电董事长龚伟斌认为,国际产能过剩是中国产能过剩的根源。前两年,台企与日韩厂家也曾疯买设备,数量达2000多台,但因市场疲软,导致今日它们将库存倾销大陆。王克扬说,年初,三星减少芯片采购,致70%背光芯片倾销至照明市场。LG和台企跟进后,全球一片红海。
  
  截至目前,台湾LED上游企业产能利用率仅60%。张小飞断言,明年国内企业生存状况将因产能过剩而出现恶化,资金将进一步短缺。
  
  LED并购潮
  
  这跟扎堆IPO有何关系?原来,追求规模须有大笔资金。如果自身规模无法快速扩充,明年可能成为别人整合的目标。
  
  过去一年行业已现并购潮。本报整理的数据显示,7月以来,全球LED业已发生13起并购案,中国市场4起。
  
  张小飞说,国内LED企业被收购,一般与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导致运营资金短缺有关。
  
  正在中国寻求设厂的欧司朗,半年来疯狂并购:7月初,欧司朗收购德国Siteco;10月,通过TownsendVentures完购EnceLium;11月,收购TraxonTechnologies剩余股份。
  
  国内一家LED封装上市公司高层透露,去年欧司朗曾开出10多亿元价格,要买下他的公司,但被他拒绝,后来他选择了自行上市。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亚洲副总裁陈坤和说,收购可加速布局中国,省时间。
  
  GE、科锐和飞利浦几个月来也接连发起并购。它们已经拉大与中国企业的差距。中国企业不愿被甩得太远。11月中旬,中油洁能以3.86亿港元收购内地LED照明企业通达;德普科技以1.24亿元收购MegaWide和StarryView所有股权,获得内地、香港及欧洲品牌产品销售业务。此前,德普还以1.6亿元收购君誉科技60%股权,间接获得江西伟光95%股权。
  
  德普董事长李永生说,公司原电解电容业务增长乏力,年初开始并购涉入LED业,目前公司已斥资10亿元收购4家LED企业,未来还将物色新目标。
  
  但目前差距仍很大。雷曼光电董事长李漫铁说,本地上市公司最大的营收不超过10亿元,台企收入已达50亿元,欧美巨头则大约70亿元。聚飞、万润、利亚德和深圳长方招股说明书显示,4家企业营收仅4亿元左右。
  
  IPO或许能从资本的角度给本地带来扩张机会。除可大量采购MOCVD设备(每台约300万美元)、整合扩张外,它们也面临一个严峻问题:背光市场接近饱和,依靠补贴的工程市场不可能无限持续,而通用照明市场远未普及。它们必须留点粮食度过冬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8417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