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步骤防雷,Hold住雷击不是问题

发布时间:2011-9-19 10:49    发布者:huiqiong
关键词: 防雷 , 雷击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相关调查结束,事故原因被确实为设备存缺陷——即“雷击破坏设备”。而全球气候变暖使雷电更频繁更猛烈、网络普及导致被雷电损坏的设备量增加、IC随着集成度增加越来越脆弱:雷击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可怕!雷击确实很有破坏力,但是,采取正确步骤防雷,雷电原本不是问题!这里提出对抗雷击的六大步骤和四大措施,Hold住雷击,远离雷击故障!

步骤一:分析应用环境

不同的环境需要应用不同的防雷产品,防雷环境可分为:室内、室外、户外、野外及高山环境。根据这些标准和应用的环境确定一个防护等级,再根据防护等级来确定它是一级防护还是二级防护。

步骤二:确定测试标准
                     


如图所示,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标准

步骤三:防护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现在没有任何一种器件可以做到一个器件就解决所有的问题,而需要有专业的保护方案。方案从哪里来?方案就是通过器件的选择和一系列的摆放,达到各种标准的完成。以下分别是防雷的几大措施和几种具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1)输电设备的防雷措施
                 


在容易受雷击的设备上方安装避雷地线或避雷针,设备的外壳通过防护地线与大地连接,这是最基本的雷电防护方法。但对于一些耐压比较低的电子设备还需要进一步采取雷电防护措施。

避雷地线与防护地不能接在一起,因为雷击时避雷地会产生非常大的电流,而防护地一般是没有电流通过的。

(2)雷电保护原理
               


在电子设备电源线的输入端直接在PCB板上排一个ESD放电装置,比安装什么防雷器件都重要,通过放电装置可以使输入电压降到6000V以下,然后再通过限流电感与Y电容以及X电容进一步降压,基本上就可以避免雷电的损害。

电子元件技术网上的电感论文上提到:限流电感以及Y电容的数值越大,对共模浪涌电流抑制越有效,但Y电容也不能过大, Y电容过大检测设备漏电指标不合格。只要不考虑成本,X电容应该取得大一些为好, X电容越大对差模电压抑制越好。

(3)带防雷功能的EMC滤波电路
                  


在电源线输入端的PCB板上排一个雷电放电装置(一般爬电距离为6mm),可以对1万伏以上的共模脉冲电压放电,再经限流电感L0和C1、C2进一步印制,可使共模脉冲电压降低到1000伏以下。 L0不但可以抑制雷电,同时与C3、L1、C4、L2组合还可以抑制浪涌电压。 C1、C2为Y1类电容,要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两个电容之和不能超过4700pF

开关电源的公共端(冷地)不能当地与外壳连接,否则高压将对电路中的整流器件和开关管击穿,并且EMC滤波作用将降低。

(4)对变压器初次级加静电屏蔽
                 


雷电产生的瞬间静电高压脉冲会很容易对MOS电路造成损坏。在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之间加静电屏蔽抑制是静电高压脉冲保护MOS电路的最好方法,屏蔽金属膜最好接大地,或接初级公共地(热地),如果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之间无法加屏蔽,次好的方法也要选着紧靠初级线圈的次级线圈的引脚接冷地。

在前后级供电的连接线路中加磁环,也是对ESD防护的好方法,磁环相当于一个电感,它可以降低ESD的放电速度,通过分压可以大大降低M1、M2电容(IC器件的输入端电容)的电压幅度,使MOS电路得以保护。

(5)防雷设计方案展示  
         
     


        
     



设计好防雷方案之后,需要对防护元器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如PSPICE建模。

步骤四:选择正确的元器件

好的防雷方案需要将各种多样化的保护器件进行有机的组合,选择最合适的。 我爱方案网上面就有很多性价比很高的防雷解决方案,因为合理的成本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了解各种防雷元器件的性能特点,比如开关元件类、限压元件类、防过流和过热保护元件类的不同特性。还需要多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性价比高的保护器件新品生产出来了,这些新器件是否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比如全球第一款防雷和防ESD一体的TSS,再比如超快反应速度和超低结电容的TVS瞬态抑制二极管

步骤五:系统测试验证

初步确定方案之后需要严谨的重复测试和认证,比如在电源浪涌实验室、高频浪涌实验室进行雷击浪涌测试、电力线测试、静电测试。

步骤六:现场应用优化

现场的应用与优化非常重要,在方案在应用中会有返修率,返修率是方案最重要的因素,需要进行分析讨论。比如:ADSL的测试等级是否足够?标准的测试波形能否反应真实情况?测试等级越高越好? 产品的静电防护等级是否足够?和湿度的关系?残压怎么获取?建设湿度净化间等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670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