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医学远程会诊系统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1-7-28 19:55    发布者:Liming
关键词: 交互式 , 医学远程会诊系统
本方案采用北京博雅全科技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技术的产品,并结合国内传统远程会诊系统具体情况,所设计的是一套基于通用宽带互联网络的完整的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属于集中式远程实时会诊模式。远程会诊分院的客户端,将显微镜下切片图像媒体流实时传送到远程传输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再将媒体流传送到远程会诊中心医院及参加远程会诊的各个专家远程终端,供参加远程会诊的各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会诊结论,通过该系统将会诊结论以书面形式下发给远程会诊分院。在会诊进行中可以实现多方高清晰音视频互动。

该系统终端对图文进行采集、压缩后使用实时远程传输控制系统(MCU)转发音视频,不仅实现了实时远程分析,同时提高了整个远程会诊的快捷性、稳定性、可靠性。远程传输控制系统(MCU) 可进行程序化控制,无需专人管理,一次调整后即投入正常运行,使用极为简便,并具备完善的医疗管理、诊疗室功能。该整套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图像传输清晰稳定、可以通过互连网使用、操作简单易学等五大特点。用户可以利用专业终端或普通的PC机、标准的视频采集设备、耳机和麦克风,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会诊。与传统的解决方案相比,无需投入高昂的成本,就可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音视频通讯、协同工作、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和经费,提高了诊断、服务、救护效率。

项目需求

交互式医学远程会诊系统要求在远程会诊分院、远程会诊中心医院、及远程参加会诊的专家各方之间提供实时保真图文和诊断资料,同时在以上各方之间实现远程音视频互动,达到画面清晰流畅、音唇同步、远程图像清晰细腻、能明确分辨细胞边界、为分析提供准确图像的要求。系统应具有多诊疗室分割、同时开展多组远程会诊、能通过普通ADSL网络运行系统等功能。该套系统应具备完善的管理功能,操作使用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在互连网中使用保证不被病毒侵袭。

20110728144547127.jpg

远程会诊工作流程

1、分院向远程会诊中心提出申请。

2、对病历、检查单、影像片子等资料进行扫描或者使用实物站台上传至会诊中心。

3、会诊中心安排相关会诊专家,约定会诊时间。

4、申请医院按约定时间安排病人在当地会诊室候诊。

5、两地医院会诊医生到位,会诊开始;实时视频观察病患及相关视频资料、多方实时分析讲解,展开讨论。

6、30~45分钟后会诊结束,上级会诊专家出具“会诊意见书”。

远程会诊系统设计

医学远程会诊系统组网方式及设备连接

实时远程传输控制系统(MCU)安装在主机房,有接入互联网能力,带宽根据远程会诊分院数量逐级提升,每增加一路远程会诊分院用户相应增加512Kbps带宽,远程会诊分院具备512Kbps带宽接入即可组网,如下图为组网及设备连接。

远程会诊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远程会诊中心医院是整个远程会诊系统的核心,会诊中心网络一方面要保障本中心专家站点的正常运转,同时应该提供通畅的、能满足不同会诊质量要求的访问信道, 如下图所示。

中心医院远程会诊终端可以通过网络接入会诊中心网络,中心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进行远程会诊网员申请、会诊专家诊室查询、远程会诊取消、远程会诊申请的批准、远程会诊图文传输等诸多功能。同时,远程会诊中心还设有电子病历库,用以详细记录会诊病人的基本资料及诊断结果。

在整个会诊过程中,专家会诊终端与远程会诊终端随时保持音频和视频的联接,再辅以电子白板等共享的数据会诊工具,使得双方的沟通更加流畅。还可通过MCU(多点控制单元)实现多家医院的专家同时对一例病历进行远程会诊。

分院远程会诊终端是一套基于专业终端或者装入PC机软终端运行的功能强大的传输系统,它不但具有处理本地音频和视频的功能,同时利用通信线路还可与对方进行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交流。系统组成架构及工作示意如图1、2、3所示。

分院会诊端利用网络把病人的切片图像资料实时上传,可与专家共享这些资料。远程会诊终端能为您提供非常直观且功能完备的应用,极其适合广大医务人员使用和操作。

本系统只需一套PC机,一条通讯线路,再配上远程会诊客户端系统套件,即可完成分院会诊终端平台的组建。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165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