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手》:诺基亚会倒下吗

发布时间:2011-7-16 22:21    发布者:Liming
关键词: 对手 , 诺基亚 , 央视
在7月15日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播出的《诺基亚会倒下吗?》中,红方阵营由原诺基亚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董事长刘持金,长远集团主席、诺基亚在中国最早的代理商之一刘小鹰,飞象网CEO项立刚组成。蓝方阵营由开放联盟创始人王煜全,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组成。



专家就“诺基亚是不是被苹果打败的?”、“诺基亚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诺基亚会不会倒下?”进行了激辩。   以下为节目实录:
  红方嘉宾:
  刘持金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董事长
  (曾担任诺基亚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爱立信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创办爱立信中国学院并任首任院长)
  刘小鹰 长远集团主席
  (诺基亚在中国最早的代理商之一。先后取得飞利浦和阿尔卡特等国际著名电信品牌的代理权,对诺基亚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操作手段熟悉)
  项立刚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飞象网CEO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 《通信世界》周刊创始人,曾任《通信世界》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蓝方嘉宾:
  王煜全 开放联盟创始人
  (对诺基亚及多家IT企业有多年的跟踪研究)
  申音 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
  何 刚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对手》的辩论现场,我是王凯。刚刚大家看到小片了,最近在网络上有很多朋友在怀旧,有的人可能是在怀旧一种激情,有的人可能是在怀旧一种声音。
  听到了吧,我们生活当中这种声音曾经经常响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诺基亚似乎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宠儿的地位,诺基亚会不会倒下,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一场辩论,如果您在场外想加入我们讨论当中,您可以登录沃门户www.wo.com.cn,加入我们的讨论。
  诺基亚到底是怎样衰落的?为什么会走出这样的退路,有的人说苹果推出iPhone手机之前诺基亚走入下坡路,诺基亚到底是不是被苹果打败的,这就是我们讨论的辩题,掌声请出红方第一位嘉宾,他就是原诺基亚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董事长刘持金。
  刘持金:今天我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现场,要说打败他的原因很多,但是我想来想去,就近几年来说,一个是苹果,还有一个是Google的Android,我想这两个是比较明显的原因。
  主持人:谢谢,请就位,掌声请出蓝方第一位嘉宾,他就是开放联盟创始人王煜全,煜全兄一句话表明你的观点,是不是被苹果打败?
  王煜全:导致了今天的失败,我认为责任自负。
  刘持金:我当时在诺基亚的时候,当时诺基亚是非常具有创业精神的公司,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当时无论是美国的财富杂志还是福布斯,还是商业周刊都登载了封面故事,巨幅的照片诺基亚的手机或者是诺基亚的CEO,他当时跟我讲这些杂志我们通通不需要看,不需要看这些封面故事,我们没有那么成功,在十年前诺基亚最高领导人到整个中国团队保持着非常谦虚,非常创业家的那种低调,我说诺基亚可能会给苹果或者Google的Android打败,实际上并不是诺基亚没有远见,2001年就提出一个概念,而且当时有一个愿景的陈述,我们认为未来的社会,未来全球的社会应当是移动信息社会。
  手机操作系统里面的芯片变得非常廉价,今天一部手机的芯片,把一个智能手机加起来最便宜一百、两百人民币就可以做到最低成本,在过去几千块钱。当2007年苹果推出一个系统,实际上把手机变成一个小型电脑,实现电脑的功能,这是最大的转折点。谷歌的Android系统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开放的平台,像苹果完全免费给你,正是开放缩小的个人电脑,在这一仗上应当说是诺基亚败下阵来。
  王煜全:举三个方面的例子,第一是诺基亚手机设置,成功造成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你用了诺基亚再换摩托使不惯,但这个被多点大型手机彻底打败,而诺基亚最早研发的手机不可全面应用,就是不可舍掉当时的优势,这是第一点。第二,他最早玩无线应用,但无线应用也是一样,他在当初做的是基于控制的基础上做的无线应用,允许大家有很多应用放在手机里来,但这个应用要被我控制住,比如地图软件觉得不错要买过来装进去,这都是我的,现在和Android提倡完全开放生态竞争的理念是完全背离的,说明他还是不会放弃自己老通讯企业那种强调控制,强调对用户管理那样一个思维。
  最著名的例子,手机有一个特点叫通讯优先,不管你在玩着游戏,听着音乐,电话一来就打断,但iPhone认为你在玩游戏,可能游戏比打电话更重要,这个就说明诺基亚颠覆性不够。
  第三,营销渠道,诺基亚有一个特点,我们在大城市里面打的广告,见的是诺基亚最好的手机,问题在哪儿,现在大家不这么玩,现在iPhone倡导新的,我们叫做大片的营销理念,就是说现在营销一款手机跟营销大片没有区别,先是狂轰烂炸打广告,形成大家的期待这个手机要上市,一上市热销大家排着队买,再过几个月买不着,等到热销季过了,三四级城市买不着,开始为下一轮手机造势,又狂轰烂炸,这是一种大片模式,和传统的诺基亚的模式又是一种颠覆,这时候诺基亚又舍不得自己的模式换一种新的模式,诺基亚以前的成功成了现在失败的导火索。
  主持人:好,谢谢,谢谢王煜全,以前的成功成了现在失败的导火索,以前的成功恰恰是现在所犯的错误,被自己的错误打败,现在自由辩论开始,到底是错误导致的失败还是对手这一刀刀刀见血的进攻导致失败?
  刘持金:诺基亚在过去十几年中,实际上做的最棒的是在中低端手机,所以我们在发展中的国家,比如亚非拉这样大众来看,诺基亚的份额非常高,十几年来一直非常高。所以中低端市场的优势,高端市场从2006年、2007年开始,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开始,高端形成新的智能手机的开始,而在这个时候是因为赛班系统,不是基于电脑平台开发,是基于通讯的工具来开发,所以诺基亚有先天不足,这个时候。高端上受到苹果跟Android系统的挤压,在终端上出现华为、中兴以及印度很多低端的厂家,50美元卖一个手机,现在20美元可以卖一个手机....。。我认为不能完全归结为诺基亚自身没有做好。
  王煜全:如果整个产业都完蛋了,那不能怪诺基亚,但事实不是这样,HTC最近势头非常猛,市值超过诺基亚,iPhone也超过诺基亚,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大有可为,只不过传统的玩法过时,新的玩法要重新掌握,关键问题对诺基亚而言是不是预见到了新的变革,我们说其实他应该预见到了,因为第一这个变革不是今天来的,2007年iPhone就出来了,2009年诺基亚手机就逐渐开始蔓延开,这是从手机本身。第二个从产业链,我们都知道像北电朗讯早早衰落,像运营商在西方不好过,包括里面做话音通讯公司和应用比现在越来越多了,所以一切都说明无线互联这个产业链是正在发生着一个革命,这种时候如果还是延续机器的老用,做很有限的创新,我想能预见到自己的衰落。
  刘持金:今天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到底是笔记本电脑重要还是手机重要?五年前问这个问题,我相信90%人会说笔记本电脑重要,但是今天我可以告诉你很多非常知名的IT界企业领袖,包括像乔布斯这样都会异口同声讲手机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超过电脑的重要性,为什么?因为智能手机待在你身上的时间是百分之百时间,笔记本电脑,包括现在像iPad平板电脑待在你身上时间统计下来大概30%,随着芯片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全,待在你身上的时间是百分之百,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过去简单作为通讯的功能。
  刘持金:我认为五年前诺基亚应该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本身我认为就是诺基亚提出来的。我认为问题出现在最近五年到六年的时间,在企业的执行力和落地的能力上,我觉得这就是问题。
  王煜全:但问题是如果延续以前逐层淘汰,向农村淘汰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在网络上能不能做出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抛弃以前的逐层上抬,而上来就给最新、最好的款式,这是最关键的。另外一个关键不是诺基亚没有资源、革命,就是有没有行动,什么时候会推出Android手机,为什么所有人都认同 Android是趋势,诺基亚说你是趋势我也不跟你玩,这是很大的问题。
  刘持金:业内观点就认为诺基亚应当赶快采取Android系统,我觉得这是代表一种观点,另外一种观点说坚决不能走Android,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诺基亚当老大当惯了,就有自己的系统,简单来讲就是这样。
  刘持金:我并不赞同业界普遍认为苹果强大到没有人抵御他,我认为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常态,就好像今天看20年前的IBM,就好像我们看十年前的沃玛,美国零售界不是沃玛最大,我们看到这之前有很多,在手机行业也一样,在PC行业有康柏电脑,包括惠普,大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消费者消费需求、习惯发生重大变化,是不是IT业的企业能够跟随消费者的变化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现在全世界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手机分成三类手机,不按过去诺基亚低端、中端、高端,我们分三类怎么分,一种是傻瓜机,第二就是特色机,比如说就是拿来发短信,就拿来发邮件,比如黑莓,第三类就是智能手机,从过去三年来看,每个人智能手机,把电脑的功能变成基本的需求,因为每个人基本的需求手段都有,智能手机在全世界增长率最近两年35%到40%,非常可怕..。。
  王煜全:其实刘总说的特别好,我们都看出来智能手机是一个趋势,假设诺基亚不走智能手机的路,也走别的路,那种是我用网络上直接给你冠名,所有的操作系统都给你冠上去,实际上诺基亚不愿意跟Android合作,应该跟苹果合作,也许诺基亚老总三顾茅庐就能跟苹果合作。
  主持人:我们这一轮讨论其实大家对诺基亚怀旧的风潮突然出现,是因为最近诺基亚做出一个决定,逐步退出日本市场,应该是在8月份开始,目前已经逐步关了诺基亚的店,很多观众就有一种怀旧的情绪,诺基亚会不会在退出日本市场之后又退出中国市场呢?这就是我们第二轮辩论的话题,掌声请出红方第二位嘉宾,他就是长远集团主席,诺基亚在中国最早的代理商之一,他就是刘小鹰。
  刘小鹰:诺基亚在中国市场一定有专家,所以他一定不会退出。
  主持人:谢谢,请就位。掌声请出蓝方第二位嘉宾,他就是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你好,一句话表明观点。
  申音:我曾经使用诺基亚,但是我很担心我这部手机是最后一部诺基亚的手机,我认为其实不管诺基亚是不是自己内心想退出中国市场,如果用户抛弃了他,那他必须。
  刘小鹰:我记得我从1990年去参加电信展的时候认识诺基亚的,这二十年来我们在中国市场上也作为诺基亚的经销商,见证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一个变化和发展。那么从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籍籍无名到最后成为市场的老大,我觉得诺基亚在中国市场做出很大的努力,而且他们投入非常大。从过去几年来看,在中国市场诺基亚做了很多努力和转变,特别是在渠道方面,在零售方面跟在售后方面,他们都建立很庞大的体系,他们的团队也是非常有激情的。所以综合以上的观点,我认为诺基亚在中国市场是非常了解,而且不管是在消费者方面,在渠道关系方面,和在运营商的关系方面,他们都建立很好的口碑,所以我认为他们会继续做下去。
  申音:诺基亚从1990年到现在其实已经是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时间中国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中国用户群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我想还引用二十年前市场来打今天的市场和面对今天中国的用户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第二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刚才两位老师都在谈操作系统,但我想绝大多数用户不关心操作系统,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到底我手里的手机到底好不好用,到底方不方便上网,到底能不能找到愤怒的小鸟,能跟我的朋友一起来分享娱乐,当我们注意到诺基亚手机是不够好的,包括刘总说到诺基亚其实是全球做音乐手机是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一家公司,但是诺基亚没有建立一个所谓的方便,后来直到苹果做完以后,但今天苹果iPhone 4是多么成功的一个,就是他没有真正理解用户到底想要什么,一直给用户是能上网的手机,但是用户可能是想要的是什么?想要一个有手机功能的移动上网设备,这可能是变化的。我想今天主流的用户群,主要消费者是80后、90后,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是数字化的表态,跟60后、70后完全不一样,是跟互联网、社交网络无时无刻不相关的,当诺基亚还在用你去面对上一代商业的特点去迎接下一代人的用户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很多的问题,没错我们看到今天诺基亚可能是就像刘总说的有销售网络,有很漂亮的旗舰店,没错,和苹果一样的漂亮,但是为什么消费者都跑到苹果去了,在苹果体验,苹果里有体验,诺基亚的体验店,据我在香港的体验,在一些地方的体验没有这个,只有一些手机而已。
  申音:其实刚才刘总讲到诺基亚的品牌优势,但其实品牌优势这个东西是一个很务虚的东西,索尼有没有品牌优势,索尼有品牌优势,索尼当年有很强大的优势,当MP3来了以后,索尼把他的厂子关掉,优势不再有。其实很重要的,今天消费者关注什么样的潮流,什么酷,让周围的年轻人都在用,他觉得这个品牌是真正的品牌,品牌是消费者定义的,品牌不是说我天天喊,我是全球最大的,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我是以人为本的一个品牌,那就是品牌。一定要消费者认为你是这样的一个品牌,他才能接受这样的。但其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消费者不认为诺基亚是这样一个酷的品牌,是潮流的品牌,是一个代表最先进的互联网的一个社交的品牌。那样的话,就会是一个悲剧,可能是一个悲剧接着另外一个悲剧,在一个互相循环的过程中,在一个大家对这个品牌已经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他的,这个品牌失去光环的情况下面更多人会逃离,会逃离到这个上面,更酷、更潮流的品牌。
  刘小鹰:从以前作为通信的专业公司,转型到一个消费类的品牌通讯公司,诺基亚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他建立专卖店的系统,他从一些奢侈品牌的公司里面多挖一些高管过来,专门打造零售品牌,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其实消费者他是分很多档次的,有极高端的、有中端的、有低端的。另外就是说,我说的是市场细分。那另外就是说在用户来讲,他除了喜欢上网的智能手机用户以外,还有很多用户是打电话的功能,还有很多是农村的用户,那么这些的话,诺基亚其实抓住了市场不同的细分。
  申音:这是职业经理人的思路,但是乔布斯在重新定义手机,他看到了五年之后用户在想要什么,这是一个商业的想象,其实我认为诺基亚其实现在已经很大的问题,在丧失商业的想象,当一个公司丧失商业想象以后不再是一个一流公司,不再是引领行业潮流的公司,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诺基亚曾经是一个,在过去二十年在不断引领手机行业潮流的公司,他在定义这个手机的方向,他甚至把主动权让给苹果、Android、谷歌这样的公司,这样诺基亚不断跟随别人,有什么用呢?你跟随永远是第二名。
  刘持金:我觉得回到第二轮主题上,第二轮主题在谈中国市场,刚才申音谈到商业创造的想象力,商业的前瞻性,我不反对,但是不能把中国市场所有对手机需求者、消费者都定义成他们需要酷,需要非常好玩的东西,我给你一个数据,你可能不知道,我相信刘总知道,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做一线的销售,我问你一个随便的数据,中国的农村市场,你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在农村里面我们手机的普及率有多高?
  申音:好。我不同意刘总的观点,因为从2007年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在中国低端手机,也就是售价在一千元以下的手机,排名前十名可能有七位是诺基亚的手机。
  但是在今天我们去,如果去做市场调查的话,会发现这个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了,对更多的国产手机,不管是贴牌、套牌,还是真正有品牌的手机已经被他们抵御住,为什么?因为他们这些手机用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成本做出比诺基亚性价比更高,还有低音炮的功能,还有彩屏,在芯片里面做了很多文章,这样的话其实竞争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天诺基亚低端手机,甚至中国国产很多手机已经出口到了亚非拉国家,他们在那些地方在抢占诺基亚低端手机的市场。
  刘小鹰:从诺基亚情况来看,他的综合实力是很强的,而且他的财务报表是非常健康的,手上现金非常多,所以他有他的战略,其实在高端市场,他如果跟微软合作成功的话,将来我觉得有可能在两三年之内,诺基亚加微软、还有苹果,还有Android可能是三分市场,这是在高端市场,在中低端诺基亚绝对占优势。
  主持人:你刚才说了,但尽管占优势这个地方没有利润,你们俩看的是不是一张财务报表?
  刘小鹰:再回过头来看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差不多有八亿用户每年手机用户你说苹果电话,他的中国市场目前也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概念,而且价格比较高,所以中低端市场,包括农村市场是进不去的。而且如果说需求大的话,他还跟不上来,但是诺基亚在中国的合资厂,中国供应能力、生产能力是面向全球的,所以他的,包括运营商要做定制机,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这方面也是诺基亚有绝对优势可以供货,别的品牌还供不了。
  王煜全:不能说农村市场巨大就有诺基亚,为什么?农村市场从来不是主导市场,中国流行什么,慢慢会流行到农村,为什么诺基亚,前一段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其实中国市场诺基亚下降份额并不快,下降最快的是小品牌山寨机,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山寨机正在被谁吃掉,正在被Android手机吃掉,说明Android手机降价是一个大趋势,降的非常快,当初讲到诺基亚跟山寨机打的时候,现在山寨机败在Android手机下,下一步蚕食必然是诺基亚市场,而且说Android手机的特点是什么?只能说今天农村市场有诺基亚,因为今天引领还是在从城市扩大到农村,真到时尚到的时候就把诺基亚请出去,不是说今天诺基亚就会离开中国,而是三五年之后。
  主持人:我们说一个企业的生存,一个品牌的存在不是靠自己的名气,不是靠自己既往的荣誉,而是靠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市场的选择,那么诺基亚会不会倒下?这是我们今天第三轮要辩论一个非常重要火辣的话题,有请第三轮红方的嘉宾,他就是飞象网的CEO项立刚先生。有请项立刚。项先生你好,一句话表明观点,诺基亚会不会倒下,这个品牌?
  项立刚:诺基亚会创造辉煌,会再创辉煌。
  主持人:好,谢谢,请就位,掌声请出蓝方第三位嘉宾,《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何刚你好,一句话表明观点。
  何刚:灵活应变,适者生存……
  项立刚:我想对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做好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看诺基亚缺不缺钱,他不缺钱,诺基亚缺不缺技术,他不缺技术,诺基亚缺不缺人才,他不缺人才,诺基亚在这段时间确实出现了问题,在什么地方?理念出了问题,观念出了问题,现在换了帅,现在总裁对智能手机的理解,对互联网的理解,包括对诺基亚的理解有很多自己的创见和看法。当然今天诺基亚并没有强大起来,但是这个总裁需要时间,他才来几天,对他来说无非有足够的时间找到切入点,现在的总裁一定会给诺基亚带上重创辉煌机会。
  项立刚:同时我们看诺基亚的民族性,诺基亚是北欧的人,北欧的人羞涩、严谨、踏实,他们会把产品一直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大家知道做手机会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创新,创新非常重要。创新做完以后,你那点东西别人也学的会,创新完以后就靠品质,其实对买手机的人知道有人知道是Android 系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些人是发烧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普通的消费者是做得好看就是好东西。
  何刚:诺基亚面对关键的选择,选择正确有可能辉煌,选择不正确就是重蹈覆辙,上百年的经济证明看似强大具有霸主地位的市场领导者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不能满足消费者迅速的调整需要,不能够灵活的转身,最终大而必倒。诺基亚目前面临的情况正是这种严峻的挑战,首先从人才上来讲不可否认诺基亚有非常优秀全球研发和制造的人才,但是人才的凝聚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恰当的应对。那么诺基亚与其说人才重要,不如说他去研究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的人才的组合更加重要,第二点财务情况,如刚才项先生所说的,诺基亚的财务情况正在面临最近五到十年严峻的挑战,最近他和微软的合作原因就是微软能提供非常重要的财务支持,今年一季度财务报表里面提到现金流,今年现金流已经出现负增长,诺基亚非常缺钱,不是不缺钱,再说一个财务的数字在全球几年智能手机财务状况对比,可以看到相应研发投入和相应的对比来看,微软投入一百万可以产生三百万的收入,诺基亚投入一百万只能产生几十万的收入,另外苹果投入一百万能产生一千三百万的收入,财务的效率和研发投入的对象和最终市场反馈告诉我们,诺基亚非常危险。
  再说技术,技术这个说白了,老百姓认,顾客认是最好的技术,商品不是艺术品,艺术品做到尽善尽美,独创是最有价的,但商品做到我喜欢、我热爱,我用的顺手是最好的,在这方面来讲诺基亚曾经是市场绝对领导者,但面对新的智能手机厂商咄咄逼人的进攻和更加人性化真正以人为本的使用,诺基亚显然处于后手,综上所述,诺基亚面对非常大的挑战,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和基础,但方向不正确,路径不恰当,他的衰落,甚至被市场所清理是不可避免的。
  项立刚:我们总以为iPhone好就永远是iPhone,我们以为说Android强大就会永远强大吗?我们还记得在四年前当我们这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每一个人拿出的手机都是什么,都是E71,我曾经看过有八个人吃饭有六个人拿出E71,是不是技术好,转眼间就会烟消云散,同时产品非常庞大,像现在的苹果,诺基亚会不会做出好东西?这些不知道的,第二诺基亚在努力,在做各方面的改变,同时也是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看到大企业终于倒下去,我们也看到很多大企业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又重新举起来,我相信诺基亚这样的企业在不断地寻找机会,这个企业是有他的民族性的,他是有他的根的。
  何刚:市场从来不只靠感情和趋向来提升,在IT和互联网领域,尤其在使用这里边,用户的体验和他的感受是最长的,在这方面不可否认一个现实,在过去几年诺基亚用户体验美誉度在下降,同时其他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美誉度在飞速地上升。数字也告诉我们,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里边,诺基亚都在飞速下降。我也曾经做过一个直观的试验,我用手机已经快二十年了,过去用手机就是我和我太太用,老人用半天,给他买了最后闲置,孩子说觉得这手机跟我离的太远,只是当铃声来用,但是在过去两年我发现,我们家从八岁到二十岁的人都热爱同一档的手机,不是一天两天热爱,而是全家武装,我曾经问过我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个东西,他说第一好用,第二好玩,第二,市场,项先生目前最广大的市场也许在农村,但在农村市场真正获取农民兄弟姐妹的心思,第一是价格,第二才是他的应用性。价格方面我们看到印度的例子,印度手机入门是二十元,诺基亚能降到类似甚至更低价格的时候,面对不是更高级的厂商,而是山寨商,而是更低端厂商的时候,诺基亚有没有这样应变的勇气,不要忘记了中国市场是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不能获取一个高端人群,也不能获取低端人群,诺基亚的生机在哪里。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不是手机,当然也不是手雷,手机是什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紧紧贴合用户、不可或缺的东西,喜欢的娱乐、信息、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我认为诺基亚对遥遥领先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讲,诺基亚需要反思非常多,而且这个行动要更快,市场不会你给更多的时间,市场从来不会吝惜一个巨无霸恐龙的人,因为市场会像小象崽一样迅速长成非常威武的大象,市场从来不会给予缓慢转身者更多的机会。
  何刚:诺基亚数字告诉我们,市场份额在下降,市场份额在被对手所蚕食,除非有一天市场倒过来,我们才能判定诺基亚真的如项先生所说的已经非常努力,而且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我也不认为诺基亚在三五年之内这个品牌会消失,但现在非常危险,危险在于什么?市场份额直线下降,用户体验恶评不断在增加,绝非一个大企业的福音,一定是一个大企业噩耗的前兆,诺基亚要对此高度重视,而要多元、立体的采取最好的变化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谁打败我我向谁学习,敌人身上可能就是你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前提。这边事实上诺基亚恰恰要像几个曾经发生逆转的公司学习,比如说苹果,苹果在PC时代是曾经被认为是失败者,但最后他恰恰是向自己曾经打败自己的人学习,他找到自己恰当的方法。另外同样在手机领域的摩托罗拉,从垂死的状态最终能回来,得到市场的好评,市场份额上升才能判定改正错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目前我们要看到诺基亚确实处于衰落的状态。
  刘小鹰:我们从历史来看,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这么多年下来肯定经历过很多次的挑战,很多次企业的转型,他每一次都成功渡过,证明诺基亚作为一个百年老企业是非常有生命力的,而且跟他们打过这么多年交道,感觉诺基亚是非常喜欢变化,喜欢挑战的变化,不怕任何竞争的,这么多年有很多制造商,有国内和国外危机都能一一战胜对方,这两个下来我感觉诺基亚从手机产业的生态系统来看已经看清楚了目前的问题在哪里,所以他已经在不断做一个调整,这个方向我觉得是正确的,
  项立刚: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有一步没有看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这个格局当中,诺基亚虽然说这一步没有看准,但早就看准移动互联网的方向,这是第一。第二,他没有看准以后马上在改变,他换了CEO,他把自己的赛班系统变成相对低端产品的系统,同时在寻求和微软合作的一个方式。我们只不过到今天判断是什么呢?只不过认为说他没有做Android,在这里面所有人看到一个方向也许就是坏方向,对于企业家来说大家都看到这个企业家可以不做,所以诺基亚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没有选择和Android合作,也没有像苹果一样封闭,他选择了一个又保留了自己的赛班,同时又和微软合作,这是一个新的模式探索,我们怎么知道三年之后这个模式不是好的模式呢?
  项立刚:我想历史经验主义有时候容易害了我们,我们曾经三次从悬崖上跳下来没有摔死,于是跳第四次。所以历史的成功只证明历史上你曾经淌过了危机,并不表明对新的危机依然成功。第二点,所有的技术问题都是次要的,那么无论是Android也好,无论是什么微软的系统也好,如果最终不能打动我们的消费者,消费者不能够对你有更多的信心,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很多销售企业并不是他不努力,甚至他的技术很领先,而且很有钱,但最终不能赢得消费者。我的问题是,诺基亚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赢得消费者的认同,重新的认同,重新的喜爱,这是超越了技术问题,包含了技术,但一定不仅仅限于技术,如果诺基亚对这个没有进行反思,诺基亚一定会犯更大的错误。
  何刚:我们还要回到诺基亚的理念上来,“科技以人为本”是多么好的理念,在今天这句话还可以加上,就说竞争以消费者为真正的上帝。所以我们说在过去确实看到了这些新兴的重新崛起的这些智能手机厂商,他们对于消费者细致入微的研究,包括如此贴心设计和技术的应用,很多技术并不高明,比如触屏是很高明的技术吗?它不是,也为今天很多手机厂商所独占,但技术是以人为本,我非常希望诺基亚能面对现实,看到危机,并且勇于革新,而革新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谁,不是自己团队的人,而是全球数十亿计的消费者。
  主持人:我们在探讨诺基亚有没有倒下,倒下一种可能就是哄然而塌,还有一种可能,比如爱立信,爱立信以他本品牌命名的手机确实也消失了,和索爱合作,诺基亚最终会不会走这样一条路,蓝方怎么认为?
  刘小鹰:在90年代初也面对一些困难,当时考虑跟别的品牌合并是不是被收购,但后来CEO决定下来坚持走自己的路,我认为诺基亚非常有竞争优势,如果他现在几条战略能走对,他未来的发展是很乐观,很能看见。
  项立刚:我们如果看手机不是今天的市场,而是常有的市场,常有市场部仅仅是手机产品,还有业务的整合,还有大量的业务需要整合进来,所以为什么诺基亚买了欧盟地图,做了很多商店,要做这方面的整合,他看到这个问题是什么,看得很清楚,如果仅仅做Android手机,我们就是一个做手机产品的企业。
  申音:这是诺基亚最大的问题,考虑所有的问题出发点是以我出发,怎么为我方便,我收购的企业要整合到我系统里面去,但是消费者不关心这个,消费者怎么好用怎么来,消费者要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开放的平台。
  项立刚:申音听我说完,对一个企业进行选择的时候,在这里面诺基亚看的很远,而且选择有有分布的,他要做一个好的大企业,也许他这一步走错了,但是有一点他的态度是非常清楚的,这样一个企业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把长远的东西放弃掉,只看眼前的利益。我相信一个大企业,这是大企业的情况。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谢谢。我们今天探讨诺基亚会不会倒下,其实不单是给诺基亚出主意,我们可以把诺基亚当做一个麻雀去解剖,开膛破肚之后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引以为戒,最后我想一句话,当今在这样社会高科技企业,你不只要跟住消费者的需求,跟住消费者的脚步和对手的脚步,关键你要站在消费者的前面替他们发现他们未知的需求,到一个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团队,你不只是这个企业的先锋,更是这个社会的先锋。谢谢,谢谢,这就是今天的《对手》。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7094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Liming 发表于 2011-7-18 00:12:39
《中国经营报》:诺基亚之殇

“再大的公司在市场面前都是小公司”。关闭网上商店、高管离职、大幅裁员、平台关闭、技术落后……诺基亚在一年时间内成为负面新闻最多的手机生产商。遗憾的是,鳄鱼的眼泪还没流下,市场的唱衰歌提前响起。一次历史性的诺基亚内部对话恐怕能说明一些问题。10年前,诺基亚董事会的MIT经济学家Bengt Holmstrom问诺基亚的传奇CEO约玛·奥利拉:“你的成功密码是什么?”约玛·奥利拉淡然地回答“没有成功密码”。相信约玛·奥利拉说的是事实,如果有,诺基亚将会是另外一种景象。

战术之误 “互联网战略”乱了“步点”

断臂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最痛苦的选择。何况是厚重的诺基亚。

据日经新闻社报道,诺基亚将在7月底前关闭位于日本东京涩谷和银座的高端Vertu手机店,8月底合约期满将不再续约。

事实上,诺基亚之前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正是来自于2005年的日韩手机潮,不过,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在几个月内就轻松制敌。可这一次,诺基亚当了逃兵。

从表面上看,日本市场对诺基亚来说如同“鸡肋”。诺基亚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仅为1%。加之日本经济不景气,当地手机厂商及NTT DoCoMo等移动运营商长期占据市场垄断地位……

“虽然是为了缩减开支,但这还是一次疯狂的举动。”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毕竟放弃日本市场不仅意味着其市场占有率下滑,还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被调整的还有诺基亚网上商店。2011年5月,诺基亚关闭了法国、西班牙、荷兰的网上商店。两个月后,又关闭了英国和美国的官方零售点及网络商店。事后,美国著名财经网站《华尔街》评出2012年将会消失的六大品牌中,诺基亚赫然在列。

诺基亚官方给出的答案依然是为了更好的减少成本。但事实是,诺基亚终端的“救命稻草”Windows Phone即将于第四季度上市,突然关闭美国的在线商店,让合作伙伴微软情何以堪。

事实上,诺基亚玩“颠覆式重整”已经不是第一次。

2006年,随着手机价格低迷,诺基亚开始决定向“互联网”公司发展。当时诺基亚的官方外交词汇统一改成了“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据了解,诺基亚之后几年新招聘的员工大部分都来自于互联网企业,在中国“我们从搜狐、新浪这些门户网站挖来了很多员工。”诺基亚中国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除此,诺基亚中国整个办公区贴满了互联网应用的张贴图。

为此,诺基亚展开了一系列收购。从2006年到2008年,诺基亚共收购了5家软件开发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其中,2007年10月,诺基亚更豪掷81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地图供应商Navteq,并轰动整个电信行业。

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换来了全新的Ovi邮件和Ovi地图两大应用。诺基亚通过与ISP和运营商合作,开始提供音乐、游戏、铃声等付费下载服务。

可诺基亚却犯了“顾前不顾后”的错误。百亿美元的资金大部分都用做软件开发,但却忽视市场营销、渠道建设等问题,而真正让Ovi地图惨败的是“收费模式”。毕竟,面对成熟而免费谷歌地图和长期收费的Ovi地图,用户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忽略了用户体验和市场惯性的诺基亚,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祸根”。

“诺基亚不是谷歌,没有丰富的互联网经验,也没有优秀的软件生产能力和广告销售经验,彻底转型机会太小。”项立刚说。

祸不单行。已经快被遗忘的终端市场传来坏消息。2007年6月上市的iPhone异军突起;基于谷歌Android系统的手机在仅仅18个月之内,就成为智能手机里增长最快的平台。这一切都发生在诺基亚的“互联网大业之梦”期间。

而此时的诺基亚工程师正把冰块切割成手机大小、安装红外摄像头进行触摸屏实验。其每年4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都被各种各样奇怪的实验所占用。

《商业价值》主编张鹏认为,产业的形势在快速变化,而诺基亚对一些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就算有新的战略也没有真正踩中步点。

2010年5月21日,诺基亚将其手机业务拆分成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以及解决方案三个部门,其中,智能手机部门将致力于生产高端手机,而移动电话部门主要负责生产传统低成本手机,并表出智能手机将是未来诺基亚重要版图的决心。在这之前,诺基亚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经从41%降至35%。

时隔一年,形势依旧没有好转。从7月初开始诺基亚已经全线下调了智能手机价格,旨在阻止其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一直下滑的局面。

7月11日,据国外网站Zomgitscj报道,继Groupon、LivingSocial、谷歌Offers及GiltCity等推出在线团购服务后,诺基亚也正筹划进军团购市场,推出名为“Perks”线上服务。

据了解,“Perks”这项服务将整合在移动通讯设备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各种团购的优惠券,优惠内容所在地点将以信息方式发送到手机上。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定位系统查询个人附近的优惠信息等。

事实上,诺基亚在一年前就已经在其中国总部大楼中试行此项业务。不过,其主业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下滑的阴霾还未散去,又加入到屡遭诟病的“千团大战”中,诺基亚能否扛得住?依然为外界所担心。

平台之失 移情缘于战略两难

作为老大,自满、自傲都无关紧要,关键是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未来战略的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最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在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平台向Windows Phone平台转变的同时,我们也将会对塞班的平台和环境继续加以投入,并对塞班的支持会持续到2016年。”诺基亚CEO 埃洛普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诺基亚走进了“什么都想要,最后也许什么都得不到”的怪圈。为了保存老大颜面和市场收益,诺基亚一脚踏着三条船:与英特尔合作的MeeGo,与微软合作的Windows Phone和自己独守的塞班。

可“滥情”的结果就是高昂成本的付出。据诺基亚公布的数据,其每年投放在塞班系统上的费用高达14亿美元,如果按照2016年之约来看,诺基亚还将为前景渺茫的塞班系统支付的成本也还是个不小的数字。

事实上,当塞班的创始者之一摩托罗拉公司退出之后,诺基亚就认真思考了整件事。加之索尼爱立信、三星等厂商都投奔向谷歌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Android,诺基亚有点慌不择路。

埃洛普公开承认,Android竞争非常激烈,所有Android产品外观和功能都很相似,我们很担心是否能差异化。如无法实现差异,就会引发价格战,诺基亚很容易成为Android众多OEM厂商中的一员。

基于此想法,2010年年初,诺基亚与英特尔联手,打造了全新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MeeGo,并且在2010年9月发布N8机型之后宣布,除了N8之外,今后所有上市的N系列旗舰手机将不再使用塞班操作系统,转为使用MeeGo操作系统。

MeeGo是由诺基亚的Maemo与英特尔的Moblin两个操作系统组合而成,英特尔主做MeeGo的上网本和车载设备。诺基亚此前的想法是,塞班逐渐向中低端倾斜,高端则向MeeGo逐渐过渡,并将MeeGo定位成用来驱赶苹果iPhone和Android的终端,以收复失地。

但市场和开发者却没有顺从诺基亚的意思,MeeGo的表现太过令人失望,市场对苹果的痴迷,开发者对于Android的依赖,让诺基亚心生退意。而在这之前,诺基亚研发MeeGo已经耗费一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浪费的不仅是财力、人力、物力,诺基亚还给了竞争者赶超自己的时间。

“N9是采用MeeGo系统的,但之后的N系列采用什么系统现在还没有定论。”诺基亚的一位产品经理告诉记者。

“我们对MeeGo做了一个战略评估。如果让诺基亚来用MeeGo的话,必须要确保基于MeeGo的一整套全线产品有很强的能力,并在成本上有竞争力,但是我们现在的感觉是基于MeeGo终端出来得不够快。”埃洛普说。

满身非议后,诺基亚又“移情”微软。

虽然与微软的合作让诺基亚信心倍增,但这也是让它损失最大的交易。微软和诺基亚合作,诺基亚提供品牌、移动设备、应用商店和地图,而微软提供WP7软件以及包括Office、Xbox和必应在内的品牌。诺基亚向微软几乎是倾其所有,所有核心业务已全部奉上。

“结盟后患”发生于6月初,市场曝出微软将收购诺基亚的新闻,虽然诺基亚矢口否认,但诺基亚已经明显处于弱势。“没有收购的可能,这两个公司是各有所长的。对于两家企业来说,或许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最好的选择。”埃洛普说。

现在看来,只有塞班才是诺基亚心中永远的“自留地”,虽然长不出什么果实,但自己想怎么折腾都行,关键是,加载着塞班系统的诺基亚中低端手机巨大的出货量为公司提供了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

然而,面对塞班,诺基亚仍然很纠结。张鹏认为,如果放弃塞班的操作系统,那诺基亚就更没有优势,会完全沦为一个手机制造厂商,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洋认为,塞班系统太复杂,作为手机操作系统,其代码数量居然与计算机上的WindowsXP相近,这严重阻碍了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对其应用软件的开发,而在手机应用平台越来越开放的趋势下,苹果和谷歌Android显然更加适应环境。

技术之败 创新怠速下的商业隐忧

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诺基亚正在经历这种尴尬。

微博上关于诺基亚的一则笑话转载率很高:“苹果说我长得美、诺基亚说我经摔,苹果说我应用多,诺基亚说我经摔,苹果说我很好玩,诺基亚说我经摔。”

直到现在,用户对于诺基亚的产品质量,无一不夸之。从模拟手机到数字手机时代,诺基亚靠品质、技术成为业界大佬。提升屏幕分辨率,选择卡尔蔡司摄像头,都是诺基亚开创的先河。但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流行缺陷美的年代,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心让诺基亚快要发疯。

智能手机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速度远远超过这位“智能手机”先河开拓者的想象。项立刚表示,正是诺基亚在2G时代稳固的地位使其在智能手机开发上犹豫不决,当iPhone成功打破壁垒后,诺基亚似已回天无力。

诺基亚败在了创新上。“诺基亚最大的敌人是苹果和谷歌Android。”业内人士的看法几乎一致。而这正是一场创新派与固执派的较量。

“产品的品牌有一大部分是靠产品质量与外观决定的。”西北大学教授品牌营销专家马元青说。事实上,诺基亚在手机外观设计上连续十几年都采用其固化的经典直板机,不得不承认,诺基亚是靠着强大的品牌美誉度延长着用户审美疲劳来临的时间。

“苹果的取胜有60%以上靠的就是外观设计,这种创新设计让所有人眼前一亮。”马元青说。加上苹果慢慢积累自身的品牌力度足以让消费者抛弃旧爱,往日以质量和品质取胜的诺基亚开始沦为二流手机。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洋认为,如果没有苹果,诺基亚照样会遇到设计创新的冲击,只不过那些手机虽然外观新颖,但在品牌影响力上并不成气候,对诺基亚产生不了多大威胁。自信和垄断最终害了诺基亚。

众所周知,当下智能手机的争夺不在手机质量比拼,而在操作平台和应用上。诺基亚也承认在这场智能手机大战中并不成功。

从操作平台上来讲,苹果创新式地提供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开发工具,加上iPhone硬件完善,可以让很多潮流样的应用和游戏得到最完善的发挥。

虽然Android只作操作平台,但它会让手机企业免费使用这个平台,实现移动互联网帝国的搭建,广告和应用可以销售到所有的Android机器上。

而诺基亚的塞班系统相对老化,加上诺基亚的屏幕和操控感更适合手机功能性操作,对于游戏、应用软件的承载明显感觉费力。

“诺基亚在硬件上输给了苹果,但真正打败它的则是Android阵营。”刘洋说。

台大副校长汤明哲接受台湾《商业周刊》访问时指出,诺基亚是被联发科与HTC这两家台湾公司打败的,而这两家手机生厂商就是Android的代表,加上摩托罗拉、三星在内的老牌手机厂商,Android阵营日趋强大。

“诺基亚的当务之急就是对抗Android。”埃洛普说。

正是由于软硬件上的败北,让诺基亚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更无发挥空间。

管理之惑 人事调整引发结构动荡

当诺基亚CEO 埃洛普宣布诺基亚将丢弃自己开发的智能手机平台和供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进入别人的领域争夺市场之时,好多人问为什么要这样。

答案是惊人的:“几年来,诺基亚不同的开发组间相互争斗,开发相互竞争的用户界面,而它们最终都被新上任的CTO Rich Green给丢弃了。而当所有这些无谓的开发继续之时,没有人想过要现代化塞班用户界面,使公司留给用户的体验仍如四年前一样糟。”

埃洛普提出了诺基亚发展停滞,必须“跳海”转型的想法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与“系统平台”较上了劲。不过,2005年出任诺基亚CEO的康培凯主推互联网战略时可不这么看,“我们的转型路走得很好。”

埃洛普在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描述诺基亚未来三大战略里,没有一项与互联网有直接关系。

2010年9月21日,接任诺基亚CEO职务,来自微软的前高管埃洛普曾一度被认为是混到诺基亚里的“无间道”。在与微软联姻之后,至少有数十位高管表示了反对甚至愤怒,芬兰总部员工游行络绎不绝。

而埃洛普很清楚自己的作用:诺基亚的股票在美国上市,但公司的高层全部来自芬兰,这位有着美国公司背景的加拿大人非常自信,他要改变芬兰人低调、不善表达的现状。

埃洛普至今仍然记得一位员工给他发来的邮件:“在诺基亚,看似所有人都在负责,其实没有人负责。背后症结在于决策能力低下,还太讲政治。”

埃洛普在上任后在芬兰小镇萨罗(Salo)的诺基亚工厂发表演讲时,问员工多少人有iPhone或Android手机,举手者寥寥无几。这令他不满,埃洛普称他自己一直会随身携带竞争对手的手机,他希望员工也能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埃洛普访华面对记者采访时,诺基亚的工作人员却告知记者们最好收起自己的苹果手机——“他看见了会生气”。

台湾《商业周刊》认为,在很多创新上,诺基亚都有领先竞争对手的机会,但是正是其高效执行文化,加以可能不恰当的评估标准被高效地执行,反而阻断了创新的可能。

“在国内的许多国际性大公司都存在官僚主义现象。”营销管理专家、企业文化顾问许翌认为。

市场的不景气引来了员工的骚乱。诺基亚员工开始经常把正常的办公室抱怨搬到公开场合。

“诺基亚的层级管理、汇报制度非常严格,往往一个小会就要牵动几个部门来完成,邮件上报、层层审批等待的时间往往会大于执行的整个过程。”诺基亚中国一位刚刚入职的员工告诉记者。

诺基亚前设计主管亚当·格林菲尔德认为,诺基亚的高管太满足于自己的硬件。

一位诺基亚高管抱怨,诺基亚太过重视设计和用户开发,但工程才是公司重点。

后院起火,前院加油。管理层数次更迭。

事实上,埃洛普在上任后并没有进行大面积人事调整,但带来的震动却翻天覆地。先是执行副总裁、智能手机业务负责人安西·凡约基宣布离职,英国及爱尔兰地区总经理马克·洛兰挂印引退。随后,诺基亚2010年10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最高裁员1800人。

而被埃洛普看作“福地”,裁员风潮并未肆过的中国市场也发生不良反应。2010年年底,诺基亚副董事长邓元鋆突然辞职加盟AMD。2011年6月1日,大中国、韩国及日本区高级副总裁梁玉媚上任不到半年便离去。

不同背景,不同战略。每经历一次人事变动或战略调整,调动的都是庞大且纵深复杂的关系网,苦难重重的诺基亚已经再也“伤不起”了。(文/中国经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