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巨头复工背后的供应链隐忧

发布时间:2011-6-13 15:52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供应链
“全世界的客户在等待!”走进日本瑞萨电子公司那珂工厂园区,一条写有上述字样的横幅跃入眼帘。

这并非狂妄之言。瑞萨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微控制器和高级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按照日本汽车业人士的说法,没有一家日本车企不使用瑞萨生产的半导体部件。其中,在汽车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微控制器市场,瑞萨占据全球份额的40%,而其中四分之一产能又集中在位于茨城县日立那珂市的那珂工厂。

但在“3·11”大地震中,距离东京约100公里的那珂工厂严重受损,成为全球汽车业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的重要瓶颈,直接导致丰田等主要汽车厂商震后产量急剧下滑,且迟迟未能制定恢复震前产能的日程表。

地震近三个月后,那珂工厂6月初终于重开生产线,令微控制器等车用半导体零部件库存日益见底的各大汽车厂商长舒了一口气。瑞萨总裁赤尾泰10日在那珂工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那珂工厂200毫米微控制器生产线已于6月1日重新投入生产,300毫米微控制器生产线于6日复工。

这是瑞萨第四次提前那珂工厂复工日期。此前三次预计的复工日期分别是9月1日、7月15日和6月15日。赤尾说,那珂工厂比原计划大幅提前复工,主要归功于来自海内外相关企业和客户的大力支援。

震后,那珂成为世界各汽车厂商和相关企业的关注焦点。日本众多汽车厂商、半导体厂商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省等政府机构派出大量技术人员驰援那珂工厂重建生产线,支援人数前后超过8万人次。近三个月来,那珂工厂每天最多投入2500人重建厂区和生产线,并实施一周7天、一天24小时连轴作业。

赤尾说,预计到今年9月底,那珂工厂自身生产加上委托生产的总产能将恢复到该厂震前水平,比先前预计的产能恢复日期提前了一个月。瑞萨其他几个受地震影响的主力工厂,如群马县高崎工厂、山梨县甲府工厂、山形县山形工厂、青森县津轻工厂等,已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期间复工。

即便如此,瑞萨微控制器的生产和供应前景仍不能令上游厂商和市场完全放心。“3·11”地震后,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一直余震不断,那珂工厂所在的茨城沿海一带更是余震频发地带。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9日说,东北至关东沿岸一带今后仍有发生里氏7级以上余震的可能性。

那珂工厂厂长青柳隆介绍,工厂恢复重建时采取了新的抗震措施,如对车间主要供电线路采用新的架线方式,防止电缆在强震中再次脱落,车间的部分墙面、玻璃、机械设备也采取了加固或防震措施。此外,那珂工厂储备了足够的零部件库存,即使发生较强余震,也能在数日内重新修复生产线。

在复工后的那珂工厂300毫米微控制器生产车间,记者注意到里面一尘不染,机器仪表林立,根本看不出三个月前的遭灾模样。由于是全自动生产线,偌大的车间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作人员,不时在电脑前检查生产流程。

但青柳承认,如果再次发生“3·11”那样的强烈地震,工厂可能再次受到严重损害。他说,针对日本标准“震度6强”以上的地震,还需要花时间制定相应的防灾和安全措施。

夏季电力短缺是瑞萨面临的另一挑战。

总裁赤尾说,根据政府的“限电令”要求,瑞萨与其他大企业一样,需要减少15%的用电量。瑞萨现在一方面向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申请,要求在需要持续电力供应的生产环节上放宽节电指标,另一方面通过配备发电机、从其他发电厂调集电力、减少照明和办公用电、调整休息日等方式,设法减少节电指标对工厂生产的冲击。

不仅是瑞萨,电力短缺同样是许多日本企业的心腹大患。福岛核泄漏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影响东北和关东地区的电力供应,也波及日本关西、九州等其他地区。关西电力公司10日宣布,由于地方团体和市民的反对,位于福井县的核电站四个机组在完成正常点检后无法重新运转,今夏关西的电力供应出现缺口,要求在关西地区推行15%的节电目标。九州电力公司也正在研究今夏节电计划。

此前,为减轻关东电力短缺给生产带来的影响,一些日本企业有意把部分生产转移到关西乃至九州地区,但波及日本列岛的电力紧缺迫使不少日本企业重新审视生产转移计划。

日本主要汽车厂商高层和经济产业省官员10日在东京会商后一致同意,为提高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安全性,今后将共同研究零部件标准化、分散生产地点等可行措施。

瑞萨目前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国内。总裁赤尾表示,这次地震后,瑞萨需要重新审视“业务可持续计划”,比如考虑在不同生产线生产同一种零部件的可行性。此外,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日本国内和海外生产分工,包括继续扩大在中国内地工厂的生产能力等。

当有记者提及,海外厂商可能趁机填补日本震后电子零部件供应缺口时,赤尾强调,现阶段,瑞萨主力产品不可能被其他厂商替代。不过,他的表情并不轻松。

毕竟,“全世界的客户”不会死等。

来源:新华社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6843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