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锐讯推出业内第一款HomePlug Green PHY模拟平台

发布时间:2011-5-11 11:31    发布者:Liming
关键词: PHY模拟平台 , 创锐讯
领先于全球无线和有线通信领域并不断创新的创锐讯公司日前宣布,推出业内第一款HomePlug® Green PHY (HPGP)模拟开发工具包。创锐讯PL-14 HPGP开发工具包由基于现有HomePlug AV芯片的硬件平台组成,可支持串行外围接口(SPI)端口,为众多家用或低成本、低功耗的微控制器(MCU)提供连接能力,还包含仿真固件和软件驱动程序,以及应用程序设计界面(API),能支持未来的创锐讯Green PHY产品。通过精确模拟Green PHY环境,开发工具包可使创锐讯的客户去评估技术能力,并为“物联网”产品系列开发应用程序软件,聚焦于智能电网和智能能源。

PL-14 HPGP是创锐讯物联网产品系列中的第一套开发工具包,此产品系列包括标准的有线和无线技术,可为智能电网、智能家庭、安全防护、建筑自动化、远程健康监控,与其他机器对机器(M2M)的应用,提供可扩充的IP基础架构。创锐讯凭借其广泛的技术背景和Internet协议(IP)网络专业,稳固自身的独特地位,供应各种低功耗、标准化的通信解决方案,顺利连接家庭中数百甚至上千的可IP寻址装置。

创锐讯公司网络产品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Dan Rabinovitsj表示:“创锐讯看到了庞大的机会,凭借超越个人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和路由器的基本连接,就能增加家庭和企业内的IP地址数量。借助我们在低功耗无线和有线连接技术的强大产品组合,并越来越专注于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庭应用,创锐讯已经稳居最理想的地位,为广大客户缔造无比价值,服务这个令人兴奋的新市场。Home Plug Green PHY套件展现了我们的承诺,未来也将全力推广下一代家庭和工业网络化应用成长。”

Gartner无线部门研究主管Mark Hung表示:“连接能力是推动计算机、移动和消费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技术,同时也形成了智能家庭的基础。无论是通过有线、无线或混合网络,未来必定有数十亿的新设备会连接到Internet。因此,预计会有庞大的信息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例如从家用电器传送出来的能源效率数据,或从个人健康监视设备传送出来的最新健康状态等。另外,我们也预见到,在企业与机器对机器的市场,势必出现大量的创新。”

产品特点:

为了推广物联网,创锐讯主要提供具有下列特色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扩充性 ─ 使连接的设备数量进一步增加,并提高安全性、降低延迟时间;
标准规格 ─ 支持全球互操作性,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价值;
原生支持IP通信 ─ 运用IP网络的价值,连接起不同的、不兼容的产品“孤岛”。

HomePlug Green PHY (HPGP)是广为采用的HomePlug AV电源线标准下,一项重要的子标准。Green PHY规格可提供低功率、低功耗且稳定的连接解决方案,并支持高达10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提供具有扩充性的IP连接。相关成果可支持响应时间较短的各种网络,用于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庭应用中的各种设备,例如家用电器、恒温器、电表、插电式电动汽车 (PEV)和监控设备。

Green PHY产品将完全兼容于以HomePlug AV和IEEE 1901标准为基础的产品,可扩大家庭现有电力线基础架构的价值,并为新型的连接设备带来额外的功能。

创锐讯是HomePlug AV电力线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目前正处于新兴Green PHY规格的最尖端;该规格由HomePlug联盟于2010年6月发布。除对于Green PHY规格贡献外,新的Green PHY解决方案也正由创锐讯担任开发作业的龙头。

创锐讯PL-14开发工具包是第一款可提供SPI端口的HomePlug兼容解决方案,能协助客户提早开展驱动程序整合和软件开发作业,从而加快嵌入式Home Plug Green PHY解决方案的产品上市的速度。

PL-14开发工具包也支持稳定的OFDM (ROBO)模式,此模式将用于未来的Green PHY解决方案。相关功能可使客户评估Green PHY技术在讯号速率4、5与10 Mbps的真实能力和应用范围。

创锐讯将参加5月2至5日在加州圣荷西举行的硅谷嵌入式系统大会,以及6月7日在芝加哥举行的传感器展览中,展示其无线网络和HomePlug Green PHY解决方案。如有兴趣,可联络Atheros_ESC@atheros.comAtheros_sensorexpo@Atheros.com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6502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