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设备障碍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7-13 17:57    发布者:agitek123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临床各科室各种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处理与消毒灭菌,所有物品经过供应中心的人员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根据不同的物品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灭菌设备在消毒供应中心犹如一个人的心脏,对供应中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灭菌设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器发生故障。所以。当灭菌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解决情况对保证临床的正常运转尤为重要。

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负责医院经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再生器械、用具的密闭回收、分门别类、清洗、干燥、检查保养、合理包装、根据不同的物品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正确有效的灭菌方法能够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停电、停水、停气、和机器本身的故障,人为操作不合理,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都会导致灭菌过程不能正确进行。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遇到故障时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根据故障发生的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法。同时,当故障排除后,一定做好监测工作,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保证临床物品的供应。
1灭菌器的分类
1.1双扉压力蒸汽灭茵器
负责所有需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大多数的金属橡胶物品。手术托盘、敷料、玻璃器具等,不能用于凡士林、油剂、粉剂的灭菌 现在各大医院常用的是双扉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
1.2干热灭菌器
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和蒸汽不能穿透的玻璃、油剂、粉剂等物品的灭菌。
1.3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
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
1.4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
用于不耐高温湿热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
1.5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
用于湿热敏感,易腐蚀的医疗灭菌的物品。
2发生故障的原因
突然停水、停电、停气和灭菌器本身的故障,人为操作不合理,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保养。
3脉动真空灭菌器发生故障时如何正确解决
3.1突然停电
首先应关掉总电源,以防突然来电、电压不稳造成对设备的损坏。打电话询问停电的原因,同时记录好机器在停电前的运转情况,如果不能马上维修好,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
部门和相关科室,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3.2突然停水
首先应关闭正在使用的灭菌设备,以防机器因空转而损坏,电话询问停水原因,同时观察设备停水前的运行状况,如经检修后告知不能马上来水,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相关科室,根据情况做好相应的处理。
3_3 突然停气
首先马上关闭正在使用的灭菌设备。观察设备在停气前的运行情况,打开消毒锅,以防时间长而引起敷料包潮湿。查找停气原因.经检查后不能马上来气应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科室,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3.4如何正确使用脉动真空高压灭菌器设备
①必须指定专门负责人,同时做好运行记录。②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③ 操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整个装置,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④ 液体、油脂类物品不能用本装置灭菌。⑤ 必须每天早晨空锅做好B—D实验,如遇到冷空气团。应暂停使用,查明原因,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3.5其他灭菌情况
需要到其他医院进行灭菌时,保证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措施:① 运送车应分有菌区和无菌区,绝对独立,首先用500m含氯制剂进行消毒。②用双层消毒布袋对每件消毒物品进行分类重新包装,大小适中,体积不宜超过30 cmx30 mmx50 cm田。③装锅时把布袋子一起消毒。( 出锅时把无菌物品装入已消毒好的布袋中放入车上无菌区。⑤ 用密闭无菌车送往各科室。⑥ 在物品运送过程中一定注意贮槽关闭好,害怕碰撞、挤压的玻璃物品要放到特殊位置。⑦人员要衣帽整齐,戴口罩,减少一切感染的机会。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全院各科室各种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处理与灭菌工作的重要科室,所有物品经过回收、分类、彻底的清洗降低器械上的细菌量,检查保养、合理的包装,最后进入灭菌阶段。由于突然停电、停水、停气、机器本身的故障,人为操作等原因,导致灭菌设备发生故障在供应中心经常发生。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应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同时要掌握灭菌设备操作流程和正确的保养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使用前必须做好B—D试验,同时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各项指标均合格后才能使用。需要到其他医院消毒时,应注意物品在运送过程中保持绝对无菌,只有这样临床用起来才能放心.并且让每一个患者使用安全无菌的物品。
以上有关医疗仪器维修知识由安泰仪器维修网整理发布,更多有关仪器维修知识欢迎访问安泰仪器维修网(medical.agitekservice.com)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9610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