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量产级L3自动驾驶系统发布,搭载该系统车型将于6月上市

发布时间:2020-3-11 15:4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UNI-T , 自动驾驶 , L3级
来源:界面新闻

昨日(3月10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并要求在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现如今也有了“国标”,2020年或将是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全面发展的元年。

就在同一天,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级结构性道路L3级自动驾驶系统,系统首次搭载在长安UNI-T车型上,意味着长安汽车正式从“辅助驾驶”过渡到“自动驾驶”。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对所有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主要采用5个毫米波雷达、6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作为主要传感器,可有效识别车辆驾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等多种目标和障碍物。且有效识别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结合高精度地图和ADAS地图的道路信息,实现车道级高精定位和精准路径规划,可有效确保自动驾驶任务的准确性。并用来感知驾驶员的视野、疲劳等状态,为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在行业定义上,L2级自动驾驶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对方向盘和加减速同时提供驾驶控制,人类驾驶员负责其余驾驶任务(包含对环境的监控和必要时接管)。L3级自动驾驶更为高阶,即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满足设计运行条件时,可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包含对环境的感知、方向盘和加减速控制),在设计运行条件即将不满足时系统请求人类用户接管。

所以说想要达到量产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是比较难的,因为要解决多传感器融合和软件算法和运力的问题。

其中,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摄像头主要用于图像采集工作,摄像头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化为电脑能处理的数字信号,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车辆驾驶环境的识别。可实现车道标志标线识别、路牌识别、360全景影像、前向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和车辆检测等功能中。

毫米波雷达则指利用波长在频率30GHZ-300GHZ的毫米波,通过测量回波的时间差,处理后得到如汽车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角度及运动方向等数据。具有探测性能稳定、作用距离较长(160米)、环境适用性好的特点。

超声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其基础应用为泊车辅助预警以及汽车盲区碰撞预警功能。超声波雷达在短距离测量中具有优势,探测范围在 0.1-5米之间,而且精度较高,因此非常适合应用于低速场景。

简而言之,摄像头负责“看”,毫米波雷达负责“回声定位”,超声波雷达负责“精准探测”,多传感器协同实现结构性道路自动驾驶体验。

目前,搭载在长安UNI-T车型上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的分为两大主要场景:首先,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交通拥堵场景下,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脱眼,直至系统提醒接管,最高可支持的车速为40km/h,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则执行风险减缓策略,减速停车。

此种工况下,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自动驾驶,解放驾驶员双眼后,驾驶员可玩手机或看车机,手动驾驶模式下受限的娱乐功能允许驾驶员使用,并且系统可实现跟随起停、前车切入的安全处理。

其次,在在特定的电子围栏内(包括典型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车速高于40km/h时,可实现长时间脱脚、脱手,需要用户监控前方,使用中可实现驾驶员触发换道(即驾驶员拨动转向灯后,车辆自行换道)。若用户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系统将执行风险减缓策略,缓慢减速至停车。

这一工况可实现拥堵到非拥堵的过渡、安全过弯、自动限速、驾驶员触发换道、智慧推荐换道。需要主要的是,长安汽车无论在低速还是高速情况,系统均会动态识别驾驶员状态。

早在2009年,长安汽车开始了自动驾驶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正式组建团队并立项研发自动驾驶汽车。2011年基于志翔平台开发了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报警等功能原型;2013年基于逸动平台开发了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原型;2015年基于CS35平台开发出具备自动泊车、高速自动驾驶、自动换道等功能的自动驾驶样车。

2016年,长安汽车进行国内首个实现重庆至北京2000km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2018年,长安汽车实现L2级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APA4.0全自动泊车的国内量产首发。

同年,长安汽车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智能化战略,通过“4+1”行动计划助推长安汽车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目前已形成中美分工协作、联合开发、各有侧重的智能化研发模式。同时,联合华为、腾讯、百度、恩智浦、博世等企业打造北斗天枢战略联盟。

目前,搭载该量产级系统的车型UNI-T已经发布,新车预计在今年6月正式上市。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7883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