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展品抢先看,英飞凌携3D打印人形机器人Roboy 2.0首度亮相中国

发布时间:2019-10-25 15:2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Roboy , 人形机器人 , 3D打印
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进口贸易博览会上,英飞凌科技将携采用其多项技术的3D打印人形机器人Roboy 2.0首度亮相中国。Roboy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不仅会笑会闹,还会害羞卖萌,堪称机器人界的表情帝。更关键的是,他还多才多艺,从说相声到表演舞台剧样样全能。

1.jpg
Roboy与工程师团队和进博会吉祥物“进宝”合影

2.jpg
工程师团队积极备展,对Roboy进行出发前的最后调试

3.jpg
Roboy的表情秀

在所有人形机器人的创建过程中,模仿人体骨骼结构至关重要,但用机械设计还原人体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极度困难。为了降低复杂度,通常会简单地用电机来代替关节。但Roboy却与众不同,工程师通过3D打印、创成式设计和超现代化的技术加工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方法,在Roboy上重现了人类的骨骼、肌肉和肌腱。

4.jpg
通过3D打印而成的Roboy骨骼肌腱

虽然Roboy拥有了自己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系统,但是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利用肌腱驱动完成精准的动作,如何行走等等,依然是一套组合难题。

为此,英飞凌的研发人员为Roboy2.0装载了一套发达的神经网络系统,也就是英飞凌的半导体器件,从而赋予了他听觉、视觉和感知功能。例如,Roboy的胸部集成了具备语音识别的XENSIV MEMS麦克风,肩部配置有XENSIV 3D磁性传感器,手部则将XENSIV 60 GHz雷达传感器嵌入。在未来的Roboy 3.0上,他的双脚将会搭载英飞凌的60GHz雷达传感器,行走时能够判断路面的材质,并调整自己行走的姿势和步调。

5.jpg
英飞凌多款半导体器件构成了Roboy2.0发达的神经网络系统

有了健全的骨骼、肌肉结构与神经网络,Roboy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目前,Roboy已经学会了拥抱、蹬三轮车、识别不同的人、对不同人做出不同表情并进行简单对话、以及售卖冰激凌。2020年,Roboy将能进行基本的医疗诊断。未来更有望登陆火星参与科研项目。

6.jpg
Roboy未来应用场景

这个机器人“小男孩”的每一步收获和成长,都离不开英飞凌传感器的“加持”。

7.jpg

胸部:英飞凌的MEMS麦克风,让Roboy拥有了灵敏的听觉

Roboy的胸部搭载了8个英飞凌XENSIV高性能MEMS麦克风,可以进行语音识别,因而能够听到并且理解人们所说的话。甚至,他还能同时与多个人进行交流。

XENSIV MEMS麦克风能够提供高品质录音,具有全向指向性,从任何方向都能均匀地拾取声音。Roboy在胸部搭载了英飞凌的XENSIV MEMS麦克风之后,能够根据不同方向到达的声音的相位差,准确地分辨声音传来的方向。

有了英飞凌XENSIV MEMS麦克风,Roboy甚至可以形成拾音波束,并抑制波束以外的噪音,从而让自己聚焦于对话本身。

肩部:英飞凌的XENSIV 3D磁性传感器,让Roboy能够准确地感知手臂的位置

Roboy的肩关节植入了英飞凌的XENSIV 3D磁性传感器。它们经过AI技术的训练,可实现高精度测量,能够准确判断手臂的位置,并将数据反馈给电机控制单元。

手臂:英飞凌的嵌入式电源技术,让Roboy的手臂像人类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为了让手臂灵活自如地移动,Roboy采用了英飞凌的嵌入式电源技术,将微控制器和电源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占用的空间极小。

双脚:英飞凌的60GHz雷达传感器,让未来的Roboy 3.0在不同路面上任意行走

未来的Roboy 3.0,双脚将会搭载英飞凌的60GHz雷达传感器,借助基于雷达数据进行训练的神经网络,Roboy 3.0在行走时能够判断路面的材质,并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调整自己行走的姿势和步调。XENSIV  60 Ghz雷达传感器将于2020年上市, 现已用于创建Roboy脚的原型。

借助英飞凌嵌入式SIM卡,确保通信安全

Roboy正在使用的是基于AI的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部署在云端,需要建立安全的连接。因此,Roboy的研发人员使用了英飞凌的嵌入式SIM卡。这样,Roboy便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进行通信。甚至在检索到最佳网络信号时,Roboy能够及时切换运营商。
那么Roboy如何确保自身与云端的安全通信呢?答案就是OPTIGA Trust X芯片。有了这款助攻神器,Roboy便可以对设备进行身份验证,确保通信安全。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7018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