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易?昇润科技带你把握电子烟创业新风口

发布时间:2019-5-29 13:54    发布者:发烧友
关键词: 电子烟 , 蓝夜解决方案 , ble低功耗蓝牙
电子烟市场增长趋势逐年走高,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力量开始涉足电子烟,行业沉寂已经被打破。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烟行业融资事件将近30个,融资额近10亿人民币,大多数处于天使轮和Pre-A轮就能拿到千万级别的融资。深圳,北京更是众多电子烟创业企业的聚集地,从锤子科技前朱萧木创立的福禄电子烟,到罗永浩团队亲自打造的小野电子烟,再到小米前员工创立的喜克电子烟,无一不显示电子烟行业的市场热度。
目前很少有研究机构关注长期使用电子烟对健康的影响程度,也不能确定其对于戒烟是否真的有帮助。据美联社近日报道,美国联邦法官下令,要求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对美国市场上数千种电子香烟进行审查。法院认为,FDA迟迟未对电子烟加以管控,没有尽到监管的职责,导致电子烟在青少年人群中渐成风靡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
电子烟市场逐年增长的需求已经摆在眼前,比质疑电子烟的烟替作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更重要的,是如何阻止电子烟在青少年人中进一步蔓延,这不仅仅是美国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更应该是国内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目前大部分创业团队都寄望于通过外观结构和口感区别于其他品牌产品上面,鲜有从控制技术去突破创新。用传统的MCU根据不同产品需求外挂马达,LED指示灯,OLED屏,咪头,发热棒,发热丝等外围电路形成整个控制板的方案,已经成为了电子烟控制方案的常规思路。另一部分创业团队则寄望于通过创始人的明星背景或资本助推,提升渠道的运营能力。而在针对政府关注的限制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社会问题上则没有过多的技术投入。
电子烟加蓝牙或将成为创业风口
基于行业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昇润科技认为在电子烟产品上增加低功耗蓝牙功能,配合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认证身份才能解锁设备正常使用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创造了更加健康的市场导向,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应对政府的监管。蓝牙BLE技术将会突破电子烟产品本身控制技术的发展瓶颈,助力电子烟产业升级,蓝牙电子烟将会是下一个电子烟品牌创业的风口。美国电子烟巨头JUUL和日本烟草公司均已在此项新技术中投入巨资来改善政府关心的社会问题。
电子烟加蓝牙限制设备权限,方案开发成本如何?
行业发展到今天,传统电子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配套,开发门槛并不高,投入少量资金就可以借助业内成熟的配套打造一款电子烟产品。加上蓝牙,意味着产品将会与手机产生关联,形成系统,除了产品本身的结构,还有手机APP,交互逻辑,UI设计等等诸多繁琐的环节,更难做的是控制板,没有蓝牙协议栈应用经验对这块更是无从下手,还有硬件射频调试及生产测试配套,诸多条件限制使得大部分的创业团队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对带蓝牙的电子烟产品开发望而却步。
昇润科技结合在物联网低功耗蓝牙技术领域多年的积累,推出的蓝牙单芯片电子烟方案,将会帮更多想尝试蓝牙电子烟的代工厂、品牌商解决后顾之忧。该方案体积优势明显,不仅适用于加热不燃烧产品,更适合时下需求量巨大的雾化小烟。不仅如此,还将对合作的厂商免费开源硬件layout,原理图设计及材料BOM清单。有制造能力的厂商可以完全自主生产,无制造能力的厂商则可提供PCBA板卡供代工厂组装。此外,昇润可以还提供完整的功耗测试及温度校准等生产测试流程。在物料成本方面,采用国产蓝牙芯片将整个PCBA的价格降到最低,比市面上现有的进口蓝牙的方案成本再降50%以上。为更多的厂商节省尝试的成本,减少企业各自为战的资源重复投入,是昇润科技开源此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子烟加蓝牙限制设备权限意义何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子烟加蓝牙会过滤掉青少年消费群体,看似对企业不利,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无疑是规范市场的一个必要举措,更利于引导市场的良性发展,这不正是希望电子烟行业长远发展的电子烟从业者的共同诉求吗?试问,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吗?今天美国市场电子烟在青少年人群中泛滥给我们起了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与其被动的让政府监管,还不如主动的通过在产品中融入创新技术去规范市场策略,提升运营水平和增加用户黏着性,让制造商拥有快速收集消费者需求及响应市场反馈的问题的能力,既赢得了用户又不用接受道德的拷问。长期以来,电子烟以其属于政策缺失的产业地带而饱受质疑,随着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政策的引导,以物联网创新技术为支撑,相信电子烟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而通过物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品,这将是未来发展阻挡不住的趋势。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64010-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