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64|回复: 1

《破坏性创新》:从自闭症眼镜到衣物联网,科技创新从根本改变沟通的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4 0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物联网 , 羿戓信息 , 智慧城市 , 机器人 , 人工智能
沟通

科技创新从根本改变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每天约有2050亿封电子邮件寄出,也有拨放时数高达几亿小时的YouTube影片被观赏;像Slack这样的沟通平台也持续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现在已经很难回想电子邮件及手机还没出现时沟通步调及方式的不同。就算是1990年代被认为是科技成熟高峰的呼叫器,这项装置以今日标准来看已是落伍到不行的设备了,不过我们还是对这些型号为「呼叫男孩二代」(Pageboy II)和「爵士作曲家Flex」(Scriptor Jazz Flex)的呼叫器心怀感谢。

智能装置、社交机器人和我们

我们见证许多以别具意义的方式改善沟通的创新点子。其中许多发人深省的点子不仅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开启过去无法进行的对话。例如,中风及自闭症是两种会彻底改变人生的病症,可能让患者感到无法与世界连结的痛苦。然而,手机app「我在」(I.am.here)已帮助每年上百万因中风而瘫痪的患者跨越这道鸿沟。该款app使用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在人或动物脑与外部装置间建立的直接联机通路),将情绪数据翻译为语言,让亲友及照护者都能更加了解患者的情绪。自闭症患者也有穿戴式自闭症眼镜(Autism Glass),利用Google眼镜及机器学习来解读情绪,并帮助配戴者练习理解社交讯息。

我们亦在医疗卫生领域发现另一种沟通上的创新——遥现(telepresence)技术。遥现泛指能够为远距的人创造出本人的幻影或做出实际身处当地的效果的任何技术。例如在美国,健康点(HealthSpot)利用视频会议的装置,提供远距医疗检查及电子处方,而在迦纳首都阿克拉的老师 ,则使用类似装置转播当天的课程给全国各地资源不足的学校,此外还有360i的「实习机器人」,在一般的视频会议装置以外,这项科技的演变也带来其他影响。对于远距工作者来说,能够使用机器人的「身体」开启更多新的可能性,使他们得以与同事及现场的设备互动;我们甚至还发现此装置让行动不便的参观者得以远距参观博物馆及艺廊。这项技术虽然并不适用于每一种情况,但对于加强合作及提升远距参与有相当大的潜力。

物联网

过去几年,一项最大的科技发展便是物联网,它改变我们与身边日常事物的互动方式。在21世纪,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重要。

物联网是信息及操作技术的结合,让日常生活中的对象能够传输及接收数据,本书的零售及智慧城市章节中都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例子。以居家生活为例,这代表可以让灯光根据天气变化而设定,甚至能够响应电话指令。各种对象能够执行不同行动,甚至在人类未输入指令的情况下根据状况作出决定。

据羿戓信息所了解,美国信息科技研发及顾问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连网装置数量(不包括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或平板)将于2020年达到260亿,带来强大的便利性同时却也带来风险。日常生活中的物联网对象可能遭到网络攻击,任何连接物联网的无人驾驶车辆亦然;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后果都将影响保险内容以及立法处理数据匿名性及安全性的策略。如果电视能够听到我们的对话,这些数据都必须得到保护。

然而,物联网的好处实在太吸引人,令人难以忽略,以吉宝(Jibo)为例,它是能让人类跟他们的物联网装置互动的友善接口,可同时身兼家庭摄影师还可以代订食物。而奥康助听器Opn则为智能型助听器贡献一己之力,让配戴者可以设定订制化的闹铃,也能完成各种任务,比如打开咖啡机,也能在门铃响起时为使用者提供耳内闹铃。伯明翰城市大学(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的衣物联网计划则预示未来衣物也将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或许可以根据下载的默认配色组合或天气状况展示服装。目前,这项计划可以告诉使用者哪些衣物不常穿戴且可以捐赠。

就像本书其他章节,本章列出的创新点子并非完全独立的内容,沟通的发展也将深刻影响其他行业。例如,遥现会议因为能够促进永续发展而成为常态,旅行也可能转变为仅为追求快乐而存在的需求。在阅读本章十个创新点子的同时,不妨想想这些点子对于其他领域会有什么更广泛的影响。

自闭症眼镜(Autism Glass)
帮助自闭症病童解读脸部表情的人工智能眼镜

这是一款穿戴式的行为辅助工具,利用机器学习及实时社交讯息,帮助自闭症患者与他人互动。

每一百人中就有超过一人受到自闭症影响,这是会伴随一生的病症。美国有超过一百万名儿童罹患自闭症,英国的罹病人口则为七十万人。这些孩子难以透过脸部表情辨认情绪,造成他们缺乏与他人社交互动的能力。虽然这些患者可以透过行为治疗(behavioural therapy)增加他们对社交互动的理解,但这种疗法相当耗时也非常昂贵。自闭症眼镜是一种穿戴式辅助工具,由史丹佛大学的研究者研发,利用Google眼镜、机器学习及实时社交讯息,为各种不同程度的自闭症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使用自闭症眼镜时,患者会戴上可穿戴式眼镜,结合镜头朝外的相机,系统会使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解读穿戴者遇到的人的脸部表情,并实时为穿戴者提示对方的情绪。该系统会记录眼神接触次数,藉此深入了解穿戴者的互动情况。这款眼镜也与智能型手机app连结,让患者、患者的父母以及专业医疗人士可以监控、了解患者状况,也可以回头重复观看患者的反应。

自闭症眼镜计划是一项跨学科的成果,结合精神病学权威、行为科学、人机互动以及人工智能的合作。这项研究来自史丹佛大学医学院小儿科系统医学部门的沃尔实验室(Wall Lab),由史丹佛大学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卡特林.沃斯(Catalin Voss)及尼克.哈柏医生(Dr Nick Haber)创立,他们发挥各自在计算机科学及机器学习的专长。这项行动出于他们真心希望让自闭症患者以及其他在社交及沟通上有困难的人能正常生活。有了Google捐赠的Google眼镜,这群创办者得以使这项计划成真。

在40名受试者的先导研究成功后,研究持续进行,开发者目前正在寻找自闭症光谱上年龄为6至16岁的受试者参与第二阶段的研究。此阶段需要100名受试者接受可于自宅进行的实验,其中需要80位罹患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以及20位神经发展典型的儿童。找到这些受试者后,他们计划在四个月期间研究长期行为发展,这段时间会让自闭症儿童的家属在家依计划表使用这项装置并定期造访实验室。

未来的发展则将更加广泛的利用数据让研究者改善软件及技术。如果研究获得正面结果,该产品将在几年内商品化。虽然Google眼镜因为各种原因未作商业发展,这项计划仍是现有科技如何改变用途,正向的使用于临床试验的绝佳实例。

这项前卫科技拥有足够潜力,能够改变全球自闭症儿童的生活。

过去,我们曾看到透过监控使用者心跳来提出交友建议的app——配对指数(Pplkpr),这款app连接穿戴式装置,可以为用户观察他们遇到熟人时的反应及行为。智能穿戴式科技在临床应用上有巨大潜力及应用范围,亦将持续走在沟通创新的最前端。

助听器Opn(Oticon Opn
使用云端应用程序IFTTT的个人化智能助听器

Opn是一款连接网络的助听器,就像立体环绕音效的耳机。

超过3500万名美国人以及1100万名英国人饱受各类型的听力丧失之苦。各种听力辅助工具随之出现,包括实时的戏院字幕及同时可作为时尚配件的助听器,时至今日透过订制化及设备的连网能力,助听器装置的专家——奥康推出创新产品Opn,利用微芯片系统打造逼真的环绕音效。这款助听器也可以连接网络,让配戴者连接IFTTT(If This Then That,意味着「如果这样,就那样」,表示「如果」A服务发生什么事,「那么」B服务就做出什么反应。IFTTT是一个网络自动链接的服务,让各网络服务间不再静态分布,而把不同网络服务串连成「行动」)系统进行订制化声音管理。

这款助听器左耳及右耳的装置可以互相沟通,提供配戴者精确的空间感,可以知道声音从哪里来。透过蓝芽连接,这款助听器亦可以做为立体声耳机使用。配戴者可以接电话、听电视及广播内容,也可以透过网络应用程序聊天。藉由IFTTT,使用者可以设置订制化的闹铃及功能,包括与门铃同步响起的耳内闹铃,还可以将婴儿监视器连接至该系统,或是只要在助听器启动时便打开咖啡机的功能。还可以连接到烟雾侦测器以防紧急状况发生,也就是说,烟雾警报发出的讯号可以直接传送到Opn辅助工具上,让配戴者知道烟雾警报已经启动。

这款助听器的核心概念及理念在于让配戴者可以轻易应对许多人说话的吵杂环境。

这正是人类耳朵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在失去听力后最需要花费心力克服的困难。智能型助听器利用机器学习应对此一问题,找出辨认为人声的声音(通常有特定频率),同时消除其他背景音。这款助听器中有威洛斯(Velox)声音处理器,奥康公司特有的智慧聆听技术(BrainHearing technology)能够依据每个人不同的听力缺损部分调整声音讯息,加强柔和语调和人声,并除去噪音。

每一个助听器都能根据使用者的肤色及美感需求订制化,而特制的音讯设定也可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听力缺损区域处理音频。使用者可以透过智能型手机管理助听器设定。这款助听器也有儿童版。

除了协助使用者度过日常生活,这款助听器也证明听力辅助科技可以带来更多益处。一项新研究显示,听力缺损人士如未积极使用助听器而从社交活动中退缩,很可能加快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这项研究记录超过25年内近4,000位志愿受试者中听力缺损及认知能力下降的状况。

根据研究,上了年纪后如果想维持大脑功能正常,最重要的就是要透过与亲友及工作上的共事者互动,维持活跃社交生活,才能让大脑多多活动。而健康的听力正是与其他人及周遭世界维持正常互动的关键。这项研究显示,使用助听器且社交活跃的听力缺损人士,遭遇认知能力下降的机率跟没有听力缺损人士的机率相近。

透过重建沟通能力(至少是一部分的沟通能力),助听器能够改善心情,增加社交互动,且能够让使用者参与更多刺激认知能力的活动,就此减缓认知能力下降的机率。有这些好处,实用又安全,这项智能型订制化科技正是听力辅助工具的未来。


感受世界(Sense
使用物体识别软件的交互式对象百科全书

一款以云端为基础的平台,期许能与其群众外包的「对象百科全书」互动。

应用程序IFTTT于2011年推出,其不仅只是一项拥有巨大潜力的算法而已。自此,众多科技尖端的装置都藉由IFTTT驱动;例如智能节能(Smappee)让用户可以在数字环境里设定各式各样的动作,且对现实世界会产生实际影响。另一个平台——感受世界则由来自英国牛津的新创团体纽任斯(Neurence)开发,我们在2015年初注意到这项计划具潜力,透过先进的物体识别成为链接现实世界对象与网络智能的下一个里程碑。

感受世界是一个令人激动但尚未完成的平台,其以云端为基础的「大脑」透过用户输入的数据茁壮。本质上来说,它是各种物品的维基百科,由程序设计师及用户输入的影像数据建立而成。

用户可以上传他们想要加入的任何对象的图片,为这个数据库贡献数据。接着他们必须输入这项对象的名称以及简短叙述,然后为此对象加上卷标(例如「书」或「电影」)。

最后,可以选择加入与对象的建议「互动」。例如,如果查询的对象是书,可能建议互动方式就是一个网址,可以链接至网络书店上该书的页面。或者如果对象是DVD,则可以链接至相关的网络电影数据库(IMDb)页面或维基百科条目。任何人都可以创造新的条目,任何人都可以编辑条目。

将数据数据集与影像辨识科技合并使用,这个平台可以让其他使用者辨识及找出现实世界对象的数据,从书到建筑,再到食物,都可以透过其智能装置的相机镜头观看这些物件。感受世界为用户呈现与该对象有关的任何「互动」,可能只是简单的向用户介绍该对象的历史,或者引导他们到可以购买该对象的电子商务页面。如果是电影海报的话,可以触发相关预告片或当地播映场次的信息。

纽任斯想创造新世代的搜索引擎——不需阅读或书写,且可以无缝接轨消费者生活的搜索引擎。公司或程序设计师将这项科技结合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因此能有效的外包所有庞大的信息处理过程至感受世界的云端,并增加对于这个庞大知识数据库的取用。

2015年2月,该公司获得来自牛津的风险投资公司——激发投资(Invoke Capital)挹注的400万美元资金。但成功推出后,虽然纽任斯与六家装置开发商(包括Google及三星)合作实验感受世界的潜在使用方式,但可惜这个数据库无法激起足够的话题及动力,群众外包计划必须要有这两项必要元素才能真正启动。而Google眼镜计划(这正是感受世界可以完美搭配的装置)的胎死腹中更是另一次重击。

但无论如何,这不会是最后一个尝试打造对象的百科全书的计划。目前的人工智能比较狭隘,对它来说人类世界是未经程序架构的环境(unstructured environment),因此难以理解。如果人工智能更加进步且越普及,可能就会有更多人尝试编码架构这个世界,使人工智能更能理解周遭环境。这种计划的规模势必相当庞大,但如果成功,将打开在线及线下世界互动的无限可能。


衣物联网(Connected clothing
自动捐赠长期闲置衣物的智能衣柜

研究人员打造「衣联网」技术,可捐赠长期闲置的衣物。

想透过物联网减少浪费,翻新、改造未连网的对象是有效方法。利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可水洗、可穿戴的标签,让衣物形成能够互相沟通的网络。

由伯明翰城市大学(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未来媒体(Future Media)团队的研究人员打造,一款智能衣柜系统会自动传送讯息给衣物的主人。讯息是根据天气以及各衣物品项的穿戴频率发送;如果某些衣服鲜少穿着,它会连系当地慈善机构询问是否有捐赠需求。慈善机构之后可以寄送回邮包装袋给衣物的主人,方便捐赠这些衣物。

此研究团队鼓励大家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能更有道德的消费,这项计划可能带来一个不再需要「所有权」的系统。这项计划入围欧洲文创创新大奖(European Network for Innovations in Culture and Creativity award)。它的未来发展包括创造虚拟造型师为用户提供造型建议,以及从销售端为各项产品卷标。

我们拥有的衣物比20年前多了4倍,但时常穿着的却只有其中1/5。美国人每年平均购买64件衣物,英国人每年则总共购买215万吨的衣物鞋子;英国人衣柜中尘封的闲置衣物价值估计约300亿英镑。过度消费衣饰会造成环境问题,也会产生对成衣业劳工的剥削。制造衣饰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包括合成衣料所使用的石油化工产品,以及使用大量杀虫剂种植棉花(比种植其他作物都多)。漂白及染整衣物对于环境来说更是庞大污染,也耗费巨大的能源资源。数据显示,成衣业是世界上剥削最严重的产业之一;成衣业的劳工(其中85%为女性)薪资为全世界最低的薪资之一。

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学者希望将此计划的原型发展成许多开放资源衣柜互联形成的网络,或称为「衣联网」(Internet of Clothes)。衣物与网络中的其他衣物互相比较,并分享它们使用的频率以及这些衣物本身的故事——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穿戴这件衣物,也可以提供特定衣物品项转手给其他人。

未来这项创新科技可以朝向打造「风格搭配师」发展,让使用者更容易发现衣柜中衣物的搭配组合,以鼓励用户更常穿戴衣柜中的各项衣物。更进一步,伯明翰大学的学者希望在零售端点衣料就获得卷标,这些卷标可以让消费者了解这件衣物的详细数据,例如它来自哪里、由谁负责制作、劳工的薪资为何?

马克.布瑞尔(Mark Brill)是伯明翰城市大学未来媒体团队的资深讲师,是这项计划背后的推手。他表示,确保闲置衣物能够捐赠给慈善机构的同时,衣联网亦能够自动销售使用者的衣物,这表示闲置衣物将自动上传拍卖销售讯息至销售网点,如eBay、ASOS Marketplace或非主流(Depop)。

这项计划由来自伯明翰城市大学的开放创新计划——星期一创客(Maker Monday)推动而成功执行,结合艺术家及科技业人士创造全新概念。这项合作能够激发各种领域的创新点子,使我们能够成为更永续且更有道德的消费者。


mmexport1524218367968.jpg
发表于 2019-4-15 15: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