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通信方式有哪些?本文一图总结并介绍几种常见连接技术

发布时间:2017-11-30 15:33    发布者:发烧友
关键词: 物联网
早期的物联网连接是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在近距离内的数据传输,解决物物相连,大多采用有线方式,后考虑设备的位置可随意移动的方便性,后期更多的使用无线方式。但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社会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越来越丰富,传统物联网连接方式不一定合适或满足现阶段物联网连接的多样性,不过根据终端类型的不同,也还有其它种方法可以连接,下面就详细扒一扒几种常见有线无线通信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png
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连接方式可以分成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目的是进行通信,因此也就分别使用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通信,是指利用光纤、金属导线等有形媒质传送信息的技术。目前,有线通信已经非常普及,如电话线,网线,电视线等等。
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传播而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技术(进行通信的两端之间无需有形的媒介连接)。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有有蜂窝无线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还有一些倍感神秘的方式,如可见光通信和量子通信等等方式。
一般来讲,有线连接可靠性更高,稳定性也更强,缺点是连接受限于传输媒介。无线连接自由灵活,终端可以移动没有空间限制,但是容易受传输空间里的其他电磁波以及对电磁波有影响的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因此可靠性不如有线连接。

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
通常我们把通信距离在100m以内的通信称之为短距离通信,而通信距离超过1000m的称之为长距离通信。
现实中有很多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通信需求,但是还没有哪一种通信技术可以满足所有的通信需求,如果考虑成本,功耗,效率等因素的话,数据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以及传输更多的数据就意味着更高的能耗和更高的成本。因而短距离通信和长距离通信在技术实现,功耗,成本等各个方面均不同。


浅谈连接到物联网的几种常见有线无线通信技术

一、以太网
以太网.png
以太网(Ethernet)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技术,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没有中继的情况下,最远可以覆盖200米的范围,最普及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二、串口通信技术
串口(Serial port)也称串行通信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一种非常通用的用于设备之间通信接口,也广泛用于设备与仪器仪表之间的通信。常见的串口有RS-232(使用 25 针或 9 连接器)和工业电脑应用的半双工RS-485与全双工RS-422
串口.png
1、优点
串口通信的最大优点就是普及率高,至今还是PC电脑的标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考虑连接串口的线缆,串口通信的成本非常低。
2、缺点
串口通信的组网能力差,虽然通常情况比无线稳定,但是在工业环境中,也容易受到线缆所处环境的电磁影响出现通信不稳定,甚至串口烧坏的情况。串口的通信速度和以太网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一般来讲,只适合低速率和小数据量的通信。

三、Wi-FiWireless-Fidelity
Wi-Fi俗称无线宽带,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所谓Wi-Fi,是由一个名为“无线以太网相容联盟”的组织所发布的业界术语,中文译为“无线保真”。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
Wi-Fi.png
1、优点
Wi-Fi的优点是局域网部署无需使用线缆,降低部署和扩充的成本。
2、缺点
Wi-Fi的缺点是稳定性差,功耗较大,其安全性也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四、蓝牙(BlueTooth
蓝牙是一种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蓝牙标准最新版本蓝牙520166月推出,同年128日正式发布。蓝牙使用短波特高频(UHF)无线电波,经由2.42.485GHzISM频段来进行通信,通信距离从几米到几百米不等。
蓝牙.png
1、优点
2010年推出蓝牙4.0以来,为适应物联网发展蓝牙推出了很多优秀的特性:
(1)提出了“低功耗蓝牙”、“传统蓝牙”和“高速蓝牙”三种模式;
(2)“低功耗蓝牙”模式下实现了低功耗,覆盖范围增强,最大范围可超过100米;
(3)支持复杂网络:针对一对一连接最优化,并支持星形拓扑的一对多连接等;
(4)智能连接:增加设置设备间连接频率的支持;
(5)提高安全性:使用AES-128 CCM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包加密和认证等等。
这些特性使得蓝牙更加顺应了物联网时代的发展。
2、缺点
蓝牙的缺点主要是组网能力差

关于Tunercom168 微信号
每周发布有关昇润科技蓝牙模块、蓝牙方案最新资讯,提供有关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信息,让你紧跟技术潮流,欢迎关注!
(最终版)二维码.png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咱们就是自己人啦^-^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2022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