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格I-7000 系列模块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1-21 20:52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I-7000 , 泓格 , 污水处理
系统简介:

该系统共分6 个站区,老浑水泵区﹑新浑水泵区﹑清水泵1 区﹑清水泵2区﹑新热力站区和老热力站区。这套系统需要大量的开关量输入信号,开关量输出信号﹑仿真量输入信号以及温度检测信号,共用到I-7000 系列模块77 个,实际采集点数503 点,现场布线长达800 米。并且在系统中具有实时报警﹑历史趋势曲线﹑报表等功能。

工程中使用到的I-7000 系列模块:

I-7520 RS_232 转485 模块

*速度:300-115k BPS

*一个RS_485 网上可挂256 个模块(不需中继)

*3000 V 隔离

*支持多种速率多种数据格式

*通讯距离﹔1.2 公里

I-7510 RS_485 中继模块

*支持多种速率:300-115k BPS

*支持不同数据格式

*自动校准速率和数据格式

I-7052 隔离型数据输入

*输入:6 路差动2 路单端输入

*输入高电频:3.5V 到30V

*输入低电频:0 V 到1 V

*隔离电压:5000V

I-7067 继电器输出

*7 路A 型开关量输出

*继电器动作时间:5ms

I-7017 8信道仿真输入模块

*通道数:6 路差动2 路单端或8 路差动

*采样频率:10Hz

I-7033 3通道RTD 输入模块





系统示意图

1、 老浑水泵区

老浑水泵区共有5 台老浑水泵,用来引浑水入场,在用水旺季,该区5 台泵全部启动,在淡季,只开1 至3 个泵,该区每台泵配有8 个开关量输入信号,用来监视每台老浑水泵的开关状态以及各主要阀门的动作。另外,每台泵还配有7个开关量输出信号,用来对该区泵和阀门的状态进行控制,这两项功能分别由7个7052 模块和5 个7067 模块来完成。每台泵的电压和电流用7017 仿真量输入模块来采集。整个站区的模块放在一个开关柜中。主控计算机通过232 转485模块I-7520 与站区通讯,由于站区间相隔较远,通讯线路中还要加入中继模块I-7510。

2、新浑水泵区

新浑水泵区共有6 台浑水泵,它和5 台老浑水泵完成同样的功能,只是设备比较新,即使用水淡季,6 台泵也是常开的。两个浑水泵区相距大概400 米。该区也用到了I-7052﹑I-7067﹑I-7017 和I-7510 共21 个模块来完成泵和阀门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3、 清水泵区

清水泵分清水泵1 区和清水泵2 区。清水泵1 区有6 台清水泵,清水泵2区有3 台清水泵,主要把处理后的可用水送出场。这几台清水泵相距不足两百米,在同一间机房内,但因模块分别装在两个不同的控制柜中,两个控制柜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分成两个站区。清水泵1 区安装有I-7052﹑I-7067﹑I-7017 和I-7510共15 个模块,清水泵2 区安装有I-7052﹑I-7067﹑I-7017 和I-7510 共9 个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系统完成了对每台清水泵状态的监视和控制。

4、 新﹑老热力站区

这两个站区是为整个水场提供蒸气以及能量的,同样用到I-7052﹑I-7067﹑I-7017 和I-7510 四种类型的模块共12个进行数字信号﹑仿真信号的采集和控制,区别于前四个站区的是这两个站区还用了2 个I-7033 模块来采集热力站管道上的温度。

5、 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由于现场设备距离较远,新浑水泵区曾出现各别模块偶尔检测不到的情形,经分析原因并进行多次实验,在I-7520 和I-7510 模块两端分别加上终端电阻,该问题得以解决。

(2)在使用I-7017 的过程中,现场实际信号连上后出现了0 地址现象,而且无法在线重新设置地址,查其原因,是模拟地和电源地出现共地现象。因为I-7017出场的缺省设置中INIT 与Vin7- 共享一个端口,只要把模拟地和电源地分开,或打开模块把6 路差动2 路单端的缺省设置改为8 路差动,此故障就会消失。

6.主控计算机软件

为配合I-7000 系列模块的工作,主控计算机采用组态王软件。因为这套软件内包含了I-7000 全系列产品的驱动程序,大大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也充分利用了组态软件的优势,使整个系统更为美观。





软件运行图

结束语:

此项目是为上海吴泾化工总场设计,现已安全运行数月,性能良好。它是该场第一次采用I-7000 设备,该场对此系统的评价颇高。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5056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