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防盗报警系统总线及总线探测器优势

发布时间:2010-12-28 21:42    发布者:designer
关键词: 报警 , 防盗 , 系统总线 , 总线探测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安全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安防领域防盗报警技术的进步。传统防盗报警系统的应用及安装方式已经受到了来自新技术应用的挑战,它们凭借施工安装便利、资金投入少、后期维护简单等优势,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传统的技术方式。欲知详情,请看下文详解。

现有系统总线面临的挑战

现今社会人们需要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其人身、财产安全都需要得到保护;政府、企事业单位、机关等各类团体性机构,乃至国家财产也需要得到保护。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各种安全防范设施应运而生。其中,安全防范报警系统就是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安全防范设施之一。

在整个防盗报警系统组成中,前端入侵探测器多数采用分线制连接方式与系统控制器及防区扩展模块进行通讯连接,这就导致系统连接的局限性、施工调试的复杂性,以及线材和人员等施工成本的居高不下。特别对于目前多数使用周界防护报警探测器的防盗报警系统而言,更能突显这些弊端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

试想,在一个大、中型防盗报警系统中,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探测器,每个探测器都需要连接线缆到监控中心的系统控制器或防区扩展模块上,这势必会造成线缆成本的大量浪费和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的过度消耗,同时也直接增加了防区扩展模块的采购成本,给系统的现场调试和后期维护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相反,如果系统能够采用总线式探测器(即把单防区地址模块集成在探测器里),通过总线制方式直接把各种探测器和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势必能够解决以上所提到的各种弊端。





系统总线解决方案

在大型商业防盗系统项目中,安装及维护的简便性是项目选择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接线、编程和后续的现场维护方面,必须节约时间、资金成本。

目前有国外报警生产厂商配备的突破性的可寻址总线探测器,能大大节省安装及维护成本,多达128个总线探测器串联在一根4芯总线上,无需从报警控制器或防区扩展板上分别接线到每一个探测器。控制器自身即可支持多达32个总线防区,外加的防区扩展模块可允许扩展至系统最大支持防区数。

工程商可自由选择、结合多种接线方式,包括总线制连接方式(星形连接、手拉手连接、或混合型连接)、分线制连接方式,或者通过总线连接无线接收器与无线探测器和其它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方式。

采用传统的分线制连接方式时,需要将每一个探测器直接连接到控制器上,每个探测器只与总机连接,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种安装方式既增加了线缆、人工成本投入,也加大了布线施工难度。总线安装方式则要简单得多,它只要将需要安装的总线式探测器彼此间进行连接,使彼此间形成一个统一体,此时,只要在这个统一体中牵出一条与控制器连接的数据线就可将总线探测器与控制器集合成一个系统,施工、维护都很便利。

目前,市面上的总线探测器一般包括:四元被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工业级高吸顶安装探测器、工业级室内双鉴和室外双鉴探测器等。

室内总线探测器

室内总线探测器另含有一个分线制防区端口,现广泛应用于商业、政府机关及高档住宅场所。附加的防区输入端口,允许连接到总线探测器附近的门窗磁或任何继电器探测器,这样就节省了继电器探测器连接到控制器的线缆成本。连接到附加防区端口的继电器探测器,控制器可以为其分配一个独立的防区编号,同时支持所有的防区终端连接方式,包括常闭、常开、终端电阻、双终端电阻和三终端电阻等。通过使用独有的终端接线技术(双终端电阻或三终端电阻接线方式),只占用控制器一个防区端口就可识别出探测器的入侵报警、防拆报警和防遮挡报警等不同警情。下面介绍分线制安装和总线制安装的分析比较,以安装8个探测器+8个门/窗磁为例。采用分线制安装方式,需要从控制器拉出8根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到8个探测器上,另外,还要再用8根数据线将门/窗磁连接到控制器附近。而采用总线制探测器连接系统时,只要将门/窗磁一一配对连接到总线探测器的附加防区端口上,再将各个总线探测器用一根数据总线连接起来,最后再集中连接到系统控制器上即可。此安装方式可大大降低施工布线、安装难度,节省了施工安装的线缆、人工成本,并使系统的后期维护更加简易和方便。

灵活的总线连接方式

总线探测器与系统控制器的总线回路不受特定限制,支持总线型、星形或混合式连接方式。基于此,可从系统总线回路上的任意总线探测器上分支出多个总线回路,如图1所示。





室内总线探测器另含有一个分线制防区端口的这一特性,相当于在普通探测器内集成了一个双防区地址模块,进而无需添加任何防区扩展模块等硬件成本即可在系统总线上增加了防区容量,这大大节省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及安装施工的人员成本。试想,系统通过总线制方式连接室内总线探测器到一个写字楼的每个办公室房间,在不增加总线回路和防区扩展模块等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每个室内总线探测器除了本身作为一个防区外,在系统上还增加另一个门/窗磁防区,这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总成本和安装施工难度,如图2所示。





当总线探测器容量超出32个时,通过使用总线扩展模块可以连接多达128个总线探测器。每个总线防区扩展模块可灵活设定为8/16/24/32个总线探测器容量,每增加一个总线扩展模块,系统的总线探测器容量即可增加8/16/24/32个,如图3所示。





便捷的总线安装、调试和诊断功能

总线安装方式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节约线缆、人工成本上,而且能够实现通过键盘或远程上传/下载软件方式进行远程编程、诊断及测试等功能。系统可通过键盘和上传/下载软件对总线探测器进行编程, 这意味着总线探测器的被动红外敏感度设置、微波距离调整、以及LED指示灯开/关控制等参数,都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方式由远程操作来完成。

远程诊断功能是指可以在现场以外的任何地方,通过系统软件或键盘对总线探测器进行故障诊断检测。例如:可以通过系统总线测试出每个总线探测器上的电源电压输入值,或者被动红外传感器信号和噪音强度,从而很快了解现场每个总线探测器的所有参数使用情况,而不需要踏入现场半步,皆可对系统前端的所有总线探测器进行维护检测、故障诊断分析等操作。通过远程软件或键盘对总线探测器的参数进行设置,可以轻松地改变探测器的设置参数,此设置参数既可以作为永久的设置,也可以作为到达现场前的临时设置。

自动安装技术的优势

自动安装技术可提高系统集成商或工程商快速安装编程、布置报警系统的能力。传统的报警控制器必须逐一对控制器上的安装扩展模块进行编程设置,诸如防区扩展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等,系统才能正常工作。这对于一套40-128防区的报警系统来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系统编程设置。而自动安装技术类似于电脑系统中的“即插即用”功能。

当控制器上电启动后,系统首先通过键盘上的双行32字符显示屏自动引导、提示现场技术人员,进入系统菜单自动扫描并识别出连接到系统总线上的所有总线设备类型及地址等信息,逐一提示对总线设备的参数设置,总线设备包括有线防区扩展模块、无线防区扩展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键盘等,用户只需要简单的修改其参数就可完成总线设备的编程设置,而无需事先记录并逐个输入所有总线设备及相应的地址等参数信息,这大大节省了工程商的现场施工、调试时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的所有键盘也通过总线方式连接到控制器上,这无疑增加了键盘连接到控制器上的灵活性,节省了布线的成本,同时键盘到控制器的接线距离得到大大的提高。

新型的防盗报警系统还可以对系统总线通讯质量进行检测,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可通过这一功能迅速对系统总线连接进行检测,确定故障发生诱因,从而节展性约工程技术人员查找、排除系统故障的时间。

防盗报警系统功能的可扩

除了现有的防区扩展模块及总线探测器等常规的总线设备之外,为了满足部分特殊应用环境的需求,目前国际主流总线控制器的特殊扩展模块日趋丰富,常用的有如下几项。

1、门禁扩展模块。主要安装于某些特殊环境,如自助银行等场所。客户仅需要对几个门进行简单的门禁控制功能,如果单独增加一套独立的门禁系统,显然成本过高。为此,可在防盗报警系统里通过增加一个门禁扩展模块,所有的门禁终端设备,包括读卡器、出门按钮、电锁等都连接到此模块上,即可方便的实现门禁控制功能,包括门禁卡时间段、组别权限等参数设置。

2、中文语音模块。许多用户有对系统进行远程操作需求,通过增加交互式中文语音模块,可以使最终用户实现:系统远程布/撤防;远程监听和通话;以及由入侵报警等系统事件信息触发控制器,自动拨打最多可达8个预先设置的物业或主管部门等电话号码,通过中文语音提示系统所发生的事件信息。

3、带网关功能的TCP/IP网络模块、和GSM模块。这两种模块已经逐渐成为目前防盗报警系统的标准配置。在传统电话线无法覆盖的地区,或为了增加系统通讯的可靠性而作为备份的通讯方式为目的,通过连接这两种通讯模块,可实现系统的有线局域网/广域网连接,无线语音通讯、以及无线网络连接。所以防盗报警系统提供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兼容性强的TCP/IP网络模块和GSM模块非常有必要。

现有系统总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安装与应用的需求,新兴的系统总线解决方案将会给现有的系统方案带来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但一项新技术从出现到应用是要面对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的,它到底怎么走?走到什么样的地步?是否还有更好的技术来取代它?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只能在时间的等待中去证明它存在的价值。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819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