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4610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0-12-15 22:21    发布者:conniede
关键词: 3D , LM4610 , 电容 , 电位器
1 性能特点

LM4610是广受音响爱好者好评的LM1036的换代产品,该芯片音质流畅自然、外围电路简洁、功能完善,除了具有性能优异的双声道直流电压调节音量、高低音、平衡等功能外,还具有等响度及3D环绕立体声处理功能,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将立体声三维(3D)声场调至最理想状态。

1.gif

LM4610的主要参数如下:

●工作电压为9~16V,常用12V,静态电流为35mA;

●输入阻抗为30kΩ,输出阻抗低达20Ω;

●音量调节范围为75dB;平衡调节范围为1~20dB;

●低音调节(40Hz时)为±15dB,高音调节(16kHz)为±15dB;

●总谐波失真仅0.0003;

●信噪比可达80dB;

●频响宽度为250kHz;

●信号最大输入、输出电压为1.5V;

●两声道平衡误差少于1.5dB;

●电源共模抑制比为60dB。

由上述参数可知,由它构成的首级放大器性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当然用分立元件或高档运放也可以做出效果更好的前级放大器,但这类放大电路布线难度大、元器件要求高且需要配对使用,尤其是高音、低音、音量调节三个要求极高的双联电位器价格达数十元甚至上百元一个,因此这类前级放大器价格很昂贵。如果降低上述任何一项要求,做出的前级放大电路还比不上用LM4610构成的处理电路,时间稍长,电位器还会受灰尘、化学气体污染或生锈氧化,造成接触不良,便利调节时产生很大的杂音,或者影响声道之间平衡及串音。LM4610采用直流电压调节,音频信号并不经过电位器,因而不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在中低档音响电路中运用LM4610构成前级放大电路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2 引脚功能及典型应用

2.gif

LM4610为双列直插封装,共24个引脚,其引脚排列及各引脚作用如图1所示。左右声道的信号分别从2脚和23脚输入,经各自的高低音调节、音量调节、左右声道平衡调节及立体声增强(3D环绕声场处理)等单元处理后,再分别由10脚、15脚输出。1脚外妆退耦滤波电容以降低电源干扰,19脚输出为经内部稳压的的电压,用于给各直流调节电位器供电,以保证调节稳定。

由LM4610构成的音频前级放大电路如图2所示。SW1是响度补偿控制开关。由于人的耳朵在不同音量(响度)时,对声音中不同频率信号的敏感度不一样,即随着音量的降低,人耳对高音、低音信号的敏感度也下降,故在音量较小时,需要对高低音进行适当的提升,以使人耳在任何响度下都能听到平坦、均衡的响应。SW1就是用来控制是否进行补偿的,当SW1置于ON时,9脚与14脚相连,随着14脚电压的变化(音量变化),控制内部响度补偿电路给予L、R声道信号恰到好处的高、低音提升;当SW1置于OFF时,9脚与19脚相连,响度补偿功能不起作用。

SW2是2D环绕立体声处理控制开关,当SW2接通时,3D环绕立体声声场处理电路即立体声增强电路起作用,从而产生与SRS相似的三维立体感和包围感等环绕效果。调节W5,可以改变环绕声的强度。SW2断开,3D环绕声处理电路将不起作用。

3 改良有前级放大电路

图3是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DS1669(50kΩ)构成的轻触式按钮调节电位器。DS1669主要由64位等步距抽头可变电阻、64比1多路选择器、控制电路和EEPROM等组成,工作电压为4.5~8V,使用比较灵活。

将LM4610典型应用原理图中的电位器SW1~SW4用图3所示的数字电位器进行替换,就构成了一个轻触式调节无噪声抗污染氧化的前级放大电路,并且很容易扩展成红外遥控型。

3.gif

4 注意事项

制作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1)为了防止输入信号过大使失真增加,需要将输入左右声道的信号用电阻进行适当的分压,以使输入的信号最大不超过1V,最好控制在0.5V以下。根据目前各种音源输出信号电压及LM4610的输入要求,按2比1的分压比较合适。分压电阻大小应在10kΩ左右,而且必须采用金属模电阻。

(2)为了防止后级负载电容过大(大于30pF),引起电路自激,应在电路输出与后级之间串接R11和R21,其大小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3)为了保证音质和降低电源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布线时除了采用一点接地外,在14脚与12脚之间以及在1脚、7脚、18脚与地之间都应分别并接一个0.1μF的MKP聚丙烯电容,以降低高频噪声。当然,如果将数字地与模块地分开、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分开供电,可进一步降低噪音。

(4)输入输出耦合电容最好采用WIMA MKP或其它音频专用电容,以减少耦合电容对信号的影响。输出电阻R11和R21应采用五色环金属膜电阻来进一步降低噪音。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686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