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emens S7-200 PLC的远程测控系统

发布时间:2010-12-9 12:01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PLC , S7-200 , 远程测控
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PLC在中小型自动化设备的日益普及应用,对于设备制造厂商或生产技术管理部门来说,如何以最快捷的方式响应现场设备维护方面的需求,迅速检测生产现场运行设备的状态,及时解决生产现场反映的问题,已是多数上位技术管理者的切实需求。如何采用经济实用的方式来实施远程PLC设备数据采集或测控,这也是探索解决此问题的初衷。

1 系统组成概述

系统硬件主要由上位计算机、TC35iGSM MODEM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Siemens S7—200 PLC 3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软件分为上位PC和下位PLC两部分,上位PC部分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和相应的数据选择、处理等;下位PLC则通过自由口通讯,以中断方式快速响应上位机对PLC变量存储器数据的读写操作或对I/0口读写操作需求。由于上位计算机与远程PLC的通讯载体是通过TC35i建立在GSM网络基础上的,从而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即便远端PLC设备在千里之遥,实施数据采集、测控的如同咫尺。





2 系统硬件设计

2.1 TC35i无线通讯模块

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硬件主要是TC5i无线通讯模块的应用。TC35i是Siemens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无线通信GSM模块,TC35i双频工作(EGSM900/GSMl800),电源范围在3.3~4.8 V,发送功率分别为2W(Class4 EGSM900)和lW(Classl GSMl800 MHz),TC35i的数据接口采用串行异步收发,符合ITU-TRS-232接口电路标准。数据接口配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可以在300~115 kb/s的波特率下运行,支持的自动波特率为4.8~115 kb/s,符合ETSI标准GSM0707和GSM0705,且易于升级为GPRS模块。该模块集射频电路和基带于一体,向用户提供标准的AT命令接口。为数据、语音和短消息提供快速、可靠、安全的传输,方便用户的应用开发及设计。TC35i有40个引脚,通过ZIF连接器引出。这些引脚可划分为5类,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TC35i内部电路如图2所示。




ZIF40PIN的引脚1~14为电源部分,其中引脚l~5为电源电压输入端VBATT+,引脚6~10为电源地GND,引脚11~12为充电端,引脚13为对外输出电压(供外部电路使用),引脚14 ACCU/TEMP接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引脚24~29为SIM卡连接端;引脚33~40为语音接口用来接电话手柄。引脚15、30、31和32为控制部分,引脚15为启动线IGT(Ig-niTIon)。当TC35i通电后必须给IGT一个大于100 mV的低电平,模块才能启动。引脚30为RTC back up;引脚3l为掉电控制:引脚32为SYNC,引脚16~23为数据输入/输出端。TC5i无线通讯模块的主要外围电路的连接如图3所示。数据通信电路以MAX232为核心实现电平转换及串口通信。





2.2 系统硬件连接

系统硬件的连接可参考图1可知,上位计算机的串口输出与由TC35i构成的GSM MODEM中的9芯RS232口直接连接;远程的GSM MODEM与PLC连接时则必须通过RS232到RS485的转换,这是Siemens PLC的通讯口数据和PPI编程电缆连接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的是,在与远程GSM MODEM的RS-232串口连接时,还必须将RS232串口中的RXD和TXD对换连接,否则将不能正常通讯。

2.3 远程PLC的选型

该系统选用西门子S7—200 PLC,在西门子PLC中SIMATIC S7—200是一个系列,其中包括多种型号的CPU,这里选用CPU-222,由于CPU不提供模拟量的输入输出,为检测对模拟量数据的远程读写。因此在远程PLC系统中扩展一型号为EM-235的4输入1输出模拟量模块。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系统上位计算机人机界面

系统上位的人机界面是用VB编程,提供人机交互操作界面及数据选择和相应的数据处理等功能。系统上位的操作界面如图4所示。在操作界面的左上部是通讯链接控制框,这里只需要正确选择PC的串口并输入远程PLC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后即可拨号链接,远程的无线GSM MODEM模块摘机响应一般设置为铃响后自动摘机,通讯链接建立后,当上位PC检测到串口端的数据载波DCD信号后,通讯链接控制框中的“链接状态”指示灯由红变绿,表示通讯链路已成功建立。拨号或挂机的操作均是通过对GSM MODEM模块发送AT指令执行的。





对PLC数据的读写操作如操作界面的右上部所示,在相应文本框内填写好数据的类型、地址、数值和操作方式后点击“发送”即可执行对PLC的读或写操作。界面的下半部分显示的是PC串口发送和接收的代码以及当前操作的结果。

3.2 系统上位计算机的串口设置

在上位PC的人机界面中,串口的设置是通过下拉选择框选择出所连接的串口后由程序自动读取。在使用GSM MODEM无线模块时,上位PC对远程PLC链接呼叫时采用的是AT指令。程序语句为:MSComm1.Output=“ATDT”&Trim (Text1.Text)& vbCrLf//Text1文本框内为欲连接的电话号码。挂机的AT指令为:MSComml.Output=“ATDT”&“+++”& vbCrLf。串口数据格式的设定语句为:MSComml.SetTIngs=“9600. N,8.1”,与TC35iGSM MODEM无线通讯模块和远程PLC自由口的串行数据通讯格式一致。

3.3 通讯数据格式的约定

由于远程PLC采用的是自由口用户通讯方式,这里对每次收发数据字节暂约定为18个字节,数据字节的多少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酌情约定。本系统中18个字节的约定:Bytel为数据的总字节数;Bvte2为数据开始特征字;Bvte3为数据读或写特征字:Byte4为数据类型特征字;Bvte5~Byte8为PLC数据地址;Bvte9~Bytel6为PLC数据的数值;Bytel7为收发数据的校验码;Bvtel8为数据结束特征字。串口数据的传输除数据地址字节和数据数值字节用ASCII码表示外,其他均以十六进制方式表示。因而在上位PC的编程中需涉及大量的进制转换操作。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PLC中的实数采用32位单精度数表示,并按照ANSI/IEEE745 1985标准格式以双字长度来存取,所以无论是上位的PC或是下位的PLC在编程时对实数数据的处理均需严格遵循ANSI/IEEE7451985标准格式的规定,否则将不可能读到正确的数据。

通讯数据的校验方式采用BCC块进行XOR校验,即约定为从每次数据包的Byte2到Bytel6的字节进行校验,Bvtel7存放校验结果。上位或下位在接收数据时,首先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校验并将计算结果与Bvtel7所存放的数值进行比较,如不一致时则按约定要求重发,以保障每次传输数据的正确性。

3.4 远程PLC自由口通讯初始化编程

由于远程PLC采用的是自由口用户通讯协议,所以对PLC的自由口通讯必须做如下初始化设置:





远程PLC经上述设置后,在其运行期间每当接收到一组数据后便自动产生中断请求,在中断服务的子程序中,设定一标志位(如MO.0)置位,用来表示允许进入中断服务,在主程序中通过检测M0.O的状态来确定是否转入读数据操作的子程序,读数据操作完毕后及时将接收数据标志M0.0复位,从而完成一次读数据过程。PLC数据的上传则是根据所读数据的内容来响应上位的请求,上传数据的编码和字节均依照约定的格式写入,每次的读写操作仅在PLC一个扫描周期内(数毫秒)完成,系统的响应是实时的。

3.5 远程PLC数据的读写操作

PLC数据的读写是依据约定的数据类型实施操作的。对于字节、字、双字、实数及I/0端口各自有约定的数据类型特征字,在下位PLC程序中通过对数据类型特征字的解析后来确定读取数据的字节数。对I/0端口的读写操作则是根据约定的地址编码直接读写出相应的状态信息。每组收发数据的存储单元从VBl00到VBll7共18个字节。由前述的数据发送量的约定可知,每组数据的Byte5~Byte8表示PLC数据的地址,由于每次读写的地址是不同的,所以Byte5~Byte8字节给定的就是地址指针,在PLC编程中就要以此指针采用间接寻址的方式,假设Byte5~Byte8存放在PLC的VB104~VBl07单元,其间址指令则为:

MOVD &VBl04,ACl读取该地址内容时则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假如读写字节时指令为:MOVB*ACl,VBl60;则读写字的指令为:MOVW *ACl,VWl60;读写双字的指令为:MOVD *ACl,VDl60;读写实数的指令则为:MOVR *ACl,VDl60。

4 结束语

本系统经实际测试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远程PLC在省际间距离的测控响应与在本市区地域的测控响应基本相同,通过对PLC I/O的读写、模拟量数据的读写、单字节、双字节及实数的读写,均未出现数据差错现象,远程的响应速度基本上是对上位的指令立即响应,操作人基本感觉不出时间的延时。在PLC中,由于本远程测控程序字节量较少,完全可以嵌入在PLC的过程控制程序中运行,由于在自由口通讯中,

对上位PC读写的响应采用的是中断方式快速响应,所以对PLC的过程控制程序的实时性基本无影响。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533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