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紫光暗讽联芯与高通:中国芯片产业能否保留一片净土?

发布时间:2017-6-1 10:0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瓴盛 , 手机芯片 , 清华紫光
文/孙永杰

日前,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芯科技、高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JLQ Technology)。合资公司将专注于针对在中国设计和销售的、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手机芯片组的设计、封装、测试、客户支持和销售等业务。

但令业内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件在当下芯片产业,尤其是中国芯片产业竞合求发展的今天相当正常的合作,却引发了素有中国芯片产业“国家队”之称的清华紫光的暗讽,更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竟然亲自发文炮轰此次合作中的高通中国CEO孟璞是买办,联芯投靠洋人,让其想起了汪精卫投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赵伟国这个在中国,乃至全球芯片产业称之为“饿虎”(因为疯狂并购相关芯片厂商而得名)人物亲自发文炮轰,甚至在炮轰中不惜夹杂对于个人的攻击?

1.jpg

有分析认为,瓴盛科技成立后直接的对标对象是清华紫光旗下的展讯,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从瓴盛科技成立后的专注领域看,当下主要还是以低端的手机芯片为主,之后可能会在物联网芯片领域发力。而展讯目前的市场定位也基本是在中低端手机芯片,尽管其已经开始向中高端进军,也就是说,瓴盛科技的成立,让展讯在手机芯片市场无形中增添了一个对手,加之此前联发科在高端手机芯片市场挑战高通遇挫,日前声称将重心重新放回到中低端市场,展讯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话又说回来,目前展讯在中低端手机芯片的实力和地位还是远远超出瓴盛科技(主要指其中的第四大股东联芯科技)。据我们了解,目前展锐芯片的设计水平已达16/14纳米,全球1/4的手机都采用了展讯的芯片,其在2016年的芯片出货量已达到6亿套,销售额为120亿元,排在全球IC设计企业的第9名,在基带芯片上,展讯已经和高通、联发科三分天下,2016年市场份额达到27%。既然如此,赵卫国缘何如此动怒?更何况,多一个对手从商业竞争和市场用户多样化选择上都是利好。这不得不让我们认为,也许真正的症结不在这里。

于是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了瓴盛科技背后纯资本方: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身上,在此次合作中,建广(贵安新区)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现金形式对合资公司出资 103,396.50 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34.643%,为第一大股东;智路(贵安新区)战略新兴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现金形式对合资公司出资 51,008.94 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 17.091%。为第四大股东。也许业内(包括我们)对于这两家公司比较陌生,事实上,在芯片领域,这两家投资公司早是名声在外。

例如今年2月,建广资产与智路资本联手,以27.5亿美元将恩智浦的标准件业务收购,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震动业界。而早在2015年,建广资产就曾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恩智浦的RF Power部门,同时与恩智浦合资控股了双极型功率部件公司瑞能半导体。

另据了解,建广资产是中建投资本控股公司,主要投资方向是高科技产业,通过近些年的投资,建广资产已经在半导体行业形成了完善的布局,从材料、设备、设计到制造、封测无所不包,据称目前全球半导体1/3的产品中都有其控股的公司身影,至于智路资本,其具备全球金融、产业生态链资源。

不知业内看到这里作何感想?我们认为,建广资产+智路资本(资本部分)+瓴盛科技(主要是实体部分的联芯科技)就等同于现在的清华紫光(资本)+展讯(实体部分)。双方的路数几近相同,都是以资本布局,辅以实体以期在中国乃至全球芯片产业谋求话语权。尤其是在中国芯片市场,得到话语权的结果就是可以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包括补贴),至少从国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享受到优惠和优先的贷款。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说之前素有芯片“国家队”之称的清华紫光备受国家和国家相关资金青睐且独舞的话,那么未来作为实体的瓴盛科技如果真的可以在低端芯片市场对展讯产生威胁的话(此时高通协助联芯科技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是赵伟国抑制不住直接攻击高通中国CEO孟璞的主要原因),那怕是抢占部分的市场份额,对于清华紫光的资本运作都会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清华紫光之前高调和大规模疯狂的并购,国外相关机构和企业已经对紫光产生了高度戒备,其未来以并购主导的资本运作方式很可能遇阻,相比之下,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行事低调,并购精准和效率且极具前瞻性以及时机把握上(例如其对于恩智浦的RF Power部门的并购就是利用恩智浦并购飞思卡尔可能引发反垄断调查的机会果断出手)已经显现出比清华紫光技高一筹,加上其二者资源的互补,极有可能替代清华紫光在中国芯片产业中的角色。这才是赵伟国的终极担心和惧怕。

最后我们想补充说明的是,身为清华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亲自发文炮轰瓴盛科技无论从市场公关,还是内容措辞上显得极不专业。例如其称高通中国CEO孟璞是买办,对美国主子很忠诚……,但我们想说的是,作为一家隶属于全球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不损害和违反中国国家利益和法律的前提下,为公司争取最大化的利益是职业经理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至于说大唐电信(联芯科技的母公司)没有本事将联芯做好投靠洋人,更是置事实于不顾。先不说此次成立的瓴盛科技,中资占有76%左右的股权而占有绝对的控制权,如果只是引入了外方的资本就是投靠洋人,那么此前清华紫光旗下的展讯接受英特尔90亿元,占有20%股份的注资又算什么呢?

综上所述,当“互撕”成为中国诸多产业和厂商竞争的不二手段,而阻碍创新和混淆事实之时,我们国家寄予厚望的基础芯片产业一直保有一片净土。而中国当下的芯片不仅需要像展讯和联芯科技这样的实干家(通过创新的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打造自身在全球芯片产业的品牌形象),也需要像清华紫光和建广资产及智路资本熟知资本运作的高手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毕竟芯片产业需要超高的投入)及通过并购和合作加速发展和缩小与国外芯片产业的距离,但不管是实干还是资本运作,都需要站在公平竞争的角度,力排非市场竞争因素的干扰,只有这样,我们相关企业才会放弃小我利益,不负国家的众望和资金的投入,实现在芯片产业的弯道超车。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519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