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虚拟自动化改进OPEX

发布时间:2010-12-7 12:28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OPEX , 虚拟自动化
1 自动化的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无论是已完成的或是和进行中的服务器虚拟化项目,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是:员工效率问题。尽管服务器可以进行虚拟化,管理员却无法被虚拟化。我们需要一系列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使得管理员也变得像他们管理的虚拟服务器一样高效。

很多调查发现一个服务器管理员可有效管理20—30台服务器。同样的研究显示在虚拟环境中,管理员可管理的服务器数将减少。而一个虚拟项目几乎总是导致了所需管理的净服务器数目增加。

提高虚拟服务器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是实施流程自动化。例行流程自动化及自动化工作流程的开发。

自动化的挑战

流程自动化对于IT业来说并不新鲜。尽管过去尝试过多次将这些战略实施到更多的企业中去,但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些尝试面对的挑战通常是规模问题。项目太大,范围太广,或涉及了太多不兼容的人、流程和技术。

第一个局限是人。近十年建造的数据中心都是在员工精简后的水平上运行,这使得大型项目难于开展。很多IT专家整天疲于维护旧项目。他们没有时间开发新项目,哪怕这些项目从长期来看能节约运行时间。其次,大型项目需要包括很多小组,IT内部小组及外部小组。让整个小组通过一项决议很困难,也会浪费大量时间。

除了人问题,还有技术问题。数据中心的一致性问题很少。每一部分(桌面、应用软件、网络等)都有不同的接口,这使得开发和实施一个覆盖环境众多部分的可用自动化产品困难很大。

自动化的意义

自动化最初在虚拟化基础设施中体现出其意义是通过利用类似Vizioncore的vControl这类产品。通过关注这一特定领域,最大的挑战已被解决。令一个项目仅关注虚拟基础设施意味着所需管理员更少,也意味着他们被赋予相似的任务——服务器管理。其次,尽管关注的项目越来越小,仍会对虚拟化环境造成影响。

第二,虚拟基础设施有一种更普及的产品。并且,由于预计虚拟环境将扩大,大多数数据中心不仅实施一到两个应用系统软件。在一个虚拟环境中,每个虚拟机可运行不同的应用系统,硬件之间可实现逻辑识别。自动化软件通信的主要部分系统管理程序是有限的且相协调的。这一协调性意味着自动化工作流可被写入一次、继而影响虚拟环境中的众多流程。


这一技术一致性使得自动化过程和工作流引擎与构建的数据块一起,这就实现了工作流构建的可视性和迅捷性。

2 如何实现虚拟环境的自动化

在这一技术中利用可视化以使环境一致,管理员的效率会有很大提高。虚拟基础设施中的很多任务都不复杂,但是需要手动操作转移使流程继续。

如何实现虚拟环境的自动化

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员希望实现自动化操作的流程包括:

重新扫描存储——通常当一个管理员在iSCSI或光纤存储器上创建一个新的LUN,他们将每次登陆一台ESX服务器,继而人工对每个HBA进行重新扫描。这不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但是很耗费时间。这一流程实现自动化后,仅需一个命令这一流程即可完成。同样,增加、更改和转移端口组也是人工、一台一台服务器开展。如果实现流程自动化将节约很多时间。

拥有多台虚拟机的环境中,自动化提供虚拟机相当有价值。比如,如下的工作可用一个命令实现:

1) 提供一台虚拟机以运行一个数据库的报告工作。

2) 输出报告结果

3) 关闭虚拟机

当前,将这一实例扩展到十台虚拟机上,以测试一个应用软件上的负载,运行测试,接着关闭以转移虚拟机。上述任何一步人工完成都要耗费几小时。但这些都可放入一个自动化工作流程。

快照管理。尽管很多备份应用软件将采用虚拟软件的快照功能,快照技术最有意义的地方不在于可用于备份,而在于可应用的次数。比如,假设现在是给操作系统打一个关键补丁的时间。在打补丁之前,你或许想给所有会影响到的虚拟机进行快照。这意味着进入每一虚拟主机,识别虚拟机进行快照,接着人工实施快照。实现流程自动化后,仅需实行一条命令,所有这些任务都将自动开展(包括清除过程)。

更改自定义属性——一些虚拟产品实现了让用户给虚拟机、主机和主机集群附加唯一的信息。比如,VMware vCenter“自定义属性”使用户将这些部件的特定细节放入vCenter数据库中,以标记特定的环境属性。一些人采用这一功能标记“应用软件所有者”或“SLA水平”以协助进行虚拟机分类。这些领域的更改一般都是在虚拟机创建之时进行,因此将其整合进自助提供(Self-Service Provisioning)是很好的“后期步骤”,因为人工开展这一过程过于繁琐,并且经常会忘记实施。

以上是一些关于工作流自动化如何协助虚拟环境管理员的实例。但是这一工具的实际价值是给于你管理虚拟环境任何例行化工作的可能。采用虚拟自动化来改进OPEX以使得服务器虚拟化完全发挥其降低成本(CAPEX和OPEX)的潜力。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4464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