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72|回复: 0

中国为什么不是下一个硅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09: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词: 硅谷 , 中国
  导语:刚刚访问过中国的美国科技博客专栏作家莎拉·莱西(Sarah Lacy)今天撰文称,中国并非下一个硅谷,因为中国缺乏硅谷数十年的体制建设和沉淀。

  以下为全文:

  混乱的繁荣

  自我上周从中国返回美国后,我发现自己在与很多人都谈话中不断出现“下一个硅谷”或“就像过去的硅谷”等语句。尽管中国充斥着大量资本,各种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我认为中国并非下一个硅谷。实际上,中国目前的情况与我之前所看到的相去甚远。

  想想吧,硅谷并非象人们所说的那样发展迅猛,虽然美国传统商界可能对硅谷企业在数年内白手起家发展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公司的速度感到望尘莫及,但这些创业公司大多数为特例。在每个成为杂志封面人物的年轻才俊的微笑背后,是更多创业者在埋头苦干30多年方才迎来纳斯达克上市的艰辛,而更多创业者可能付诸更多努力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即使是在硅谷脱颖而出的谷歌和Facebook们,他们的成功也是基于硅谷数十年的基础建设。我指的不仅是芯片、路由器、开源架构等等技术范畴内的基础建设,还指的是硅谷的基础架构,它使得人们在早餐闲聊时蹦出的灵感到中午时就成为了一家公司。今天,硅谷企业家认为理所当然应拥有的由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人、律师、投资意向书、会计法则和最佳商业实践组成的复杂商业体系,实际上是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起伏周期才形成的。

  中国让人震惊之处在于,在美国发生的一切——包括上世纪50年代电视台和媒体工作室的兴起、80年代的经济繁荣、互联网泡沫破灭、IT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目前的Web 2.0和绿色能源创新——正同时出现在中国。

  想象一下,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初见规模之时,电视购物也正如火如荼。中国网络广告市场的增长并不是观众录下电视节目时删掉了广告,因为那里的电视和网络广告业务双双保持增长。娱乐业和盗版的关系也是如此,在好莱坞将互联网视为其威胁时,中国娱乐业寻找其它的盈利模式。中国的奇迹不在于这一市场的规模,而在于各种新、老经济模式在彼此的影响下走向成熟的速度之惊人,以及全国性经济发展所引发的超网络效应。

  创业开发模式

  中国正在努力建设自己的硅谷模式的创业环境,但却缺乏数十年稳步发展的沉淀。有专家说中国目前有至少200亿风险投资基金。为很多风投提供服务的律师事务所DLA Piper的洛基·李(Rocky Lee)说,如果计入天使投资基金和各种非官方或区域基金,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可能会翻番。

  这也是为什么说将中国冠以“下一个硅谷”的做法忽视了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因为硅谷从未象中国这样。从很多方面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模式更为健康,当然激情也更少。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敢打赌说,更多金钱将浮出水面。

  这让我想起了“平行开发”和“系列开发”型创业公司之间的差异。前者融到大笔资金后就开始招募大量程序员,然后一口气开发出全部产品;后者开发出一个产品,在证明了它能赚钱后再融资开发新产品。一般而言,在经济繁盛、资本充裕期,平行开发模式更受追捧。而当融资紧张和收入减少时,系列开发模式更为流行。平行开发模式更令人兴奋,而系列开发模式更为理智。

  硅谷正是以“系列开发”方式培育创业公司。但经常会出现例外,例如清洁能源和Web 2.0就是同时产生,但投资人和企业家会坐上飞速前进的马车,直到大多数公司沉入水底,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上亿美元规模的公司浮出水面。然后,他们又会跳上另一架马车。

  内部市场

  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正在并行发展,这架马车在持续奔跑并朝向几乎所有的方向。这是一个可能耗尽创业家热情的混乱时代,但也是许多雄心勃勃创业家无法忽视的现代经济史上独一无二的机会,这也是许多从西方转移到中国并经过两年运营的大多数欧美企业,决定在中国停留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原因。

  考虑到上述因素,中国比以色列和欧洲更为关注内部市场,后两个地区的创业公司在创业伊始就必须面向全球,以获得足够规模的市场。在网络和手机领域,中国最出色的是本地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甚至并不居住在大城市中。他们可能并不阅读TechCrunch,甚至不知道硅谷在地图上的位置,但这些都不是障碍,因为他们面对的本地市场与美国的市场截然不同。

  虽然中国创业公司模仿美国网络创业公司的做法遭到非议,但我认为,我们将开始看到美国的创业公司在复制许多中国企业商业计划的许多元素,包括开拓虚拟物品的价值、尝试其他网络支付方法或开发更多社交形式的电子商务等等。

  存在制约性的环境总能衍生出绝佳的创意,这是一些优秀企业是在经济衰退时期诞生的原因,也是以色列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成为纳斯达克首次公开招股(IPO)温床的原因。这也是中国网络公司找出其他许多盈利方式而不是仅仅依靠广告的原因——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我将在10月份再次去中国,我也同时在学习普通话,因为下一个在杂志封面微笑着的网络精英可能不会说英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