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成都厂罢工始末

发布时间:2009-8-28 10:25    发布者:51job
关键词: 罢工 , 成都 , 英特尔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8月18日,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部分一线员工因薪资、对中低层管理人员不满等问题而闹罢工,随后在厂方与工人协调后,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不过,8月27日上午,英特尔公关部孟小姐给记者的短信回复中却表示,英特尔成都工厂的运营和生产活动一切正常,“对于这样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工厂的日常运营相关问题,我们不做评论”。

  资料显示,2003年,总投资3.75亿美元的英特尔芯片封装测试项目正式落户成都,成为当时该市投资额最大的外资项目。

  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总额为2亿美元,于2004年开工建设,2005年正式投产。随后,英特尔在成都的总投资达到5.25亿美元。

  据当地媒体报道,英特尔成都工厂现有员工2400人,产品90%出口。今年成都市属企业1-7月累计实现出口41.13亿美元,增长22.7%,其中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累计出口16.11亿美元,增长139.4%。

  知情人士透露,成都工厂的一线员工有1000多人左右,分为A、B、C、D四班。8月18日,当时正在上班的生产CPU产品的员工最先决定不工作,随后芯片组的员工也参与进来,大家都走到工厂餐厅里坐,不愿意回到生产线继续工作。

  至于罢工的原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员工表示,从上海转移到成都工厂的员工薪酬、津贴比当地员工高出一截,对此,成都本地员工颇有怨言。

  今年2月,英特尔宣布调整在华业务,包括关闭位于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计划用未来12个月时间,将其整合至位于成都的工厂;加强在大连、成都工厂的投资和生产;位于上海的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将被追加1.1亿美元的注册资本,以增强其在华的投资运营。

  上述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一说法,考虑到上海和成都的物价水平不一样,同样岗位的新进员工,成都的工资是上海的70%,津贴也会少很多,这些之前大家都是认可的。

  该知情人士说,所以两方员工的工资差异现象是存在的,当时上海工厂的员工分流时,为了给员工一定的补偿,英特尔方面承诺薪酬水平保持不变,其实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上海工厂的关闭对他们影响是最大的。

  “不过,选择去成都的员工并不多,更多选择去大连。”该人士说,其实英特尔的工资在业内属于中上水平。

  同时,该人士告诉记者,原上海工厂具有5-6年工作经验的基层一线员工,待遇在3000元—4000元/月左右。今年上半年,上海工厂的产能逐步减少,但因为订单比较多,所以需要员工加班工作,在第二季度时,每位员工都获得了1000美元的奖励。而成都工厂方面,上海的实际产量逐步减少,它们的任务量就加重,但最后只发了20元的购物券。

  “据我了解,成都的一线员工收入确实比较低,往年还会根据任务量完成的情况,给予100—200美元不等的奖励,但今年的奖励确实是少了。”该人士说。

  此外,上述员工还称,低层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时候没能与员工进行及时沟通,致使员工的诉求未能得到完全的答复。

  同时,该人士透露,在协调会上,员工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将一线员工的工资每人每月增加150—200美元,并且要求写进合同;将津贴水平提高至上海工厂的水平;改善招聘制度以给基层员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公司方面承诺9月初给予答复。”该人士说。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估计英特尔方面不太可能完全答应员工提出的要求,但存在的一些矛盾还是必须得到解决,变相加薪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事情发生后,公司曾向员工许诺,今年9月份到明年3月份,只要完成预定的任务量,每位员工每月即可获得1000元奖励。“需要完成的任务量也不大,基本和平时一样,这也相当于变相加薪了。”该人士说。

  在该人士看来,罢工事件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西部地区外资企业的人才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不像东部沿海,同行业的外资企业多,如果有工人不满意老东家的薪酬水平,完全可以选择跳槽,而不是采用罢工这种极端的手法。

  其次,部分中低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上不到位,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致使问题越积越深。

  8月27日下午,记者曾就上述员工所提到的问题向英特尔公关部发函求证,但得到的仍是不予评论的答复。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73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